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安排(1 / 2)

所有的宁波府夫子,在第二天一早便跟随戴继离开了。

临走前,戴继与陈凡商量了一晚宁波府开设弘毅塾分塾的事情。

最终两人决定,让杨来贤呆在弘毅塾学习一段时间,等宁波府筹备好之后再回去。

这就相当于跨校进修了。

又过了五天,陈凡将所有弘毅塾的夫子全都请来明伦堂。

待海鲤等人纷纷坐定后,陈凡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大消息:“从明天开始,书院的山长暂由海公担任。”

众人闻言脸上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只有海鲤的脸上很平静。

“东家,虽然海公确实可以胜任山长一位,但到底出了什么事?这,这有点太突然了吧?”

海鲤道:“文瑞准备明日动身,赴京会试。”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又是哗然。

“文瑞,你不跟我们一起走吗?等年前一起同行不好吗?”陈轩道,“再说了,海公不也要去赴考?书院接下来怎么安排?这,这消息也太突然了。”

海鲤苦笑道:“这次会试,我参加不了。”

众人一听,顿时恍然。

原来举人赴京参加会试也是有条件了。

朝廷针对这件事也有相应的制度,名叫“解额”制。

所谓的解额制就是各省按照朝廷分配的“解额”(录取名额)选拔会试资格的举人。

想要获得这个解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第一,就是在这一科乡试中获得好的名次,比如陈凡、郑应昌和陈轩,都是自动获取资格的。

但乡试排名靠后的沈彪就没法直接赴京会试了。

第二种,若是沈彪想赴京赶考的话有没有可能得?

有,那就要参加各省布政使司组织的“覆试”。

最后地方官府凑齐相应的人数报到朝廷,朝廷颁布旨意,赐于获得资格的举人银两盘缠,这些举人就自动获得了一个新的头衔——“公车举人”。

除此之外,这个政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限制。

首先,丁忧制度,父母丧期(27个月)内,举人是不能应试的,被发现,直接革除功名。

年老体衰之人(通常是60岁以上)可以自动放弃这个资格,即使报上去,官方也会劝你放弃。

而海鲤刚刚被恢复举人身份,他本人虽然没有丢下经典,但举业却丢了十来年。

且没有参加湖光布政使司的覆试,当然没有资格进京。

众人也是替他着急,所以想都没想便问了出来,根本就没过脑子。

海鲤对此倒是十分洒脱:“我争这举人功名,本就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不过是忍不了当年那口气罢了。”

“还有,我以后若没有意外,是不会参加会试了!”

“啊!”众人更加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