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我要将刘备攻伐南中的内容改成攻伐长安。
这几天一直在改,但没全改完之前,我不能往上传,因为这会导致前后文割裂严重,影响大家感官。
这也是最近没写刘备和张飞线路的故事的原因,也是怕大家看起来割裂。
新的设定,依然是张飞先得到消息,刘备后得到消息。
大概明后天改完,我会一并上传,替换原文。
有愿意重新看的朋友可以从498往后,观看涉及刘备法正张飞的内容。
不愿意重新看的朋友,继续往前看。
说下新改文设定,刘备打败了于禁,夺回了阳平关,收回汉中全境。然后和张飞兵分两路攻伐长安时得到关羽失踪的消息。
也就是说除了南中换成长安,啥都不影响。】
……
诸葛亮笑了笑:“合淝有周瑜顶着,想下来并不容易。”
合淝城,既是江东北伐最优之路。
亦是曹军南下最捷之径。
若出兵,通常要走这条路。
但周不疑给出了其他看法:“倘若,他们不出合淝,而是于赤壁出兵,却和我们一样,沿江而下呢?这样不是也能抵达建业么?”
“嗯……”
诸葛亮很赞许的点点头。
之前这条路不可行,是因为有濡须关。
今濡须关防事已破,曹军沿此路南下也就成了一种可行之策。
周不疑能想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但诸葛亮还是摇摇头,因为他印象中的曹丕并不会做此行为。
毕竟梦中所历:陛下攻伐夷陵之时,曹丕选择按兵不动。
否则夷陵对弈之际,曹魏出兵攻吴,东吴必陷入灭顶之灾。
陛下也断不会大败于夷陵。
这么做对当下的曹魏而言,亦是舍近求远,将要害暴露在周瑜眼前。
曹丕会这么做么?
就算他要这么做,司马懿也会劝阻他吧。
“往多了说,也只是遣一名偏将南下,图着抢占些便宜罢了。”
“那亦于关将军是很头疼的事。”
“无妨,有翼德和蒯先生相阻,此军当入不了建业。”
在诸葛亮看来,当前曹魏诸谋,除了贾诩、程昱和司马懿外,无人是蒯越的对手。
当下之际,贾诩随夏侯渊驻守长安,程昱随曹仁驻守宛城。
司马懿又疲于应付许都朝堂之事,怎会离京?
除非,他是想离主自立,名为征敌,实为割据……
可他……是那种人么?
“嘶……”
想到此,诸葛亮眉头一皱,一股令他不安的情绪忽然涌上心头。
他愿意相信司马懿对曹魏之忠。
可自家半生献国、鞠躬尽瘁的赤胆忠心,似乎在耳边不断提醒:
主公之大业,不可寄望于他人之念,更容不得半分侥幸。
忽然,他神色一凛,速谓左右侍从道:
“速速唤赵云将军来此……”
……
建业之南,秣陵相依。
得到了秣陵,就相当于得到了半个建业。
但于魏延而言,得到了半个建业,相当于没得建业。
只有切切实实的攻入建业城中,俘其城中文武百官以及孙权家小,方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