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连忙举杯回应,杯沿相碰的轻响里,藏着他的万千期许。
卫山河起初心里确实打过嘀咕,在民航系统见多了为仕途急功近利的官员,他一度以为,董远方如此执着于修建机场,多半也是想把这当成自己的政绩工程。
毕竟一个军民两用机场,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能写进履历的亮眼一笔。
可听着董远方一桩桩、一件件地细数道口县的规划,从食品产业园的物流需求,到航空职教对年轻人命运的改变,再到甘愿承担前五年亏损也要打破发展天花板的决心,他心里那点疑虑渐渐烟消云散。
尤其是听到“真正能改变一代人命运”那句时,卫山河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想起自己当年背着行囊离开白岗镇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若不是靠着读书走出农村,恐怕现在还在田里刨食。
董远方说的哪里是机场,分明是想给家乡的后辈们多铺几条出路。
原来这位县委书记心心念念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升迁,而是道口县实实在在的未来。
卫山河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顿,心里已然有了决断。
他抬眼看向董远方,目光里多了几分郑重:
“董书记,晚上我亲自去趟祝司长家,务必把人约出来。”
这话里的笃定,比刚才那句“尽力”重了太多。
董远方刚要道谢,就被他抬手拦住:
“您别客气,咱都是道口县出来的,能为家乡做些实在事,是本分。”
说罢,他拿起手机走到窗边,开始联系祝海江的秘书。
阳光落在他挺直的肩背上,有些忙,既然要帮,就得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