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在与卢老爷结束会谈之后,当天便领着弟兄们从开封拔营往西撤退,撤到了距离开封有两百多里地的密县山区,也就是后世郑州市下辖的新密市嵩山东部余脉山区。
虽然王铁在与卢老爷会谈的时候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但是卢老爷该防还是得防着王大帅玩阴的,卢老爷等探马来报铁贼匪兵全部进山之后,才下令勤王部队从开封柳园渡口渡河北上。
在会谈的过程中王大帅并没有像八大王他们那样向卢老爷提要求,因为王铁很清楚卢老爷做不了主,即使卢老爷能做的了主答应的条件那也不过是为了暂时稳住他罢了。
虽然王铁很相信卢老爷个人的人品,但是王铁不相信大明朝的官府信誉,所以也就没有去多费口舌跟卢老爷谈条件。
这场会晤仅不到半个小时便结束了,虽然王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卢老爷的态度则是相当的冷淡,哪怕是收了王铁的钱粮之后那也没几句客气话。
因为卢老爷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士大夫,他着士大夫的清高与傲气,他面对贪官污吏不会同流合污,面对盗贼匪寇那也一样不会丢失体面,同样他面对外敌入侵更不会卑躬屈膝。
哪怕是收了王大帅的钱粮那也是一副说教的口气,而不是像那些为了安抚境内贼寇的官员一般,与盗贼一块把酒言欢称兄道弟丧失士大夫的体面。
...
卢老爷领着杨世恩、祖宽、李重镇三路勤王军抵达畿辅之时已经是九月初,此时那鞑虏阿济格所率领的八旗鞑子兵已经携带掳掠的人口牲畜钱粮出关回辽东虏巢。
所以卢老爷便失去了这个与鞑虏一战的机会,不过这机会还有多的是。
卢老爷抵京述职之后在京城闲住了半个月,朱由检于九月的下旬正式下诏任命卢象升为宣大总督,卢老爷领旨后随即走马上任宣府镇。
自此卢老爷与中原剿贼之事再无瓜葛,这宣大总督也是卢老爷人生与仕途的最后一站,在这里他将继续为大明朝发光发热直到燃尽最后一滴血。
...
这卢老爷离开中原之后那中原剿总的职务自然是得需要人来接着继续干。
虽然这六省剿总位高权重看似手握重兵威风八面,但从朝中到地方的官员都清楚,这个位置那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一颗点燃的震天雷,没点本事的话大概率是会被炸成碎片。
这太平盛世各路牛鬼蛇神抢着干的总督职位,到了现在从朝中到地方居然无人问津。
朱由检几次指派朝中官员前去上任,那被指派的官员不是装病去不了,那就是直接上书说自己本事不行无法胜任,气的朱由检一口气罢免了好几个推辞的官员。
所以这六省剿总的职务暂时空缺,由新任的河南巡抚丁宝桢暂时代理,不过这丁宝桢这个代理六省剿总那也是形同虚设。
因为这丁宝桢威望能力都不行,别说外省的骄兵悍将他使唤不动,就连他直接管辖的河南本地官军那也对他的是阳奉阴违。
所以在丁宝桢代理六省剿总的这段时间里,那中原各省的流寇和土贼日子过的都非常的滋润,基本上没有来自官军的威胁。
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只需要打破祖制启用武将领兵,启用左良玉左大帅提督中原各镇兵马剿贼,那剿贼的效果估计比卢老爷干的还要好。
只可惜这大明朝的君臣既要放着武将掌权威胁朝廷,又要武将出力卖命剿灭内地流寇。
所以这大明朝的君臣在这种既要又要的想法指导之下,愣是让六省剿总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空缺到明年的四五月份,差不多空缺了将近十个月之久。
...
这卢老爷北上勤王调任宣大不仅带来了六省剿总空缺的这一个问题,同时还带来了中原剿贼兵马空虚的问题。
这辽军祖大乐、祖宽、关兵李重镇这三路人马加起来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中原战场能打的部队除了左良玉也就他们这几个,可以说整个中原战场就靠他们几个还有左良玉给支撑着。
本来这朝廷是想把这几支关辽军给打发回中原继续剿贼的,但这几支部队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因为思念家乡都不愿意回去剿贼,哪怕是在关宁锦前线跟鞑子拼命也不愿意去中原,就连卢老爷来亲自劝他们他们也没用。
这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川兵邓杞部因为营中长期在外作战没有回家导致兵卒心生怨恨,最终引发了房县兵变烧死总兵邓杞。
朝廷吸取了崇祯八年的教训,见这三路关辽军不愿意回中原剿贼那也就算了,免得到时候激起兵变便宜了贼寇。
这关辽军不愿意南下剿贼,那他们的岗位还是得要填补的,可放眼当下的大明朝已经没有多少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往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