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274.上报旱情,盼得支援(2 / 2)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要是没有大家白天黑夜地抗灾,李厂长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帮咱们。

现在,咱们再坚持一天,等拿到支援,咱们就能彻底解决旱情,让玉米苗长得壮壮的!”

村民们都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和期待:

“对!咱们再坚持坚持!”

“等支援来了,俺们连夜浇水,把地里的玉米苗都浇透!”

“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傍晚的时候,村里的氛围格外热闹。

家家户户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比平时丰盛了不少,有的人家还杀了自家养的鸡,准备好好庆祝一下。

林晓峰回到家,娘已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一盘炒鸡蛋,还有一碗土豆炖肉,肉是之前攒下来的,平时舍不得吃,今天特意拿出来给林晓峰补身体。

“晓峰,快坐下吃饭!今天跑了一天,肯定累坏了!”

娘把一碗冒着热气的米饭递到他手里,笑着说:

“俺听村里人说了,李厂长会帮咱们争取支援,真是太好了!咱们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林晓峰接过米饭,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肉香混着土豆的香味,暖到了心里:

“娘,您放心,等拿到支援,咱们的旱情就能彻底解决了,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到时候让您天天都能吃到肉。”

娘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不停地给林晓峰夹菜:

“娘不图天天吃肉,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娘就满足了。”

晚饭过后,村民们都聚集在村基地的空地上,借着月光聊着对支援的期待。

有的说希望能拿到抽水机,这样浇水就不用再一桶一桶地挑了;有的说希望能多给点种子,万一有些玉米苗救不活,还能补种;还有的说希望能拿到水管,这样就能把水引到更远的田里。

林晓峰坐在人群中,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也满是期待。

他看着远处的农田,月光洒在玉米苗上,像是给蔫蔫的叶子镀上了一层银辉。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玉米苗就会重新变得绿油油的,长得比以前更壮实,田里也会恢复往日的生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晓峰就起床了,匆匆吃了点早饭,就往村支书家赶——村里只有一部电话,安在村支书家里。

他守在电话旁,时不时给农场打个电话,询问消息,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直到上午十点多,电话终于响了,来电显示是农场的号码,林晓峰赶紧抓起话筒。

“晓峰,好消息!”

李德山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明显的兴奋:

“刘主任同意给你们村支援了!有两台抽水机、五十米长的水管,还有两百斤玉米种子和五百斤饮用水,明天一早就派车送过去,司机到了会跟你联系!”

林晓峰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对着话筒大声说:

“谢谢李厂长!谢谢您!俺代表全村的乡亲们谢谢您!您真是帮了俺们大忙了!”

“不用谢!这都是应该的。”

李德山笑着说:

“你们明天早点在村头等着,司机大概上午十点能到,记得组织几个人帮忙卸物资。”

“好!俺知道了!俺这就去告诉村民们,让大家都准备好,明天一起去村头接物资!”

挂了电话,林晓峰拔腿就往村基地跑,脚步快得带起一阵风,嘴里还不停喊着:

“好消息!镇里的支援定了!明天就送过来!”

村民们听到喊声,纷纷从田里、家里跑出来,围到林晓峰身边,眼里满是急切:

“晓峰,支援有啥啊?多不多啊?”

“明天啥时候到啊?俺们要不要提前去等?”

林晓峰停下脚步,喘着粗气,笑着大声说:

“有两台抽水机、五十米水管,还有两百斤玉米种子和五百斤饮用水!明天上午十点左右到,司机到了会联系俺们!”

“太好了!抽水机啊!以后浇水就不用挑了!”

一位中年村民激动地喊起来,手里的锄头都忘了放下。

“还有种子!俺家那几亩玉米苗不行了,正好补种!”

另一位村民也跟着欢呼,脸上满是喜悦。

林德生拄着拐杖,慢慢走到人群中,声音带着颤抖却格外有力:

“乡亲们!这是咱们村的大喜事!俺们现在就分工,明天一早,年轻力壮的去村头等着卸物资,妇女们在家准备点茶水,招待司机师傅,孩子们就帮忙打扫村头的空地,放物资!”

“俺们都听村长的!”

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干劲。

刘兰花往前站了站,大声说:

“明天俺带着孩子们去村头打扫,保证把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林永强也跟着说:

“俺明天早点去村头等着,帮忙清点物资,记在账本上,绝不让物资少一件!”

村民们纷纷认领任务,有的说要去借木板垫物资,有的说要准备绳子固定抽水机,还有的说要提前把水管接好,等物资一到就能用。

村里的氛围瞬间沸腾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有的收拾工具,有的准备茶水,有的打扫院子,连孩子们都拿着小扫帚,在村头的空地上扫起了落叶。

林晓峰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他走到村头的空地,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物资送到时的场景——抽水机轰鸣着抽水,水管里的水哗哗地流进田里,玉米苗喝饱了水,重新变得绿油油的。

夕阳渐渐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

村民们才渐渐停下手里的活,三三两两地回家,嘴里还聊着明天的事,脸上满是期待。

林晓峰也回了家,娘已经做好了晚饭,还特意煮了几个鸡蛋,放在盘子里。

“晓峰,明天要接物资,肯定累,今天多吃点,补补力气。”

娘把鸡蛋往林晓峰面前推了推,笑着说。

林晓峰拿起一个鸡蛋,剥了壳,咬了一口,鸡蛋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心里暖暖的:

“娘,明天俺早点去村头,帮着卸物资,您在家歇着就行。”

娘点点头,眼里满是慈爱:

“俺知道你能干,但是也别太累了,注意安全。”

晚饭过后,林晓峰又去了村头的空地,检查了一遍村民们准备的东西——木板已经铺好,绳子也准备好了,茶水也放在了旁边的石头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他坐在空地上的石头上,看着远处的农田,月光洒在地里,玉米苗在夜色中微微晃动,像是在期待明天的到来。

他心里暗暗发誓,明天一定要把物资用好,尽快把水抽到田里,让玉米苗快点恢复生机,不辜负农场和镇里的支持,也不辜负村民们的期待。

夜深了,村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远处山林里的虫鸣声。

林晓峰才起身回家,躺在床上,他还在想着明天的事,想着抽水机抽水的场景,想着玉米苗恢复生机的样子,想着村民们高兴的笑容,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容。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晓峰就醒了,匆匆洗漱完,吃了点早饭,就往村头跑。

此时的村头已经有不少村民在等着了,有的拿着工具,有的站在空地上张望,有的互相聊着天,眼里满是期待。

“晓峰,你来了!”

看到林晓峰,村民们纷纷打招呼,语气里满是兴奋。

林晓峰点点头,走到空地中间,大声说:

“大家再检查一下准备的东西,木板够不够,绳子够不够,茶水够不够,别等物资到了,出岔子。”

村民们赶紧行动起来,有的检查木板,有的检查绳子,有的检查茶水,没一会儿就检查完了,纷纷说:

“都够了!没问题!”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渐渐升高,照在村民们的身上,暖洋洋的。

大家都站在村头,望着通往农场的路,眼里满是期待,时不时有人问:

“咋还没来啊?是不是路上出啥问题了?”

林晓峰笑着安慰:

“别急,司机说上午十点左右到,现在还早,再等等。”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

“来了!来了!物资来了!”

有村民兴奋地喊起来,指着远处的路。

大家都赶紧围过去,伸长脖子往远处看,只见一辆绿色的卡车,正朝着村头驶来,车身上还印着“农场支援”的字样。

卡车慢慢停在村头的空地上,司机打开车门,跳了下来,笑着说:

“俺是农场派来送物资的,你们是林家村的吧?”

林晓峰赶紧走过去,握着司机的手:

“俺是林晓峰,谢谢您特意跑一趟!辛苦您了!”

司机笑着说:

“不辛苦!这是俺应该做的,赶紧卸物资吧,卸完俺还得回农场复命。”

村民们一听,赶紧行动起来,有的搬抽水机,有的扛水管,有的抱种子,有的拎饮用水,大家分工合作,干劲十足。

抽水机很重,几个年轻的村民一起抬,才把它从车上搬下来,放在铺好的木板上;水管很长,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展开,生怕弄坏了;种子和饮用水则被放在旁边的空地上,由林永强一一清点,记在账本上。

司机站在旁边,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笑着说:

“你们村的人真团结,这么快就能把物资卸下来,俺送过这么多村的物资,你们村是最快的。”

林晓峰笑着说:

“都是因为物资太重要了,俺们都盼着物资来呢,能不积极嘛。”

没一会儿,物资就全部卸完了,林永强拿着账本,走到林晓峰身边:

“晓峰,物资都清点完了,两台抽水机、五十米水管、两百斤玉米种子、五百斤饮用水,一样都不少。”

林晓峰点点头,对司机说:

“谢谢您,物资都齐了,您可以回去复命了,要是有啥需要俺们做的,您尽管说。”

司机笑着说:

“没啥需要的,俺这就回去了,祝你们村早日度过旱情,有个好收成。”

说完,司机就上了卡车,发动汽车,朝着农场的方向驶去。

村民们站在村头,看着卡车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物资,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太好了!物资都齐了!咱们的旱情终于能解决了!”

“是啊!有了抽水机,就能抽更多的水,浇更多的田了!”

“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林德生走到物资旁边,看着抽水机,又看了看水管,笑着说:

“乡亲们!现在物资都齐了,俺们现在就把抽水机和水管搬到河边,尽快把水抽到田里,让玉米苗喝饱水!”

“好!”

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抬抽水机,有的扛水管,朝着河边走去。

林晓峰也跟着大家一起走,看着身边的物资,心里满是激动。

他知道,有了这些物资,村里的旱情很快就能解决,玉米苗也能重新恢复生机,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村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远处的山林里,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像是在为他们庆祝,也像是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林晓峰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湛蓝湛蓝的,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他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林家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