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有些人坏,有些人蠢,有些人又坏又蠢(1 / 2)

傍晚,天还没黑,吃过晚饭后,明明昊昊在院子里玩。这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人陪着了,两个孩子对院子很熟悉,此刻正和两只小白山羊羔子玩着斗架的游戏。

李龙打开电视,看着新闻联播。

最开始看电视的时候他是最讨厌看新闻的,那时候巴不得新闻赶紧结束,然后去看电视剧。

每天只能追两集,一共就两个台,玛县电视台虽然能收到,但时开时不开的,需要碰运气。

但是重生之后,他却喜欢看新闻了,不光是全国新闻联播,本地新闻他也喜欢看。

不光看,平时听收音机的时候,听到新闻他也不会换台。这时候报纸上的东西不少,但李龙觉得听着比看着要舒服一些。

跟后世不少人喜欢听不喜欢一样,主要是不耽误事,可以一边听一边做其他的事情。

顾晓霞则坐在写字台前,拿着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将李龙带回来的那些报纸中有关李龙的内容剪下来,然后用胶水粘在自制的剪贴本上,最后再用娟秀的字迹写上所属的报纸名称和时间、版面。

“这要是头版就好了,《农民日报》啊!”顾晓霞一边剪一边感叹着,有点惋惜。

“能上都不错了,全国那么多农民,我算啥?”李龙不以为意的说,“比我做的好的多的是。”

“那可不一定,在我看来,你做的是最好的。兵团机械化够利害吧?都不一定有现在你做的这个。”

顾晓霞一边剪一边说,把所有的都剪完,贴好,备注完成后,拿着毛巾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胶水给擦,然后笑着说道:

“嘿,这一个剪贴本快用完了,真没想到啊,这才几年功夫……嘻嘻……”

剪贴本是这时候许多文化人都喜欢做的东西。做起来不难,从商店买几张大纸,自己裁成八开或十六开的小纸,然后装订起来就行。

后世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大纸是啥了,但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小商店基本上都有。一张大纸其实就是一开的纸,对折就是两开,再对折就是四开,再次对折就是八开、十六开。

十六开纸就是这么来的,经常搞文字打印工作的人应该清楚,十六开比A4纸略小点儿,这是咱们国家自己的标准。

文学爱好者会把自己写的文章剪贴下来,作为纪念;或者把喜欢的文章剪下来贴上去经常学习。

而有些俭朴的人则喜欢买来大纸裁成小块,比如三十二开的大小,合订起来,当成学生的演算纸,这玩意儿比去门市部买本子要便宜一些。

李强他们班里就有人这么做。这时候的人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嫌贫爱富的观念,对于买不起本子的人,并不会投以厌恶的目光。

“我明天再买两张大纸,做个剪贴本。等明明昊昊上小学了,到时看能不能攒上两本。”顾晓霞把剪贴本收了起来,美滋滋的说道:“以后这就是咱们家的传家宝了!”

“拿这个当传家宝?”李龙笑了,“别人会不会以为你疯了?咱地窖里随便拿出来东西,都比这个强吧?”

“那不一样的。”顾晓霞摇头说道,“那些东西最多就能换钱,这些东西,钱是换不来的。我没啥本事,咱们家里你是顶梁柱,不光能赚钱,还能拿到这么多的荣誉,多厉害!

以后咱们老了,让儿孙们知道,你当初是上过国家级报纸,让国家表彰过的人呢。”

顾晓霞说得很认真,这让李龙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又有点飘,有点得意。

嘿,能让漂亮的老婆这么夸着,哪个男人不迷糊?

李龙就傻傻笑了。

明明昊昊从外面进来,看着李龙在那里笑,明明便问道:

“爸,你笑啥啊?”

“高兴啊,高兴了自然就笑了。”

明明昊昊虽然不知道李龙为什么高兴,但父母高兴,他们两个也高兴,昊昊大声说道:

“我也高兴,我一个人把两个羊羔子都扳倒了!”

“嗯,昊昊力气真大,明明也是吧。对了,大羊没顶你们吧?”顾晓霞关切的问道。

“没有,大黑看着它呢。”明明很得意,“大黑帮我们呢。”

明明昊昊睡着后,李龙给顾晓霞说了顾博远在那边的情况。知道父亲找了几个退役的侦察兵帮忙,顾晓霞放下心来,她忍不住再次问道:

“你说那侦察兵就是外国的特种兵?”

“嗯,差不多。”李龙把上一世听来的一些东西讲给顾晓霞,“国际上搞特种兵比赛,我们国家派去参加的就是侦察兵,所以你看这侦察兵就是特种兵吧。”

“那应该就是了。”顾晓霞突然问道:“那咱……你要不要在这里也请几个?”

“不用不用。你爸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那自然是要请的。玛县是咱们自己的地盘,你想想,斜对过就是派出所,公安局也不算很远,咱手里还有枪……”

对了,禁枪令还没下,但现在民兵训练用枪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不过李龙的枪都有枪证,合法。至少要到九几年收枪的时候他才会交上去。

这时候要像老顾在伊犁那边那样搞几个人跟着保护,会被人笑话的。

才几个钱就得瑟成这样?

顾晓霞想想也是,便笑了。

她开车上下班,主要是为了接娃娃方便,即使这样,还会在单位被人背后说有钱就张扬了。

所以能想像如果李龙搞了保镖的话,会被喷成啥样。

五月二十四号,黄磊再次过来,不过这回李龙是去乌城接的他。

乌城火车站,黄磊给李龙打完电话,就累得不想说话了。如果不是火车上碰上两个热情的石城人,他都不一定能把东西完整的从火车上拿下来。

东西当然还是李龙要的虾苗和螃蟹苗,不过这回拿的数量比较多。因为上一次拿过来的时候大都活了,所以这一趟黄磊想着多搞一些。

结果把自己给累着了。两大桶啊!

李龙开着伏尔加来到乌城火车南站的时候,黄磊已经吃过饭,坐在一家小饭馆门口,头一点一点的,快睡着了。

“你再不来,那些苗子都晒死了。”被李龙晃醒的黄磊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当然不可能被晒死,黄磊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叮嘱老板把那两大桶苗子放到后厨给弄点水凉上。

越凉这些苗子越能活——当然不是指零下。

“辛苦你了。”李龙笑着说道,“找地方休息,还是上车直接走?”

“上车上车!”黄磊站了起来说道,“我可不想在这里呆了,赶紧去到玛县,去招待所开个房子,我要睡觉!”

黄磊这第二批不是李龙接收的第二批。前两天赵辉过来拉皮子的时候也给李龙带过来一批螃蟹苗,只是带过来的时候管理不太好,死了一大半。

总归是人家辛苦了,李龙还是挺感谢的。

赵辉走的时候带着三台卡车。刘高楼两次运过来的春皮虽然质量没冬皮好,但胜在数量庞大。李龙给他的价格和冬皮一样,主要是对方便宜给自己车子、羚羊角,那就有来有往吧。

赵辉说春皮涨了一点儿,但没冬皮那么贵。综合下来,一张皮子李龙能赚个五六十块钱的样子。

所以光那些皮子,李龙又进账近五十万,算是回了一些血,把上次填进去的钱给补回来了。

贾天龙又过来一趟,拉走了三吨半干贝母,给李龙留下了四十多万的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