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飞舟降临,震撼欧洲人(1 / 2)

“完事了,感觉怎样?”

“我感觉完成一桩愿望,心情舒坦。”

神风舟上。

对于王也的询问。

坐在船尾的郑和满脸的表情都表现的极为舒坦,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极为愉悦。

多得了王也用神风飞舟最近法宝载他来一趟,不然他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朝圣一次。

如今心愿已了。

接下来的有生之年,郑和只希望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大明王朝。他是回回信绿教不错,但……他首先是大明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真正的根是大明。

“那就好,我们去欧洲溜达溜达。”

王也操控航向,向欧洲飞去。

与事不关己的王也,了却心愿的郑和不同。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煦、朱高燧一家五口,面部表情有些恍惚,显然仍未从之前的事情中回过神来。

他们想起了一个人——帖木儿。

帖木儿那个老家伙,在中亚建立了他的帝国后,竟然梦想着像蒙古帝国那样称霸中原,还打着讨伐朱棣篡位的旗号,亲自率军来远征明朝,想把整个大明绿化。

不过后来没机会交手,那老家伙中途死掉了,不然朱棣的历史战绩又得添上辉煌的一笔了。

这是因为华夏文明给予的信心。

每次低谷,哪怕是被蒙元打到神州陆沉,汉文明衰落到了极致,千年前汉朝传承下来的自豪感都快丢光了。

在蒙元统治下。

大量外来的色目人移民成了特权阶级。

反倒是华夏本土的汉人在四等人的制度下地位最为低微。

但——那又如何?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再次向周边各个国家文明证明了,哪怕是在最低谷,华夏文明依旧能够再次挺起脊梁,再次站起来。

以汉字书写的汉家文明再次成为神州大地的主导。

汉字没有被字母系文字取代。

也让汉人都相信,即便我们被打倒了,我们依然能够再次站起来。也是这个信心,让汉人熬过了满清300年的统治,辛亥一声枪响,见到了近代的曙光。

历经数千载传承,文明没有中断。

而其同时期其他国家民族呢?

在蒙古铁骑的横扫下,西夏党项人,西辽契丹人,金国完颜女真……有多少国家民族都永远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如今我大明如日中天……”

“再看看他们……”

朱棣等人心中释然一笑。

曾经的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化作了历史,但汉人的大明帝国再度崛起复兴。

而阿拉伯人呢?

这些白袍衰落了,大航海时代要到来了,欧洲也要强大起来了。

未来能与欧人争锋的,只有华夏。

……

15世纪初期。

欧洲大陆。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中世纪的尾声,人文主义的思想已经出现了萌芽,拜占庭帝国正在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激烈交战,距离君士坦丁堡陷落还有几十年。

此时,

阳光透过梵蒂冈花园的橄榄树叶,在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大教堂的钟声刚过辰时,几名教士便聚在贝尔尼尼柱廊的阴影下闲谈。

从君士坦丁堡传来的密信还揣在首席枢机主教罗德里格的袖中,信中用颤抖的拉丁文描述着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如何如何恐怖。

“那些人要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代价了。”

年轻教士菲利波攥紧了手中的《圣经》,羊皮纸边缘被指甲掐出褶皱。

“当年他们宁愿分裂基督的肢体,也不肯承认罗马教廷的至高权威。如今敌人的弯刀架在脖子上,才想起派人来求援?”

他身旁的教士托马斯冷笑附和。

“听说他们的牧首还在君士坦丁堡大教堂里祈祷,真是可笑!上帝早已放弃了那些背弃正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