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虞翻献城,张飞入“伏”(2 / 2)

闭目凝神,往昔与孙权论理之景复现眼前。

彼时我虞翻逞诤臣之直,当庭抗言无所避忌,主臣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声震堂阶。

终是主公被我强谏所动,暂纳忠言。

那时节,我只当他是能容直臣、善纳良策的明主。

孰料转身离去时,余光偶瞥主公眸中,竟藏着一股浓重的嫌恶。

回过头,却再不见半点。

我一心拳拳,皆为江东社稷。

可若有朝一日,主公不再需我这直言犯谏之人,又当如何待我?

他既重名声,自不会杀我。

或许会把我赶到荒蛮远郡,任我老死于烟瘴之地吧……

思及此,虞翻心头竟似压了千斤寒冰。

罢了,罢了。

虞翻长叹了一口气,再次展开绢帛。

“今天下之局,刘氏有三兴之势,与其与孙权共困于江东一隅,还不如效陈平背楚归汉,从新帝以兴复汉室,于竹帛间留下汉臣之名。”

念及此,虞翻已然做了决定。

“开城,迎士仁……”

……

一切正如徐庶所料,一封信真的叩开了秣陵大门。

虞翻迎傅士仁、魏延于城前。

魏延还有些担心,会不会是虞翻诈降。

然而虞翻早已解下佩剑掷于阶前,鬓边霜发在朔风中微颤,却朗声道:“我已将守城兵符交予亲随,城中老弱皆在瓮城列队待命。魏将军若不信,可即刻入城验看。”

他抬手示意身后士卒掀去城楼上的江东旗号,一面绣着“汉”字的赤色大旗随风招展。

傅士仁在旁见状,轻拍魏延手臂道:“虞公素有直名,今既弃暗投明,必无虚言。”

魏延望着虞翻眼中坦荡的光,那光里没有丝毫狡黠,唯有孤臣末路的悲怆。

他紧绷的神经缓缓舒展,抱拳沉声回道:“虞公既然信得过我主,我魏延自当以诚相待。”

魏延遂引军入城。

……

另一侧,张飞率大军星夜东驱,直赴樊城。

他暗自忖度:二哥于汉水失迹,想来十之八九为魏吴军所逼,正处困于樊城、新野之间。

前路魏军环伺,眈眈相向;后路东吴暗设荆棘,步步惊心,正是进退两难之绝境。

唯从南乡斩关破隘,裂南阳侧翼之隙,或可为二哥搏一线生机。

念及此处,张飞只觉胸臆如焚,鞭影连挥,抽打马臀。

那坐骑负痛长嘶,四蹄奋疾如飙风,身后大军紧紧相随,尘沙卷蹄声滚滚东去。

他目眦欲裂,恨不能生出双翼,唯恐稍迟片刻,便与二哥阴阳相隔了。

经析县往东北,有一条古道可通樊城。

然此古道途中会经过一片茂密山林,林深树密,遮天蔽日,道路在林中时隐时现。

张飞久经战阵,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自知此地乃设伏之佳地。

若有敌军相伏,恐损失巨大。

但此时此刻,只要能快速抵达樊城,他决不犹豫半分。

然,正当入林之时,忽闻一声哨响。

四周伏兵之声骤起,张飞初闻心惊,转瞬便沉定下来。

暗忖魏军必是庸碌之将,若非如此,当待我大军入林过半再行伏击,方能收最大战果。

此刻便现身,我若掉头折返,他们又能如何?

但此刻,张飞明知前有伏兵,亦不肯稍退半步,他横矛大叫,拍马向前杀去。

却忽闻林中一声急呼:“翼德,是友军!”

张飞骤感惊愕,急忙勒马停驻,只见蒯越带着亲卫从林中转出,苦笑道:“我便知你定会走这条路,这般险地,你就不惧遭人伏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