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那盐商也跟陈凡相熟?(2 / 2)

从院试时,陈凡写出“则甚矣,其自坏其心以坏及人心也,而人犹不知其害之生也”这段文字以来,刘讷就觉得对方应该是个严谨,不苟言笑、跟自己一样,一心治学之人。

但《三国志演义》却让他一度对自己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可转而又看到陈凡点评的程文集。

看好——怀疑——看好。

短短几分钟内,刘讷对于陈凡的观感犹如起伏的波浪,摇摆了。

刘讷晕晕乎乎的,转头对那掌柜道:“将那个《三国志演义》、《优秀程文一百篇》包起来,我各买一本,你去我府上,找账房结银。”

掌柜的一脸为难道:“祭酒大人,这书已经卖断了货,实在是……”

“有的,有的,我今日就派人去扬州刻坊,叫他们发来!”

刘讷收回了凌厉的眼神,也不管跪了一地的监生们,迈步走出了后院。

当他回到家中时,脑子里还在思索陈凡的事情。

刚进二进的院子,就听见后院里传来响动。

刘讷招了招手,管家立刻跟了上来:“后院里怎么回事?什么动静?”

管家的小声道:“老爷,后日便是老封君的生辰,府中都在准备着,按照大爷那边的吩咐,下人们请了一个戏班来给老封君热闹热闹。”

管家口中的老封君是刘讷的母亲,按照大梁的封赠制度,刘讷的母亲被朝廷封为“恭人”,后日便是刘讷母亲的七十生辰,刘讷的长子早早便问了他的意思,今年是要大大操办一番的。

但像刘讷这种传统、方正的读书人家中本身是不养戏班的,虽然在这年月,东南的很多世家大族、官宦人家都会养戏班,可在刘讷看来,这是败坏家风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那些描写书生、小姐的低俗戏曲,简直让刘讷深恶痛绝。

可刘讷也是人,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他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这年头南曲正当流行,刘讷的母亲便是南京出了名的戏迷,哪家办事儿,刘母受邀的话都是要连去几天过过戏瘾的。

刘讷奉母至孝,当长子来询问他意见时,他也忍住不愿,答应了此事。

想到这,刘讷点了点头道:“今天积德堂的人会送书来,你把银钱给他结了!”

那管家连忙躬身道:“是,老爷!”

刘讷点了点头,一边走一边随意道:“请的是哪家的戏班?”

管家道:“大公子请转运使陆大人帮忙,找来了盐商黄至筠家的黄家班。”

这年头,盐商在吃喝享受上最是舍得花钱,黄至筠又是盐商的总商,家中的戏班在整个东南都十分有名,很多官员都以请到黄家班作为谈资,一吹就能吹上好几年。

刘讷皱了皱眉,他不是很喜欢跟盐商这种人打交道,但想到母亲,还是点了点头:“勿要唱些艳词艳曲!”

管家连忙从袖中抽出一张戏单来递给刘讷,只见那戏单打头一支名曰《单刀会·鲁肃求谋》。

刘讷愕然的看着手中的戏单,转头对管家道:“黄至筠家跟海陵陈凡认识?”

管家茫然的看着刘讷:“老爷?我,我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