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转头对韩辑道:“端甫,这位陈秀才可不简单,他的文章,就连南监的刘祭酒也很是赞赏!这次文瑞协助海陵县令俞敬组织坊兵、保住了两淮盐课二十多万两,听说陆运司已经上奏朝廷为他请功了。”
韩辑闻言,似乎终于从百无聊奈中醒了过来,饶有兴趣地打量起陈凡来,这次淮州府各州县皆糜烂,唯独只有府城泰州和海陵得以幸免,原来竟然是一生员之功。
他点头笑道:“陈秀才倒是年轻,进学之后是几等生员啊?”
陈凡道:“回这位大人,忝为县学廪生。”
韩辑对此很是诧异,这么年轻便是廪生,从增补到廪生,避开这次府试,那也最少三年的时间,陈凡如此年轻,那他究竟几岁中的秀才?
王大绶早就了解过陈凡,自然明白韩辑此刻脸上的惊讶究竟何来,他笑着对韩辑提醒道:“文瑞是府试、院试双案首。”
竟然是南直的院试案首,这就不得了了,韩辑终于坐直了身子,正式朝陈凡点了点头:“南直隶读书人多,且学问精研,文瑞能在南直隶得中院试案首,想来是学问的!”
王大绶哈哈一笑,让周良弼和陈凡入座,然后又介绍道:“文瑞确实书读得好,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颇有心得,周大人家的公子和薛知州家的公子都是文瑞在教着,而且两位公子在前不久的县试中,都得中案首。”
韩辑闻言终于正色坐直了身子,这年月,自己读书好的人不少,但自己读书好,还能把学生教好的人那就很少了。
他虽然有点名士做派,官场上很是惫懒,但却十分看中读书人,尤其是教书教得好的读书人。
因为自己的叔父韩鸾年轻时,在家乡就因书读得好,最后被先帝时的阁老耿良松看重,让其以生员的身份进入府内给耿家子弟开蒙,最后甚至将孙女嫁给韩鸾,在韩鸾中了进士之后,更是一路提携,韩家因此得盛。
念及此处,韩辑对陈凡观感颇好,笑着对陈凡道:“文瑞可懂弈棋?”
陈凡刚来时对方就在下围棋,心知这新来的知府肯定是个围棋爱好者,但他本身虽然会下围棋,但并不精通,于是便老实道:“略懂,但下得不好。”
韩辑闻言顿时遗憾道:“可惜!可惜!”
旁边伺立的陆羽此刻嫉妒的脸都绿了,他在湖州督运粮草时与韩辑结识,后来无意中得知韩辑的身份,从此之后便小心奉承,没想到韩辑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淮州府知府,他当时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投资的早,将来比因为此人飞黄腾达,是个比胡家更粗的大腿。
可没想到,今日陈凡被周良弼带来此地,韩辑似乎很是欣赏陈凡,这让他顿感吃了苍蝇似的难受。
韩辑因为对陈凡有了个好印象,于是专门问了问海陵县在土寇来时的情况,也随即赞了陈凡几句。
等与陈凡说完了话,他这才跟周良弼简单交谈了几句。
但只约定了交接的时间后,便说让手下幕友具体操办。
等说完这一切,韩辑似乎已经倦了,朝周良弼和陈凡二人拱了拱手便离开堂中,下去休息。
王大绶留周良弼和陈凡在府中用饭,但这次周良弼虽然好脾气,但被人如此轻视,饭是肯定吃不下的,婉拒后带着陈凡离开了道台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