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280. 农场议防,疫起速控(1 / 2)

秋日的晨光刚漫过林家村东头的老槐树,把土路上的露水晒得半干。

林晓峰就扛着半袋鼓鼓囊囊的粗布袋子往队长林德生家走。

袋子里是昨天傍晚刚炒好的南瓜子,颗颗饱满,还裹着层细盐,是特意给农场厂长李德山带的。

上次李德山帮村里协调化肥时,随口提过一句“晓峰家炒的瓜子香,比供销社卖的还够味”。

“德生叔,在家没?该往农场走啦!”

林晓峰站在院门口喊,手里的布袋子晃了晃,瓜子碰撞的“哗啦”声脆生生的,在清晨的安静里格外清晰。

门“吱呀”一声开了。

林德生挎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出来,包角磨出了毛边,里面装着村里连夜统计的虫害情况表。

他伸手拍了拍布包,笑着说:

“急啥?从村里到农场就三里地,走快点半个钟头准到。你这瓜子是给李厂长带的吧?看你宝贝似的。”

“那可不!李厂长帮咱村不少忙,这点心意得送到。”

林晓峰把布袋子递过去,又拽了拽身上的粗布褂子。

这褂子是娘王翠兰新缝的,针脚细密,还留了点宽松的余地,说是“干活方便”。

两人并肩往村外走,脚踩在刚晒干的土路上,“沙沙”响着,像踩在撒了层细沙的棉絮上。

刚拐过田埂,就见几个村民弯腰在玉米地里松土。

绿油油的玉米苗已经长到膝盖高,叶片上还沾着没干的晨露。

见着他俩,打头的林永强直起腰喊:

“晓峰,德生叔!这是去农场吧?帮俺们问问李厂长,上次说的农药啥时候能到啊?俺家玉米叶上都见着小蚜虫了!”

林晓峰停下脚步,往玉米地里瞅了瞅,果然见几片叶子背面爬着星星点点的绿蚜虫。

他皱了皱眉:

“永强哥,你先别急,今天就跟李厂长说这事,让他赶紧协调。你们也多留意,要是蚜虫多了,先拿草木灰撒一撒,能顶两天。”

“哎!知道了!”

林永强应着,又弯下腰忙活起来,锄头挖进土里的“噔噔”声顺着风飘过来。

两人接着往前走,越靠近农场,路上的人越少。

往常这个点,农场门口总能看见工人扛着饲料往猪圈跑,还能听见猪“哼哼”的叫声、牛“哞哞”的吼声,热闹得很。

可今天却格外安静,连农场门口那只总爱扑人裤脚的大黄狗,都没趴在门槛上。

只有墙头上的牵牛花还开得热闹,粉紫的花瓣沾着晨露,蔫蔫的没精神。

“不对劲啊,咋这么静?”

林德生停下脚步,眉头皱了起来,把帆布包往肩上提了提:

“上次来这时候,李厂长早带着人喂牲畜了。”

林晓峰也觉得心里发沉,加快脚步往农场大门走。

刚推开虚掩的木门,就见李德山蹲在猪圈旁的土坡上,背有点驼,手里攥着根竹竿,竹竿头还沾着黑褐色的猪粪。

他头发乱糟糟的,眼窝深陷,脸色蜡黄,一看就是没休息好。

听见动静,李德山抬起头,看见林晓峰和林德生,赶紧撑着膝盖站起来,脚步都有些晃:

“你们可算来了!俺正想让人去村里叫你们呢!”

林晓峰赶紧走过去,扶住李德山的胳膊。

触手一片冰凉,还能感觉到他胳膊在轻微发抖。

“李厂长,您这是咋了?脸色这么差?还有农场,咋没动静了?”

李德山叹了口气,往猪圈里指了指,声音沙哑:

“别提了!昨儿后晌开始,圈里的猪就不对劲,好几头吃了饲料没半个钟头就拉肚子,拉的都是稀水,腥气冲天。俺以为是饲料坏了,换了新的也没用,今早上又倒了两头,连站起来的劲都没了。”

他说着,还下意识地揉了揉肚子,眉头拧成个疙瘩:

“俺自己也倒霉,昨儿晚上起夜拉了三回,今早上又拉了两回,腿都软了,站着都发飘。”

林晓峰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走到猪圈边。

猪圈的木栅栏上还挂着些干硬的猪食残渣,食槽里的新饲料没动几口。

几只猪趴在地上,肚子微微起伏,耳朵耷拉着,连眼皮都懒得抬。

地上散落着几滩稀粪,泛着不正常的灰白色,凑近了能闻到股刺鼻的腥臭味,跟平时的猪粪味完全不一样。

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最靠近栅栏的那头猪。

猪的眼睛浑浊,眼角挂着分泌物,伸手摸了摸猪的耳朵,温度比正常体温低了些。

“李厂长,这不是饲料的事!”

林晓峰站起身,语气严肃:

“看这症状,像是传染病!得赶紧把病猪隔离,再全面消毒,不然传给其他牲畜,甚至传给人,就麻烦了!”

“传染病?”

李德山吓得脸都白了,手里的竹竿“哐当”掉在地上,声音都变调了:

“咋会是传染病?前几天还好好的,咋突然就传上了?”

林德生也慌了,搓着手在原地转圈:

“那可咋整?农场里还有十多头牛、二十多只羊呢!要是都传上病,今年的畜牧收入就全泡汤了!村里还等着用这笔钱买秋收的农具呢!”

林晓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前世他在村里见过类似的情况,因为没及时隔离,猪瘟不仅传遍了整个农场,还传染给了两个喂猪的工人,最后不仅损失了所有牲畜,还花了不少钱治病,差点影响了秋收。

现在必须快,不能等!

“德生叔,您现在就回村!”

林晓峰语速极快:

“叫上林青山,再找五个壮劳力,带上家里的石灰、消毒液,还有村里备用的口罩——就是上次防流感剩下的那批,都带来!再让俺娘煮点艾草水,装在桶里带过来,用来洗手消毒。”

“好!好!俺这就去!”

林德生也顾不上慌了,转身就往村外跑,帆布包在身后一颠一颠的,路上的石子被他踩得“咯吱”响。

林晓峰又转向李德山,扶着他往旁边的小屋里走:

“李厂长,您先去屋里歇会儿,俺给您找口水喝。您赶紧把止泻药吃上——俺娘昨天刚给俺爹买了治拉肚子的呋喃唑酮,俺包里还装着两板,您先吃两片。”

他说着,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白色药瓶,倒出两片白色药片递给李德山。

又去屋里找了个搪瓷缸,倒了杯温水。

“您先吃药,歇会儿恢复点力气。一会儿您帮着把病猪赶到最西边的空圈里,那圈去年修了之后一直没用来,离其他圈远,正好隔离。”

李德山接过药片,就着温水咽下去,靠在门框上缓了缓,脸色稍微好看了点:

“俺知道空圈在哪,俺这就去赶猪。俺已经让会计去镇上报信了,让他找兽医站的人来看看,估计中午就能到。”

“报信就好!”

林晓峰点点头,又叮嘱:

“您赶猪的时候小心点,别靠太近,要是不小心沾到猪粪,赶紧用艾草水洗手。还有,别让其他工人靠近病猪,都让他们先去工具房等着,俺一会儿安排活儿。”

李德山应了声,拄着墙慢慢往猪圈走。

林晓峰则转身去找农场的工人。

一共五个工人,都聚在工具房门口,脸上满是慌色,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见林晓峰过来,都赶紧围上去。

“晓峰,李厂长说猪得了传染病?是真的吗?”

工人王二个子矮,挤在最前面,声音发颤:

“会不会传给人啊?俺昨儿还帮着喂过病猪呢!”

“大家别慌!”

林晓峰举起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现在还不确定会不会传人,但做好防护准没错。王二,你去井边打两桶清水,再找个大桶来,俺教你们配消毒水;张哥,你去仓库把石灰搬出来,撒在猪圈周围的路上,还有工具房门口,都撒厚点;刘姐,你去烧点开水,把喂猪的食槽、水桶都用开水烫一遍,越烫越好;剩下的两个人,跟俺去加固西圈的栅栏,别让病猪跑出来。”

大家听他安排得有条有理,心里的慌劲也少了点,纷纷应着去忙活。

王二提着水桶往井边跑,井轱辘“吱呀吱呀”转着,水花“哗啦啦”溅出来。

张哥扛着石灰袋往猪圈走,石灰袋“沙沙”响着,偶尔撒出点石灰粉,落在地上冒起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