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康麦因到货引发的恐慌(1 / 2)

五月份收购站越发忙碌起来,李龙回忆比较了一下,今年比去年同期收购的贝母和野蘑菇干,要多三成以上。

不知道是不是林业局改组,护林员的权限要交给公安的消息已经泄漏出去导致的,反正今年无论是采药人还是林业队那边,都很疯狂。

才到五月中旬,李龙就去了两回林业队,从艾里和阿布来提那里拉回了折合下来近两吨的贝母。

疯了,李龙在想着,山里有这么多贝母吗?换算成新鲜货,这可是三四年前,玛县全年的产量啊。

林业队那边多,收购站这边收的也不少。像范明程这样的,每次过来间隔不超过五天,每趟拉来的贝母,折合干货不会少于一百公斤,也就是差不多六七百公斤的新鲜货。

所以到五月中旬的时候,贾天龙又过来了一趟,拉走了三吨干贝母,给李龙留下了五十多万元的钱款。

五月十九号,刘高楼带着卡车过来了,他这回依然是拉着长长的车队。

这次过来和上一次过来间隔有点长。

“没办法,这康麦因走的太慢了,从伊犁过来到这里,我带着车队走了三天。原本是打算让驾驶员慢慢开过来的,后来想想算了,这玩意儿是你点名要的,我还是直接把它带过来比较好。”刘高楼站在康麦因面前,解释着自己的功劳。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刘高楼开过来两台。

一台是约翰迪尔公司的1065,一台是麦赛福格森的MF800型,都是自走式的,比较符合李龙的要求。

“两台,如果你只要一台的话,那剩下的一台放在你这里代卖。如果两台你都要,那就便宜一点,两台折算下来一万美元。”

“不贵,两台我都要了。”李龙点点头,约翰迪尔公司的产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另外一台李龙没听过,试试就知道了。

“我二叔,他在那边表面上是个中规中矩的商贸行老板,私下里已经和不少农场、边防总队后勤以及农庄的管理者、机械厂有了联系。

搞这些东西,那些人直接从我二叔那里换来物资,钱都不用中转,方便得很。”刘高楼看得出来李龙很满意,他也很满意,笑着道,“所以白糖、水泥我们还要。”

这趟刘高楼再次拉来了六台汽车,其中三台嘎斯,一台拉达,两台伏尔加。

除了车子,还有两千五百对羚羊角,和五千张皮子。

车子略贵一些,均价八百美元一台,主要是车子都比较新,实际上这个价格依然是非常低的。

这样的话,刘高楼要扣掉一万四千八百美元。这趟要拉的水泥和白糖,他要给李龙七万美元,扣去后需要支付五万五千两百美元。

其他货,李龙要给刘高楼四十七万五千块钱。

卖贝母的钱瞬间就没了,而且还要倒贴上一些。

还有就是拿白糖的时候,李龙要给糖厂一万美元和五万人民币,这样的话,这一趟李龙赚四万五千二百美元。

当然等赵辉过来的话,那些皮子一卖出去,就都回来了。

这边还没卸车的时候,前院有二道贩子看到了就过来要买车,买嘎斯车。

“车还没卸呢,卸下来再看吧。”李龙笑着。

“主要是怕卸下来后买的人多,我就看不上了。”那贩子也是熟人,和范明程他们差不多时候过来卖货的,只不过范明程买了嘎斯车之后,每次带过来的贝母明显要多不少,这人眼红了。

毕竟就这一段时间,两个人原本赚钱差不多,结果拉开差距了,比这人每次多个几十公斤。据范明程,多出来的都他直接去山里找人收的。

你这人能不眼红吗?

“放心放心,肯定有你的。”李龙知道这个贩子,姓段,具体叫啥他忘了,便道:“老段,你安心去卖你的东西,我这里肯定给你留一台。你眼下肯定也没带够钱对吧?别急,三台呢,有你的。”

“行吧,李老板,一定要给我留一台啊,就要嘎斯,啊?”

“行,我知道了。”李龙把这个老段送走,然后继续听刘高楼话。

“你这里生意还真是不错。”刘高楼点点头,“这车也就是像你们这样的人能卖掉。我当初还想着留几台在霍尔果斯那边看着能不能卖,结果放了好几天,要么给的价太低,要么看看就走。”

“嘿嘿,也就是这两年大家富起来了,所以也就能买得起二手车了。”李龙道,“新车还是不行,新车的话,太贵,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

“这些人你还挺熟啊。”刘高楼道,“你也不经常坐柜台,这都能认出来,不错不错,这钱该你赚啊。”

李龙笑了笑没吱声。他能认识老段,一方面是记忆的确好,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周围姓段的少,他看《大唐游侠传》里,主角就姓段,所以就记下了。

再了,当初在收购站当掌柜干那几年也不是白干的,当时来的二道贩子,他大多都记得。

那些人,也算是他的基本盘吧。虽然后面附近县市又开了一些收购站,但那些人都看过,最终还是选择了他这里,一来价钱给的高,二来就是服务质量好。

哪怕就冲夏天那几块西瓜和冬天那一碗热茶呢。

“对了,老顾,你岳父这回带过来六百多公斤贝母,还有差不多四百张的皮子,一些杂物药材,都在麻袋里装着,呆会儿你清点一下。

他了,那边市场还没开发出来,需要一个过程。”刘高楼道。

这个李龙知道,顾博远也给他打电话了。最开始收购站的确挺红火,但一开始的热闹降下去后,慢慢收货就略少了。

顾博远一开始还以为是被人给狙击了,后来经过调研才发现,市场终究还是没形成,就是大部份人还是不知道他这里在收皮子、贝母,虽然电视上打广告的了,但要取得偏远地区那些人的信任,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老顾的意思是,一方面继续打广告,第二个就是打算带着人先到资源丰富的县乡去转转,实地收获,顺便把收购站的名气打出去。

这个事情,放后世或者叫地推,或者叫深入基层。

老顾的这个行动李龙自然是支持的。伊犁那边的情况和玛县毕竟不一样,倒不是那边有多后,主要还是那边偏远地区比较多,信息传播比较慢。

算了,后就后吧,咱得承认。

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老顾有心劲,李龙就由着他折腾,他只是提醒了一点,就是注意安全。

毕竟境外不远处的天山山窝子里,后面就会有一个分裂者的训练营在呢。

老顾也明了,他很惜命,已经招了四个七师的退伍兵,其中两个是侦察营出身,一个步兵班的,另外一个是驾驶班出来的,专门给老顾开车。

因为给的工资高,所以几个人非常的卖力,有几个民族人喝醉了晚上过来踢门,两个人出去把这几个直接就放翻,然后报警抓走。

可能是有人打招呼了,派出所那边出警特别快,处理的也特别的干净利。

知道老顾能这么想这么做,李龙就放心了。

虽然这一趟老顾带过来的东西不多,但李龙不急。市场开拓没那么快,他知道伊犁那边的情况,资源什么的,比玛县要丰富的多。

特别是皮子和贝母。玛县到十来年后,下个世纪初,基本上就没人怎么挖了,毕竟就那么几个山口,山口一封,很容易被卡死。

伊犁那边不一样啊,光一个唐布拉就有百十条沟,巩!留、昭~苏、察县就更不用了,大大数百条,根本拦不住。

所以到一零年前后,时不时的还能听伊犁那边各县森林公安抓获非法采挖贝母的采药人,一抓就是几十上百公斤。

而伊犁那边边境护边员和边防官兵宣传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给边民宣传不要非法越境捡鹿角、捡蘑菇等。

刘高楼带过来的司机都挺客气,没那么傲,卸车什么的都跟着干,所以很快车里的东西卸完,李龙便带着他们去钟国强那里吃饭了。

半路上刘高楼给李龙,革命别克的药吃完了,目前还没怀上,不过他挺相信那方子的,这回让刘高楼找李龙问问,能抓的话在这边再抓一些,到时让别克给带回去。

李龙自然是没意见的,他道:“行,吃过饭就去抓药,这算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