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三叔(2 / 2)

“而且,你若是亮出【解元】的招牌,我相信那大和尚也不敢动你身边的女人。”

“那不是我的女人!”陈凡闷闷解释了一句。

“哈哈哈!你小子,也到成家立业的时候了,怎么,你是喜好男风?”

“咳咳咳咳!”陈凡差点被自己口水呛死,这三叔,踏马的,什么三叔,这分明是老土匪嘛,说得什么“虎狼之词”。

“哈哈哈,不逗你了!”陈决似乎对自己让这个解元侄子失态,心中很是得意:“那项毓怎么总是针对你?都已经要被革除功名了,疯了也不放过你,你小子,不会真买通考官了吧?”

陈凡没好气的看了眼三叔:“文人,都有这种毛病,死犟着就是不松口,就算是错了,那为了面子,也是要一直骂到死的,读书人的事,三叔不懂。”

陈凡也思考过项毓为什么一直追着自己駡,后来想想,这人虽然没有李贽之才,却有李贽一身的毛病。

晚明李贽因批判程朱理学被诬“惑乱人心”,狱中仍坚持“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官府勒令其悔过即可免死,他却夺剃刀自刎,临终前写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其著作《焚书》书名即预示“宁可被焚也不删改”的偏执,这种“求骂”心态正是这个年代文人的一种“通病”。

用现代的话来讲,其实就是“立人设”,如果项毓自食其言,那也就是人设崩塌,将来必然沦为士林的笑柄。

但相反,只要他一直咬死了是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苗灏打压,那自然有一批心理阴暗、怀才不遇之人,总是拿这件事攻击朝廷不公。

这样,他就不可能成为士人中人人唾弃的败类,反而可以跟那些人报团取暖。

人心这东西,其实很复杂,但说到底,不过是“功名利禄”四个字罢了。

听完了陈凡的分析,陈决倒是对这个侄儿“世事洞明”的精明非常赞赏。

于是陈决笑道:“你这么聪明,那你说这件事有没有什么蹊跷呢?”

陈凡闻言一怔,随即恍然道:“三叔是说,项毓今天跟我相遇,其实都是有预谋的,他没疯!”

“你看,你看你看!”陈决摊开手“老陈家祖坟冒得不是青烟,是红霞啊!”

陈凡一头大汗,这老土匪,说什么昏话,红霞那是随便冒的吗?那是朱重八才应该有的待遇啊。

“既然你想明白了,那三叔见你一面不容易,就送你一个小礼物,我把那个项毓和法界大和尚全都宰了,怎么样?”

陈凡:“……”

“还,还是不用了吧!”

“你心软了!”

“不是,三叔,有的时候杀人不用刀的呀!”

“哦?你说来我听听!”

陈凡:“……”

陈决听完,上下打量了一番陈凡:“你奶奶的,都说读书人蔫坏,果然不假!”

“三叔,我奶奶,那是你娘啊!”

“嗨!这话儿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