第510章 募捐行动(2 / 2)

随即,江宁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先前让魏公公给京城百姓每家赠送五百块蜂窝煤,这一点做得确实不错。

让顺天府所有差役全部出动,帮忙扫雪清路,也很妥当。

但眼下人手不足,所以臣想请陛下下发调兵圣旨,从京营调动大军,帮忙为百姓修缮房屋、清扫积雪。

同时,下令户部采购棉布、棉衣、棉被,分发给那些贫苦的百姓。

之前清查寺庙道观时,京城不少寺庙都空了出来,如今空着也是空着,不妨将那些房屋破损或无法居住的百姓暂且安置到这些寺庙道观中。

另外,让太医院、惠民药局一同上街为百姓治病、分发药品。

同时,朝廷也可组织一次募捐行动,由陛下亲自牵头,再号召各大商会进行募捐,帮助百姓度过这个冬天。”

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江兄,你说的这些确实可行,朕全力支持。

但是,前段时间钦天监来报,说接下来每年冬天都会更加寒冷,百姓的日子只怕会越发难过。

咱们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啊!

江兄,对此你有没有什么长远的办法?”

江宁思索片刻之后,开口说道:“陛下,如今魏公公替陛下执掌西山煤矿,平日里,那些犯人除了挖煤做工之外,也在开窑烧砖。

烧出来的砖头,有些被各个衙门购买,用来修缮衙门。

有的则被百姓们购买,用来修砌自家房屋。

不妨年后在北方各省征调徭役,开窑烧砖,至于烧出来的砖头,全部用来给百姓修建房屋。

此事由朝廷牵头来做,毕竟砖瓦房远比茅草房更能抵御寒冷。”

朱由校闻言,思索片刻之后说道:“江兄,你说的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虽然做起来比较艰难,但若是真能做成,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功绩。”

江宁闻言,也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朱由校开口说道:“这样吧,咱们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至于你说的开窑烧砖给百姓修建房屋,这事稍后再议。”

随即,朱由校立马下发调兵圣旨,同时召集百官入朝,为百姓进行募捐。

江宁二话不说,当场表示自己愿意捐二十万银元。

这可把朱由校惊到了,自己这位江兄平日里向来抠抠搜搜,没想到此次募捐,出手竟如此大方。

就连老魏也捐了十五万银元,毕竟老魏无儿无女,钱财对老魏来讲,是俗的不能再俗东西,老魏如今一心只想着积德行善、造福百姓,盼着能早日“飞升成仙”。

最后,江宁和老魏先行一步,来到五军都督府。

江宁立马将张维贤、陈策、沈友荣几位老同志找来,几人一同签下调兵公文。

随后,由张维贤亲自带着圣旨和公文前往京营调兵五万,协助京城内外的百姓修缮房屋、清扫积雪。

紧接着,江宁和老魏又来到了大明皇家商会总部。

如今,大明皇家商会的生意遍布整个北方和西南,而京城仍是总部,在整个北直隶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此时,钱正秋恰好也在。

江宁也没废话,直接说明来意,希望钱正秋能够召集各大商会在京城的管事人一同进行募捐。

钱正秋闻言,二话没说,当即点头答应。

不多时,钱正秋便将各大商会的话事人全部请到一起,让大家进行募捐,或捐钱,或捐粮,或捐物。

秦商商会的秦有义平日里坐镇京师,统筹秦商商会各项事务,与钱正秋时常打交道,自然知道这位年轻有为的钱东家不会无缘无故做这一出,肯定是得到了朝廷的授意,于是第一个带头进行捐助。

紧接着,河南豫商商会的林少峰也紧随其后。

其他各省商会的话事人也纷纷积极捐助,毕竟这两年朝廷推行各项政令措施,他们这些商人可是吃了不少红利。

随着京营五万兵马出动,整个京城内外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只见士兵们手拿扫帚、铁铲等各种工具走上街头,开始清扫积雪,主动帮助百姓修缮房屋。

这可把不少正在家中苦苦支撑的百姓给惊到了,当从士兵口中得知事情的缘由之后,百姓们更是直呼“天子圣明”,念叨着朝堂上的诸位大人没有忘记他们这些穷苦百姓。

不少百姓中的青壮也纷纷主动加入进来,帮忙扫雪、修屋。

与此同时,太医院和惠民药局的医官们也走上街头,开始为百姓赠医施药。

朝堂之上,朱由校带头捐了五十万银元,其他各级官员也纷纷慷慨解囊,毕竟皇帝都亲自带头捐了,就连江宁、老魏这两位大红人都分别捐了二十万、十五万银元,他们若是不捐,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朝堂之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募捐行动彻底展开。

随后,朱由校让人将募捐而来的银元进行统计,结果竟募捐到了整整二百三十五万七千六百块银元。

接着,他又将贴身大伴方正化派出去,与户部尚书郭允厚一同利用这些银元采购各种物资,分发给百姓。

就连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也主动走上街头,来到官府衙门进行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