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朱允熥的用人之道!(1 / 2)

朱允熥回想起后世自己仍是平民之时,常常困惑不解。

为何许多政策,即便寻常百姓都能一眼看出其巨大弊端,却始终得不到修正?

直到如今,他成为大明皇帝,掌握着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至高权力,才真正深刻地理解这其中的原由。

不仅仅是因为改变国策会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核心利益。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行真正的改动,真的需要付出极大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

即便对于至高无上的帝王而言,亦是如此。

如果一项改革尝试了几次,反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发了比较大负面效应,那么大多数皇帝也会选择逃避现实,裹足不前,最终放弃改革。

这是人性使然!

那些真正愿意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且甘愿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直面改革困境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都只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尤其当帝王步入晚年,其求稳的心态将愈发强烈,会更不愿意折腾,更不愿意去触碰任何可能带来变数的改革。

他们渴望的,是一个平稳安定的大局,而非波澜壮阔的革新。

朱允熥之所以拥有如此雄心壮志去推动改革,是因为他作为一名穿越者,清楚的知道明确而美好的未来图景。

知道世界将如何发展,以及未来的美好程度。

这是其他人所无法预见的。

仅此一点认知上的差异,便足以导致两者之间的内在驱动力出现天壤之别。

与徐妙锦一番推敲讨论后,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两个小时。

刚说完,便见赵瑞慌里慌张冲了进来。

他一眼看到朱允熥,当即扑通一声跪拜在地,声音喜极而泣:“原来陛下在此!总算是寻到您了,可急死奴婢了!”

朱允熥微服私访的计划,原定当晚出发,次日日落前返回行宫。

然而,因为陈观澜的告状,他连夜审问那些贪官污吏,耽搁了行程,没有能在当天返回。

如此一来,皇帝悄悄离开行宫的消息,自然便再也无法掩藏。

这可把随驾的大太监赵瑞急得团团转,他当即派出了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四处搜寻。

锦衣卫在此地出现的消息,被无数灾民看在眼里,他们很快便根据这条线索,迅速锁定了皇帝的行踪。

“你来得正好。”朱允熥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赵瑞,语气淡漠得听不出任何情绪:“来,跟朕好好说说,你究竟收了河南巡抚郑鸿渐和巡按赵清直多少钱?”

跪在地上的赵瑞闻言,猛地惊愕地抬起头,望向朱允熥。

只见陛下正冷冷地凝视着自己,眼神如同冰冷的利刃,刹那间,赵瑞全身汗如雨下,浸湿了衣衫。

他忙不迭地咚咚磕头,声音颤抖着哀求道:“陛下饶命!奴婢知罪了!”

“奴婢收了他们二人孝敬的一百万两银子,已经以皇后娘娘的名义,尽数赏赐给灾民了!”

赵瑞接着便将郑鸿渐和赵清直如何通过“不小心”摔坏皇后御赐的翡翠饰品,巧妙地向自己行贿;以及自己又是如何心领神会,给他们指点迷津的事情,原原本本、竹筒倒豆子般地和盘托出。

只不过,他将两人实际进献的两百万两银子,谎报成了一百万两。

并声称自己分文未取,所有银两都已悉数捐赠给了灾区,用于救助受苦受难的百姓。

“奴婢时刻铭记陛下的教诲,不敢生出贪墨之心!”

赵瑞声泪俱下,颤声辩解道:“况且,奴婢一介阉人,要这再多的钱财,也终究是无用之物。”

“皇后娘娘素来对奴婢厚爱有加,她老人家更是心系灾区黎民百姓。”

“奴婢便是想着,要替皇后娘娘分忧,资助一下那些受苦受难的灾民,这才擅作主张,做下了这等不合规矩之事。”

“奴婢罪该万死,不该自作聪明,行此逾越之举!请陛下降下责罚!”

他涕泗横流,不住地叩首请罪。

朱允熥听完他这番说辞,深深凝视了赵瑞一眼。

他心知肚明,赵瑞方才的话语中并未全然吐露实情,至少,其中掺杂了相当程度的隐瞒与修饰。

然而,身为上位者,有时却不得不对某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要役使这些人替自己办事,便不能对其求全责备,苛求无瑕。

当然,该敲打的时候,也绝不能手软。

一念及此,朱允熥话锋骤然一转,语气变得比先前的冷冽:“好了,朕知道你也算是一片忠心。”

“朕真正恼怒的,并非你收受这一百万两银子去资助灾民。”

“让朕寒心的是,你明明知道郑鸿渐和赵清直乃是贪官污吏,却不仅不向朕据实禀报,反而在朕面前旁敲侧击,替他们说好话!你究竟是何居心?”

这番话犹如利剑出鞘,直指赵瑞心中隐秘,彻底挑明了赵瑞的行为。

赵瑞闻言,身躯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他没有为自己辩解,只一个劲地拼命磕头,口中断断续续地哀求道:“陛下,奴婢知错,奴婢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怒道:“赵瑞啊,赵瑞!朕待你不薄,从未计较你的出身和过往,将你留在身边听用,将你提拔为掌印太监,赐予你权柄与体面。”

“你若是胆敢对朕不忠,心生异念,就休怪朕翻脸无情,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缓了口气,他再次警告道:“在朕身边当差,最最紧要的,便是将一个‘忠’字,永远牢牢地刻印在心头!”

“无论发现了任何事情,都必须第一时间向朕禀明,不可有任何隐瞒。”

“故意隐瞒不报,便是对朕的大不忠!”

“你可听明白了?”

赵瑞涕泗横流,道:“陛下,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挥了挥手,语气也随之放缓了几分:“起来吧。”

“念在你初犯,朕暂且饶过你这一次。”

“但若再有下次,朕绝不轻饶,定严惩不贷!”

赵瑞如蒙大赦,拼命磕头,口中不停地道谢:“谢陛下,谢陛下!”

随后,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