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黄巢不是黄巢(1 / 2)

“从这个【草】字,就说明黄巢位实卑贱,大臣郑妟传檄天下讨伐黄巢,檄文里说他是【草贼黄巢,奴仆下才,财狼丑类,不利于田畴,偷食靡衣务偷生于摽夺。】”

这句话是说,黄巢的出身,是很底层的农民,他安安分分种地,反而坐起了摽夺的营生。

“老师你看,这《旧唐书》中的黄巢,其实就跟我们现在所知的黄巢并不相同!”

陈凡恍然抚掌:“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旧唐书》里面可没有一个字提到黄巢曾经参加科举!”

现在很多人印象中的黄巢,都是落第士子的形象,一副“我被欺负了,我考不上完全是考场太黑暗的缘故!”

旧唐书成书时间,是五代时期,那时候距离黄巢死亡才三十多年。

然而下一本记载黄巢的史书是哪一本呢?

《新唐书》,北宋年间欧阳修等人编纂。

这本书中又是怎么说黄巢的呢?

祝咏背道:“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计,辩给喜养亡命。”

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新唐书》说黄巢他们家世代都是贩盐的,有钱人家,所以黄巢这个人喜欢击剑和骑射,略读过一些书,能言擅辩,家里养了很多亡命之徒。

这么一对比有没有发现,跟《旧唐书》相比,《新唐书》将黄巢这个人拔高了,从贩私盐的农民变成了世代贩私盐的巨富,而且还提到了黄巢曾经读过一些书。

再有,《新唐书》里面的黄巢似乎也没有提到黄巢曾经参加科举啊?

那就更不存在考没考上的问题了。

那到底是谁“让”黄巢去考了科举呢?

这一杆子捅下去,又是过了二百多年的事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可以说,这本书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黄巢。

《资治通鉴》里说:“黄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

研究历史,原则之一就是要首先研究原始史料,《旧唐书》成书在黄巢死后三十多年,那么计算的话,那当时还是有跟黄巢同一时代的人在世的。

“一个事发后36年成书,一个事发后176年成书,对照两本,相对来说,似《旧唐书》更为可信!”祝咏说到了自己的得意处,脸上泛起兴奋的红光。

陈凡补充道:“唐朝中后期,进士科每年录取三十人,十四年一共录取三百四十七人,平均一分,每年只有二十四人,一个私盐贩子,他要数次通过州县试,还要数次获得州县官员的推荐!”

陈凡笑着摇了摇头:“不太可能!”

“那么多世家大族摆在那,哪里轮得到一个私盐贩子?钱再多都不可能。”

祝咏钦佩道:“老师分析的鞭辟入里,有理有据。”

陈凡苦笑道:“我也是你提醒之后才想到的,不然,我也是个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呐。”

一旁的顾贤眼睛翻了翻,你连黄巢造丨反前能参加几年科举,科举一共考中了多少人,都已经精确到个位数了,你跟我说你【不求甚解】?那我们这些人看书都看狗肚子里面去了。

这时,顾贤突然皱了皱眉:“不对啊!祝公子,你说黄巢没有参加过科举,那黄巢不是写过一首诗,叫,叫……”

老头想了半天,却想不起来了。

祝咏笑道:“老丈说的一定是《不第后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