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凡却走的陆路,绕了点路,不可免俗的走了“崇文门。”
崇文门外茶棚林立,此时已经有不少进京赶考的举人到了,纷纷在官道两旁的茶棚歇脚。
这些人高谈阔论,声音极大,引得周围路过的百姓纷纷投去艳羡的目光。
高大的城墙门口有兵丁查验路引。
陈凡不想在门外耽搁,便下了马跟黄老八排队入城。
到底是京师,进城的百姓被查验的极为严格,而且门前还有税关,有税大使领着税丁征税。
这种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门税,也就是俗称的“进门税”。
北京九门均设卡收取。
这其中,车辆骡马进城需要缴纳“轮钱”,一般约是五文钱一车。
或是牲畜税,猪羊等活畜按头计税,比如每头猪想要入城,就要缴纳税金十文。
除了进城税,还有商税,“每价银一两,税银三分”。
黄老八虽然平日里少言寡语,但乍看这么高大的城墙和如此多等待进门的人,还是忍不住小声喃喃道:“这到底是京师,就是跟咱们小地方不一样,这多少人呐!密密麻麻。就这城门,一天得收多少银子呐!”
陈凡虽然不知道这个年代崇文门一年能收多少税银,但上一世去北京旅游时,他听过导游说过,明清时,崇文门一年的税银能收取十多万两。
这就只不过是一个城门呐,张居正主政的隆庆五年,国家岁入也不过250万两,一个城门税就占国家总收入的二十五分之一,这就很夸张。
就在陈凡打量着这座天下雄城之时,突然身边挤过来一群吵吵嚷嚷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齐齐拥簇着一个年轻儒生,霸道的将排队的百姓们挤到一边。
陈凡要不是黄老八护着,也差点被他们冲了个趔趄。
就在这时,被众人围拢的那个年轻人连连拱手道:“大家莫挤,莫要挤了!”
一众读书人这才停了下来,周围几个更是连连让周围人别动。
好不容易这群人恢复了秩序,终于到了城门口。
本以为守门的兵丁会呵斥这帮士子,却没想到,守门的兵丁、税丁脸上全都露出笑来,一个劲躬身作揖。
“唐公子!”
“四公子!”
“您回城啦!”
可那群人根本不给这些兵丁、税丁们好脸色,直接大摇大摆进了城。
而周围的百姓似乎也早就对这一幕习以为常似得。
陈凡惊讶地问旁边一位老者道:“老人家,刚刚那群人是谁啊?”
老人家见他是读书人,于是笑道:“一看这位老爷就是外地来的,连唐四公子都不认识?”
“唐四公子?”
“大学士唐阁老的小儿子啊!”
陈凡闻言诧异道:“唐胄?老野兄未来的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