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你是没有田,还是不喜欢鱼啊?(1 / 2)

镇上街道安安静静,唯有早餐铺早早开门准备吃食。

跑堂学徒打呵欠推开大门,把写着“醉香楼”的酒旗挂到门前的竿子上,酒旗随风飘扬,飒飒作响,小学徒这才满意返回大堂洒扫。

一辆马车缓慢行驶在渐渐苏醒的街道,路过醉香楼大门,最后停留在酒楼后门。

郑则裹着晨雾踏进酒楼大堂,刚站定,立马有学徒打扮的小伙计堆起笑脸往这边走,他还没来得及出声招呼,身后挤来一人。

孟久眼睛发亮,刚想张嘴想喊人就对上郑则制止的眼神。

他一改表情,像模像样地把手上白色布巾往肩上一甩,朝郑则笑脸相迎:“这位老板,酒楼尚未开张,您这么早上门可是有什么事?”

孟久戏瘾上身,郑则欣赏地配合说道:“我是给酒楼送鱼的鱼贩,劳烦小哥跟后厨说一声鱼已经送到后门,可来运走。”

他把准备好的铜钱递给孟久,后者态度更为恭敬讨好,“好嘞!保管给您办好喽!”

孟久身后的另一个学徒可能是年纪小,脸上藏不住事儿,瞧见孟久收到打赏表情颇为不满,若不是他挤上来这钱就是自己的了。

不过这小表情在孟久把手里的铜板分给他几个后就消失了,转而笑嘻嘻地揽上同伴肩膀,小声商量:“中午休息咱去买点啥?”

“酒楼管饭,我才不买......”

丁杰踩点上工,身上跑堂服刚理整齐,得知鱼贩送鱼来也跑去凑热闹。

这一看不得了!

他瞪大眼睛绕着马车前前后后走了几圈观看,两天前郑则来他家还坐牛车,两天不见就换上马车了?!

“郑老板啊郑老板,你是真老板,你有这挣钱本事怎么不早说啊......”亏我以为你是个老实巴交的杀猪匠。

郑则让他小点声,解释道:“这是我丈人的马车,你别嚷嚷。”

丁杰震惊:“舟哥儿家这么有钱?”

“......别嚷嚷。”

卖给酒楼的鱼捞起来还得选选,草鱼千万不能混在其中。郑家父子担心鱼不能按时送到,天将将亮就驾牛车往村西去,两人第一次在水田捞这么多鱼,没经验,折腾到后面还是有些晚了。

郑老爹抹了把汗:“幸亏只是四十条,要捞个上百条,咱爷俩半夜就得爬起来干。”

这钱不好赚啊!

最后是周爹喊住要驾牛车的郑则:“驾马车去,马车快些。”

这才赶上酒楼开门。

郑则怕鱼在路上死了,不敢装得太密,四十条鱼分了五六木桶,加上送礼的,车厢挤得满满当当。

还是得买骡车啊!郑则烦恼地想。

丁杰改为小声说道:“郑老板,往后还有发财的事可千万别忘了我啊。”

甭管这马车是谁的,郑则能用上就是他本事,他现在更是坚信跟着郑老板有钱赚。

酒楼后门跑出来几个小子送还水桶,金师傅跟在他们后面,鱼每日现捞现送,钱款也是现结。

金师傅给完钱后没有立马离开,他抬下巴朝两人点点,问:“你俩怎么认识的。”

丁杰长着一张跑堂说漂亮话的伶俐嘴,开口就乱来:“我吃他家猪蹄长大的......”

金师傅见他在外头也没好话,咬牙切齿抬手就往脑门敲:“你小子!”

丁杰闪身一躲,拔腿就跑。

郑则把车厢里的水桶搬下来,恭敬道:“金师傅,稻花鱼滋味鲜美,这时节吃正好,我留了几条给您和家人一起尝尝。”

他故意顿了一下,见金师傅没有出声拒绝,便说:“您看是放在酒楼,还是给您送到家里?马车跑得快,走一趟不碍事。”

金师傅抬眼看向一旁的马车,点头接下好意:“那劳烦郑老板帮我送一趟了。”

随后郑则按照金师傅给的地址送了一趟鱼,之后又往严堂头家送了一趟,一早上才算忙活完。

村里这会儿挺热闹,周家武家捞鱼呢!村民听说后,有闲的都去围观。

先前几家人在水田养鱼,响水村没有先例,大伙儿只是新奇看看,没想到这会儿竟都能捞鱼卖了。

周向阳骄傲神气地蹲守在水桶前,仰头对围观的村民说:“这是我家的鱼,我撒菜叶喂的!”

小山和虎子挤到他面前,手乖乖放在膝盖上,问:“小阳,我能不能摸摸啊?”

平时大方的周向阳却犹豫了。

月哥儿在一旁笑着看他,没有插嘴。

周向阳兀自想了一会儿,就说:“你摸吧!但只能轻轻的,要卖钱呢,捏死就卖不成了。”

“我们一定不捏!”

虎子爹娘站在田埂上看周父和林磊淌泥水捞鱼,芸娘暗想,娥娘她家月哥儿说的这门亲事可真好啊,儿婿平日会来家里帮忙,有赚钱门路也不忘拉丈人家一起。

芸娘夫妻俩打算明年也跟着在田里养鱼,能赚一点是一点,再不济养成也能自个儿吃。

围观的不少人都这么想,他们看两人捞起的鱼个头不大,就问:“这鱼瞧着不大啊,平日就只喂嫩草菜叶吗?”

“舍得就喂点鸡鸭吃的米糠豆渣,”周父直起身子笑道,“不过终归养的时间短,养不大。”

周婶子这会儿也是笑容满面,幸好当初石头来家里问时她和孩子爹胆子大了一次!

不然今天不仅没鱼捞,她还得费力气去林家水田捞小儿子。

武阿叔今天也没有上山,正和阿水在水田捞鱼。

林家兄弟先前找来两位丈人一起商量,问他们是自己卖鱼,还是交给他们来卖。

武阿叔自是不必说,鱼是儿子开口要养,卖鱼自然也愿意让阿水过手;周父为人实诚,种地、照看鱼苗他拿手,但卖鱼托石头帮忙显然更好。

两位丈人都表示:“卖出去不亏本就好。”

武宁当初信誓旦旦扬言要养鱼,后来在爹娘耳提面命下硬着头皮一天跑两三趟水田照料鱼苗,生怕把鱼养翻白肚了丢人,比上山还勤快。

这天他强烈要求一起打捞:“养鱼不捞鱼,那多没意思啊!”

花生和大黄摇着尾巴兴奋在窄窄的田埂上来回跑,短暂扮演父慈子孝。

周舟带孟辛一起来看,早上郑则和阿爹捞鱼起得太早,他们没看成。

“鱼,这里也有!”孟辛放开粥粥哥的手追着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