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这帮小子很给力(1 / 2)

夫天亦岂畏强大者哉?其能为强大者,必其少能自立者也。

不然,亦其先世少有功德者也。世无大德大贤,则小德小贤亦能成其强大。天意亦徘徊之,而其人亦遂能制小弱存亡之命。

……

随着一个个学童的站起,沈应经已经无话可说,此刻的他仿佛一条干涸河床上的鱼,喘息着,眼睛茫然的看着一个个学童站起后又坐下。

这时代,不缺乏能将八股文章作的好的人。

但一个塾堂内,一人负责一股,最后八股串联起来,文风犹如一人所写,这就很难得了。

刚刚《天下有道四节》这道题,在沈应经看来,全文有瘦硬通神之力,英伟绝世之气。

若他是考官,给出的评语将是:此文打破八股格式,拟定主旨,一本古文,夹述夹议,笔阵出没,于一意旋折中却有冰车铁马并驾齐驱。

其机阵之灵变,骨力之苍雄,又使文章更添几分奇丽。

若不是沈应经当场看着一众学童作文,他甚至会在拿到文章后,误以为是饱学鸿儒所作。

关键还是那句话,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呐。

这弘毅塾,从进门开始,处处便透着不一样的那劲儿。

除了表面的黑板、粉笔、辩论、举手回答问题这些,还似乎有很多秘密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沈应经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但他总觉得这种教导学童的方式,似乎是跨越时代的……

“今日我们塾堂来了一位饱学之士,大家欢迎沈先生!”这时,陈凡的声音打断了沈应经的思绪,随即一群孩子转过头来看向沈应经。

这些孩子们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眼睛灼灼的盯着他,很快,鼓掌的声音响起。

沈应经从来没有有过像今天这种体验。

他在经学上造诣颇高,甚至还在岳麓这种大书院里担任过要职。

他接受过万千学子敬佩崇拜的眼神。

但今天……

弘毅塾里……

这些学童们清澈的眼神里,没有那些读书人的“功利”,他们只有单纯的对知识的渴望。

他有些局促的站起,对孩子们一一点头示意。

下一秒,陈凡道:“想不想听沈先生对你们刚刚所作之文给予评价?”

“想~~~~~~~~~”

弘毅塾的课堂气氛太好了,陈凡又是个调动课堂气氛的专家,很快,沈应经就晕晕乎乎的站在了讲堂上。

定了定神,沈应经道:“在我看来,尔等刚刚所合作的这篇时文,已经有与古文合二为一的趋势……”

说到这,他转头看向陈凡:“所以老夫知道,你们一定有一名擅长古文的夫子,对不对?”

一众学童连连点头,沈应经笑道:“刚刚这篇文章得力于先秦诸子,兼仿柳宗元。”

“其中雄快不及陈际泰,但论干脆,陈际泰的文章也未必有你们的好!”

坐在最后的海鲤等人闻言一惊,太过了,太过了,这陈际泰是谁?那可是岳麓书院的山长,向以古文称世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