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好盐(2 / 2)

李俊业点了点头。

李俊业的告示果然有用,南直隶盐价腾腾,自然有人虎视眈眈,很快各处的盐便开始在南直隶与各省接壤的地方出现,但和那些盐商预计的一样,纲盐法下度出为入,就算别的行省,也没有多少食盐能卖到南直隶来。

短期来看也是杯水车薪,这些食盐,以进入南直隶之境,便被人一扫而空,绝大部分地方目前也没有见到一粒,其他地方流入的食盐。

但好在告示贴出之后,果然有盐进来,预期暂时下跌,将扬州原本的盐价稍微打下了一些。

但扬州食盐依旧有价无市,每日只有哪些盐商故意投入的几引盐,控制着市场的售价与节奏。

……

此时已四月,虽然初夏,江淮夏意已浓。

运河两岸杨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如同绿绦,垂落于水面,随风飘扬。

河上行船如织,来往行船络绎不绝,突然出现的一支由七条船组成的船队由北自南而来,瞬间吸引了岸上所有人的目光。

与运河上来来往往不同的船队相比,这支船队非常普通,但吸引人目光的是,这艘船上运的盐,很快,船队果然在码头靠岸,带来的真的是盐。

六艘标准的运河漕船,每船运盐能装盐一百六十引,七艘意味着有一千一百多引盐,三十三万多斤,对于久久缺盐的扬州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船靠岸之后,船上的盐并非立即上岸,而是由一群带山东口音的汉子,在码头附近支起了一个摊位就地贩卖。

原来是一个外地的雏儿,连销售渠道也没有,到了扬州两眼一抹黑,只能临时在码头支摊贩卖。

钱家管家看着河里的盐船,又看了看岸上临时支起的摊位,摇了摇头。

他不动声色的,往摊位走去,而摊位上已经排起来长长的队伍,钱家管家带着几个家丁根本挤不进去,却听到售卖的吆喝声:“上等海盐,每斤八十文!”

“什么八十文?”钱家管家只觉得脑袋嗡嗡地响,今日市价明明卖一百零五文,但这些蠢材,远道迢迢的跑了过来,却只卖八十文。

钱家管家第一反应就是派家丁上前砸了这厮的摊子,却又看见,码头前还有几个登莱镇的亲兵正在摊位四周晃悠。

钱家管家第一反应,他们是一伙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是一伙的话,他们的食盐肯定第一时间进四海商号售卖了,何至于在码头摆一个临时摊位,若不是那亲兵在附近晃悠,不然的话,谁都可以来踹上几脚。

“他们不是一伙的,那几个亲兵肯定是李俊业单纯的放在码头,保护外地盐商售盐秩序的。”管家心中嘀咕。

要知道这群亲兵狗仗人势,在扬州城内早已蛮横的不像话,看来有他们在,自己是不方便动手了。

刚好一个买到盐的老汉带着他小孙儿,从他身边经过,钱家管家赶紧将他叫住,打开他手中的布袋,用手掏出了一把盐,白色胜雪,一尘不染。

连管家心中也暗道:好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