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虞翻献城,张飞入“伏”(1 / 2)

或许是途听人言,或许是能掐会算。

傅士仁认识虞翻之事毕竟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秘闻,更非什么不可告人的隐事。

徐庶知道了也就知道了,没啥大不了。

毕竟,两国高官,互熟互友者不在少数。

然而,不管徐庶是如何知道此事,对魏延而言,恰是突破秣陵困局的关键转机。

“徐先生意在以你之言,劝虞翻归降。”

傅士仁点点头:“我想也是这个意思,可这信怎么送进去?”

翻翻背面,有一行小字:“以士仁手笔,射此信于城中。”

魏延与傅士仁互望颔首。

于是,傅士仁依照信件,重抄一份,而由魏延射入城中。

……

虞翻早已猜到主公或许将有重大举措,却并未向他明言。

只叮嘱他务必守好秣陵,护住建业根基。

而后便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在豫章郡。

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数十位大将和五六万的精兵。

虞翻初时还以为主公是往山越之地讨贼练兵刷战绩去了。

可那是刷战绩的时候么?

曹操薨逝于西北黄沙之地,公瑾正出兵合淝,主公身为一国之主,不在都城督事,却跑到偏远郡邑亲涉险地,岂非要乱了军心国本?

他有心强谏主公,让主公留在建业。

却寄信数封,未有回应。

正想去问鲁肃,结果鲁肃的探马先到了,问他:可知主公去往何处?

至此时,虞翻恍然意识到一件事:主公要去往何地,竟然连鲁肃都没有告诉。

他心中缓缓生出一丝不详的猜测。

但又很快将此猜测否定。

因为一旦主公这样做了,无论成功与否,皆为曹魏做了嫁衣。

如今刘备既得皇帝血衣密诏,更有皇子亲披龙袍相托,荀彧竟以身犯险,亲赴护送,俨然承继汉室无上法理,欲效光武中兴之举再造乾坤,大汉重归一统之象已然初显。

身为吴主,亦为其盟友。

全力相助,以促汉祚绵延。

待天下一统之时,必为开国勋爵,可堪比萧曹之勋、云台之将。

就算有野心,亦可如公瑾之言,夺下豫扬,合伙灭曹。

再与刘备争天下。

何以此铤而走险,以乱臣贼子之名,去赌曹魏坐收渔利、借机倾覆之局?

他觉得,主公断不会有此行。

故而,当关羽大军开进玄武湖之后,虞翻还以为关羽率先背盟。

今得傅士仁劝降书,方才明白,主公终行背盟附逆,自取灭亡之事。

“糊涂啊……”

虞翻攥着薄绢,含泪长叹。

而敌人精兵围城,亦知城中人心惶惶。

他该怎么做?

率城中仅有的几百老弱死守城门?

回首望去,阶下是鬓染霜华,步履蹒跚,眼神恍惚的军卒。

再看城下旌旗如林,铁甲环城,甲光映日,杀气直逼城头。

一股绝望之心涌上心头。

我虞翻自可拼死守城,以身殉国。

然主公临行之际,竟连这真实的图谋,都未曾与我吐露半分。

为何?

或是怕我阻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