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悠然道:“在下沿途听闻不少事,陛下此番巡视北方,名为视察,实为悬剑。”
“陛下下在河南视察灾情时,掀起了惊天大案。”
“整个河南上上下下,大半官吏牵涉其中,罢官免职,甚至抄家问斩者不计其数。”
“到了山东之后,又因彩礼杀人案,而罢黜了山东司法体系数百官员。”
“此外,陛下还在中途数次下旨,令政务处制订惩治贪污不法官吏的更多的条款,大有清洗大明官场之势。”
“如今的大明官场之上,早已是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大人以为,那些手握武丁的将领们,当真个个都是两袖清风,毫无瑕疵吗?”
王守廉的瞳孔微微一缩。
“自古官场浑浊,身不由己。”朱橚的声音充满了诱惑,“大人若仅以巡按之名下令,他们或会阳奉阴违。”
“让他们兵谏陛下,更是万万不从。”
“可若大人手中握着他们贪赃枉法的把柄,以此相胁,勒令他们听从号令呢?”
“届时,他们为了保全自身,就不得不听从大人您的安排了?”
“住口!”王守廉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须发微颤,指着朱橚,厉声道:“老夫一生,最恨的便是此辈蛀虫!”
“如今为行大事,竟要与此辈同流合污,一边胁迫他等,一边又放任他们的贪污不法?”
“传将出去,世人将如何看我王守廉?”
“此举与那些挟私弄权的奸佞之臣,又有何异?”
朱橚不闪不避,坦然迎着王守廉的怒火,摇头轻声道:“大人,何为大,何为小?”
“昔日唐太宗陛下,玄武门喋血,弑兄囚父,论‘小节’,可谓丧尽人伦。”
“然其后开创贞观之治,万国来朝,论‘大义’,乃是千古一帝。”
“后世史书,称其雄才大略,又有谁去苛责他当年的手段?”
他站起身,直视着王守廉因愤怒而起伏的胸膛,振声道:
“大人今日所谋,乃是拨乱反正,为圣人大道存续万世之基业。”
“与此等千秋功业相比,一时手段之瑕疵,又何足道哉?”
王守廉默然无语,脸上神色变化不定,半晌方道:“先生之计虽好,可若须要挟人,总得有把柄在手。”
“百姓们会骂‘十官九贪’,但百姓们又哪里知道,贪官也不是那么好查的。”
“朝廷有制度,没有真凭实据,就拿不了人。”
“仅靠臆测,没有任何用处。”
“要不然,这天下早就大乱了。”
“老夫虽是山东巡按,但空有纠察之权,却无神探之能。”
“那些蠹虫个个狡兔三窟,账目做得天衣无缝,事情行得密不透风,若无如山铁证,如何能将他们一击致命?”
“抓些不痛不痒的小过,处罚不过是罚俸申斥,根本不足以逼他们行此滔天之事。”
朱橚淡淡一笑,道:“大人若按部就班地查证,自然是难。”
“况且祭典在即,也断无时间再慢慢收集那些人的把柄。”
“可大人为何不换个思路呢?”
朱橚语气微转:“对付君子,需用王道;可对付心中有鬼的小人,有时只需……”
他顿了顿,轻轻吐出两个字:“诈之。”
王守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朱橚解释道:“大人乃一省巡按,手握监察大权。”
“您只需将那些武丁将领,以‘核查贪贿’的名义,逐一密召前来。”
“不必罗列罪状,只需言辞含糊,点到为止,再配以雷霆之威,言说已奉圣意,暗中彻查。”
“您想,心中无鬼者,自会义正词严,坦然无惧。”
“心中有鬼者,只会以为东窗事发,在大人天威之下,焉有不俯首招供、乞求活命之理?”
“届时,他们不打自招,真凭实据在手,那接下来,不是任由大人拿捏?”
王守廉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一种混杂着惊叹与茅塞顿开的光芒。
他是一个极为保守的儒家信徒,一生都以“正”道行事,讲究凭证办案,却从未想过,权力本身,亦可化为一柄无形的利刃,直刺人心最脆弱之处。
他是山东巡按,掌纠察一省官员的职权,查办贪贿官吏,本就是职责所在。
在他们私下谈话,言词警告,亦是份内之事。
妙就妙在,对方即便是清官,自认为没有犯任何事,被他警告一番,也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他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就行了。
巡按大人提醒警告,谁又能说他的不是呢?
那些被“诈”出来的人,那就可以好好的拿捏了。
“想不到……想不到先生一介医官,竟有此等经纬之才!”王守廉抚须赞道,“此次若能功成,老夫定当保举先生入朝,经邦济世!”
朱橚忙起身谦辞:“大人言重了,在下从未做过官,不过纸上谈兵,于官场一道,实是门外汉。”
王守廉笑着摆了摆手,道:“居庙堂之高则经邦济世,处江湖之远亦要悬壶救人。”
“此正是君子立身之道。”
“你已为医多年,救人无数,也该进入庙堂,救这大明天下了。”
“我举荐你,非是为你,而为了大明天下,你就莫要再谦辞了。”
朱橚只好连声道谢。
他心底里真正要打的主意,可不能让王守廉知道了。
王守廉的神情很快又严肃起来:
“此事,老夫可以应下,“诈”一些武丁将领,逼迫他们追随我等,兵谏陛下。”
“但有些话,还要说在前头。”
王守廉站起身,神情更加肃穆,朗声道::“其一,此举乃‘清君侧,正视听’,非为谋逆,无论如何,必须确保陛下龙体万安,不得有丝毫损伤!”
“其二,‘逼谏’终非为臣之道,实是迫不得已才行之,事成之后,我等须即刻束甲伏罪,向陛下请死,以全臣子之节!”
朱橚垂眸,掩去眼底的讥讽。
“请罪?真是迂腐得可爱。”他心中暗道,“待到兵刃加身,黄袍在望,人心的欲望便如出闸的猛虎,又岂是你这老儒的几句‘仁义道德’所能束缚得住的?”
“届时,被裹挟着向前的,恐怕就是你王守廉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