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丽质偷偷摸摸来找张彦了:“夫君,我们你一个事,你总说明朝是被宗室拖垮的,那明朝有多少宗室?”
“这可就好玩了,别提明末了,就说万历初年吧。”
“明朝大臣石应岳就上书过。”
“圣祖封建诸王,麟趾繁衍载玉碟者四万,而存者可三万,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记。”
李丽质懵了:“九百万?”
“对,不过这三万人里面有不少吃空饷的。”
李丽质一头问号:“这也能吃空饷?”
“为什么不行?明朝嫡庶是有分别的,庶子如果记录成嫡子,俸禄是不一样的。”
“而且俸禄还是按照人头来算的,人越多,钱越多,藩王肯定会虚报人数啊。”
李丽质嘴角一抽:“这都行啊?”
“军营吃空饷都能摆到明面上干的,这有什么。”
“后来张居正为了改革,就统计过宗室人口。”
“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余位,即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
“你看,同一个时期,一个是三万宗室,一个是一万五宗室,你敢说那一万五宗室都死了吗?”
李丽质嘴角一抽:“还真吃空饷啊?”
“对啊。张居正是真的清算过,直接去掉了一万五千虚位。”
“但就是这一万五千人,也让张居正很难受了。”
李丽质不解:“咋回事?”
“明朝宗室禄给标准是这样的,亲王禄米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公主及驸马两千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
“并且宗室的俸禄是实打实的实物,白银也好,粮食也罢,反正都是这种保值能力很强的东西。”
“像宝钞,银票,古董字画这种价值浮动很大的东西是不能给宗室的。”
李丽质无语:“还真给子孙考虑啊。”
“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万历初年的国库收入是一千八百多万白银,给宗室的俸禄就达到了五百五十万两。”
“这就是拿国家收入的三成去养那些不需要劳动的寄生虫,谁家朝廷能顶得住这个啊,后世也不行啊。”
李丽质苦笑:“确实,俸禄太多了,根本不是朝廷可以承受的。”
“别忘了,除了宗室以外,还有国公,侯爵,伯爵,这些跟着明太祖打天下的人。”
“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他们也是既得利益集团,这些人完全把国家当成自己的餐桌了,只要还有饭吃,其他的都不重要。”
“把这些都开销都算进去,朝廷还要做其他的事,赈灾什么的,都需要钱。”
“各种开销用去了大量的钱财,那军队呢?众所周知,穷谁都不能穷军队。”
“这也是历史的可悲之处,又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里就不得不夸一下唐朝了。”
李丽质给了李珏一拳:“你别这个。”
“咋了?”
“就是不许提。”李丽质和李世民就算到了现在也不敢对李渊提唐朝宗室,生怕把这位老人家气死。
“行行行,不提。”
反正李世民自己会解决,用不着他操心,再加上明朝的情况,李世民也不会犯那种错误。
“对了夫君,我看了一下诗词,为什么都要斩楼兰呢?楼兰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丽质,你还不了解楼兰吗?”
“我就在史书上看过啊,楼兰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啊,而且也不强盛,全盛时期也就一千五百多户人口,如果非要说理由,它在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吧。”
“哦,土地还贫瘠,我看了,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地沙卤,少田,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
“而且它消失的时候还没有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