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元年,白莲教玩了个大的,在西南地区爆发了起义,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这也是川楚教乱。”
“这次起义给了清朝一记暴击,清朝动用了十四个省的兵力,花了五年的收入才平定。”
“从这里开始,清朝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朱媺娖不解:“白莲教到底是啥情况啊?”
“其实白莲教和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差不多,类似的还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这些教派的出现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社会矛盾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百姓无处申冤。”
“所以百姓就开始寻找信仰加持,本质上和农民起义没区别。”
“总之就是古代农民的悲剧,如果朝廷可以维持百姓的温饱,缓解社会矛盾,减少贫富差距,这些事也不会出现。”
“就算是出现了,也只是一个或者几个小团体,远远达不到威胁朝廷的地步。”
“就像后世,也出现过邪教,结果被警察轻易一锅端了。”
朱媺娖神情没落:“是嘛。”
“是,这也是封建王朝最可悲的地方,千年时光,百姓只能依靠虚无缥缈的神灵。”
“太平天国轰轰烈烈,但最开始也是一个教派。”
朱媺娖看向张彦:“后来呢?”
“近代的时候,第一次有人提出用科学来引导百姓,这才发生了改变。”
朱媺娖想了想:“夫君,是你交给历朝历代的那些东西吗?”
“对,那些知识解释了这个世界的原理,一通百通,只要传播出去,历朝历代一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
朱媺娖看向张彦:“可是在讲究天人感应的时代,那些东西真的能流传吗?”
“盎然可以了,答案摆在眼前了。”
“而且天人感应那套理论就很可笑,你可以天人感应,别人一样可以天人感应。”
“多好的造反理由啊。”
“但我这一套不一样,技术提高了,生产力自然会提高,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那还造什么反。”
“到时候他们只会知道跟着朝廷能过好日子,这不比天人感应好用多了。”
“什么是万民归心?”
“在我眼里,古代不管是盛世还是治世,实际上都没做到万民归心。”
“只不过是依靠豪强士绅调动了万民之力而已。”
“豪强士绅为了利益可以出卖国家,但底层百姓只要过的好,一个口号就可以让他们为国家死战到底。”
朱媺娖想了一下:“是因为朴素吗?”
“有一部分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利益,因为朴素,百姓只知道跟着朝廷有好日子,现在有人针对朝廷,就等于破坏他们的好日子。”
“百姓不出来玩命才是怪事。”
“这才是真正的民心可用,这才是真正的万民归心。”
“其他的都是虚的。”
朱媺娖点头:“公子,我明白了。”
“那些帝王能明白吗?”
张彦点头:“能明白,只需要点一下,他们就知道了,不然也达不到历史上的高度。”
“不需要解释,一句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