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过来,在上面强令要求必须破案的压力之下,要地方官府衙门彻底杜绝一切刑讯手段,无疑有些强人所难。
后世依赖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来约束执法行为,一旦脱离了摄像头的视线,许多事情便难说。
如今的大明,根本不具备那般先进的科技条件,想要完全禁止动用刑罚,在技术层面就难以实现。
与其堵死所有通路,最后执行的时候,却实际上形同虚设,不如适度保留一个缺口。
因此,朱允熥的策略是:允许在经过法部机构的严格审批后,动用刑罚。
对于未经审批,擅自使用私刑的行为,则必将严惩不贷。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
破案的压力,主要施加在官府衙门及其捕快差役身上。
法部机构,包括法科、法房等,他们只负责审理和判决案件,并不承担破案的职责。
案件能否侦破,与他们的考核毫无关联。
但涉及随意动用刑罚,,由法部机构来批准执行,其后果便需要由他们来共同承担。
正因如此,法部的机构在审理案件时,必然会审慎对待,绝不会轻易批准动用刑罚。
更重要的是,一旦地方官府胆敢私自动用刑讯,法科、法房等法部衙门不仅不会包庇,反而会挺身而出,揭露并指证地方衙门的违法行径,以此证明自身的清白。
这无疑将对地方官府形成极为强大的约束力。
再辅以巡回法庭的定期巡查与审理,冤假错案发生的几率将大幅度降低,降至微乎其微。
当然,无论是巡回法庭,还是法署、法科、法房等一系列法部机构,它们虽独立于地方官府衙门之外,却并非独立于朝廷。
只要朝廷有需要,仍然可以法外加刑或者法外施恩。
最核心的目的,是将重要的司法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朝廷。
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并不能死板地拘泥于法条,而应该根据实际的政治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其应有的灵活性。
例如,可以根据时局需要发布特赦令。
又或者,对于某些情节恶劣、影响深远的犯罪行为,施以特别严厉的重惩。
但这种“灵活性”的掌控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绝不能由地方官府随心所欲地运用。
徐妙锦听完朱允熥的详细阐述,眼中闪烁着由衷的钦佩,赞叹道:“熥哥哥圣明,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这些政策一旦付诸实施,必将泽被苍生,惠及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官员的贪赃枉法之风将因此得到有力遏制,百姓也将从中受益无穷,福祉绵长。”
她凝视着朱允熥,语气真挚而崇敬:“陛下治国有方,臣妾深感佩服!”
徐妙锦的语调略微一转,又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说道:“倒是臣妾孟浪了,后宫不得干预政事,这可是本朝的铁律。”
“陛下制定这些治国方略,本不应与臣妾商议。”
朱允熥笑了笑,眼中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倦色,轻声道:“无妨。”
“朕不过是讲给你听听罢了,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思虑不周之处。”
他轻轻叹了口气。
“朝廷的诸多大臣,虽个个才华横溢,见识不凡,但实际上,却各自有各自的算计。”
“好的政策,他们未必真心实意地愿意推行。”
“而那些显而易见的弊政,他们也不一定乐意去纠正改善。”
“国策之重,其重逾千钧!”
“其中牵涉到的利益纠葛太多,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
“他们的心中的考量很复杂。”
“若是排除这些位高权重的肱骨之臣,其他朝臣又未必有那样的眼光和洞察力,能够识别出潜藏的弊端,以及政策推行过程中的重重难关。”
他苦笑一声,道出心底的无奈:“很多时候,朕只能独自苦思冥想,独自拍板决定。”
“一身系天下之重,何其艰难!”
随着登基为帝的时日渐长,朱允熥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孤家寡人”的滋味。
昔日身为储君之时,他与杨士奇、杨荣、姚广孝等臣子的关系,十分亲近,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隔阂。
可坐上九五之尊的宝座,那种天然的距离感便油然而生,将他与昔日的亲信们隔开。
很多时候,他渴望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尽可能地下放给政务处,让那些专业的官员去权衡利弊,制定章程。
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不得不亲自介入。
因为朱允熥总会发现,这种放权并行不通。
政务大臣们在制定国策时,会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
这其中既有个人的私心杂念,也有平衡朝局与各方利益的深层考量,更有对变革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担忧,以及随之而来的承担相应后果与责任的恐惧。
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决策,都变得异常复杂。
所有的当权者,都是保守派!
这并非偏激之言,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即使明知某个政策弊端丛生,急需修订,当权者通常也不会立即主动着手改变。
因为,即便抛开旧政策可能为自身带来的隐秘私利不谈,他们依旧缺乏改革的动力。
毕竟,墨守成规,继续沿用旧有政策,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可言。
无论旧政策最终导致何种恶劣后果,也无人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一切都可归咎于前朝旧制。
但推出全新的政策,那便意味着决策者必须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起全部责任。
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些拥有国家政策制定大权的大臣们,自然会竭尽所能地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他们宁愿选择按兵不动,或是在旧有的框架上进行无关痛痒的修修补补,也不愿轻易触动根本。
真正的改革,推行新制度、新政策,往往只有那些刚刚获得擢升,胸中憋着一股锐气,渴望施展抱负的极少数人,才敢于提出并积极主张。
然而,这些热血的改革者,又因为缺少经验,未必都能构想出真正完善且切实的政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