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一举数得(1 / 2)

乍浦所被屠戮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南直,原本已经走掉大半的宾客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走了个干净。

乍浦已经跟南直的松江府接壤了,谁都不知道倭寇会不会还会像上次一样突然闯进来。

官员们急着忙守备乡里的事情,乡绅们忙则往大城市里搬。

没几天,陈凡就听说不少江南的士绅搬来了江北。

就连徐家都有不少故旧借住,空气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李长生,我见你新换了衫子,之前的旧衫子呢?”陈凡看着李长生笑着问道。

李长生起立道:“回禀夫子,娘说之前家里穷,衫子布料用得不好,所以给我新作了几套衣衫给我上学用咧。”

周围学童闻言发出一阵笑声。

陈凡也笑道:“可是你之前的衣裳并没有坏啊?等坏了再做新的不行吗?”

李长生挠了挠头:“娘说以前的衣裳在家里可以穿,这次做两件料子好些的,可以在塾堂多穿几年。”

陈凡点了点头,李进自从被他介绍去了盐运司,家里也好起来了,李长生这段时间不管是吃穿还是笔墨纸砚都换了个遍,甚至小小年纪已经用上了湖笔。

在盐司衙门这种地方,不贪是不可能的,陈凡今天之所以问李长生的衣裳,也不是为了李进。

他转头看向所有学童:“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双布鞋,用得是上好的缎面,既结实又好看,但一双要卖一两银子。老板说,这鞋穿个两三年没有问题。”

“这双鞋的旁边还摆了一双鞋,这鞋用的料子没有刚刚那双鞋好,老板说这双鞋最少可以穿一年,不过只要五钱银子。”

“你们说,如果是你们去买,会卖哪一双?”

今日的课堂,陈夫子是来精讲《论语》的,一帮学童疑惑的看着陈凡,搞不清他为什么不讲课,口中不是衣衫就是鞋子。

这时张祖胤起身道:“夫子,当然要买一两银子一双的缎面鞋。”

陈凡笑着点头:“为什么?”

“因为五钱银子的鞋,只能穿一年,想要穿两年就要买两双,跟缎面鞋一样,花同样的钱都可以穿两年,但缎面鞋柔软舒适,又特别漂亮。这点是五钱银子的那双鞋所不具备的。”

众学童听到这话后全都点头。

“没错,祖胤说的对!给我我也买缎面的。”

“一下子要掏一两银子,这鞋也太贵了,不过好看又舒服,而且还能穿两年,傻子才选五钱的那种。”

……

听着所有学童全都叽叽喳喳选择了缎面的鞋子,陈凡微微一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这句大家都背过,谁来回答一下,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谢东阳举手道:“圣人通过赞扬公子荆的廉洁和节俭,来批评当时的贪污和奢侈风气。”

随即他释义道:“圣人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管理家业,刚开始有一点财产时,他说:‘差不多够用了。’稍多一些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更富有时,他说:‘差不多完美了。’”

“很好!”陈凡第一时间给予表扬,“东阳说得非常好,可以说,将经义理解的非常透彻。”

“大家读到这时,会不会觉得,圣人经典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的阅历来看你就会发现,圣人真的很有智慧。”

“祖胤刚刚说,花同样的钱,穿同样长的时间,应该选更漂亮的那双,对吗?”

张祖胤点了点头。

陈凡道:“那夫子给诉你们一点,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等环境渐渐好了,自然会奢侈起来,这种习惯非常容易养成;可吃惯了好的,用惯了好的之后,一旦生活出现了些许波折,生活又陷入了穷困,那时候再想要减省可就难了。”

众学童听到这话脸上纷纷露出沉思之色,李长生局促的坐在座位上,觉得新衣裳各种刺挠。

陈凡看到他这样儿,微微一笑道:“我再讲一个故事,郭子仪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

“郭老令公,太知道了!”

……

“郭子仪致仕之后,唐皇送了他一座汾阳王府,在兴工建筑的时候,他闲来无事到工地上去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