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思维其实不如爆款思维。”
当然,李响这个言论针对的是新势力而言的,任何一家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定位,高端当然是最好的,没有人愿意只做低端,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规划。
小朋汽车在国产新势力里能做到头部,从一几年到二几年保持着他的生命力,在资本市场得到认可,没有如其他企业一样被淘汰,肯定是有着其可取之处的。
蛮荒时代的新能源汽车,纯电车型是比较稀缺的,绝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企,都是不思进取的,他们造出来的汽车实话说都是不合格的,大部分车企所谓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油改电产品,他们搞新能源的目的也不纯粹。
传统车企里,BYD早期的方向主要是混合动力,产品力也就那样,这也是特斯拉受追捧的原因之一,BYD在纯电车型上的真正之作也就是汉系列了,直到汉系列出现之后,其在纯电领域的技术才得到认可。
除了BYD,尉来以及特斯拉这三家车企之外,要说在蛮荒时代,纯电车型当中还有哪一款值得称道,那绝对就是小朋P7了,以操控性和智能化著称的P7,除了是小朋销量主力之外,也代表着新势力纯电车型的技术。
操控与智能化,也成了小朋的代名词之一,这款2020年4月份推出的车型,至今年九月份,整体销量已经超过12万辆了,作为一款新势力产品,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说得没错,其实他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P7身上的,而不是盲目的高端化;当然了,主要还是G9产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追求高端与追求销量并不冲突,但是作为规模不大的企业,在两者之间选择,那必须得是销量,销量才是生存的根基。
十月份,作为传统销售的旺季,小朋汽车在G9失利的影响下,单月销量暴跌49.7%,主力车型P7的销量更是腰斩,已经下滑至单月2000辆至3000辆段位了。
这可是一款单月销量接近于一万辆的车型啊,在传统销售旺季拿出这种成功实在是不应该。
P7以及小朋汽车整体销量的大幅度下挫,除了把资源往G9身上倾斜之外,还与他们对于市场变化预期不足有关,这是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在ET5新款,海豹以及毛豆3,深蓝SL03等等车型的夹击之下,小朋对于P7的产品力过于的自信,看看这四款车型的定价,ET5起售价21.98万元,海豹与深蓝SL03均为20.98万元。
而特斯拉在十月初也对毛豆3进行了一次价格调整,起售价来到25.99万元,而小朋在年初几次价格上涨当中,均扮演涨价的角色,P7在四季度的售价为25.29万元至38.79万元。
这价格,与几大竞品高度重叠,以小朋的品牌溢价能力,完全是不够打的,消费者肯定是倾向于品牌力更强的头部品牌。
如果是尉来,在毛豆3调整价格之时,就会第一时间对P7这种价格进行调整,而不是盲目的认为能够经受住市场的冲击,要知道小朋一直都是对标特斯拉的。
“没毛病,老板说得对,生存才是第一根本,P7的价格如果再不调整,他们今年的形势会更加困难,不过就算是调整应该也是来不及了。”
能与檀锦程合作紧密,来自于二人的理念相同,尉来嘴里喊着高端化,但其实一直是走爆款路线,用爆款的方式来带动品牌影响力。
悦驰是如此,星途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尉来比较珍惜自己建立的品牌形象,无论是悦驰还是星途,在打造爆款方面,尉来都没有用主品牌。
主品牌方面,价格最低的就是ET5与ES3这两款,价格均是在20万元以上的,无形当中抬高了尉来的品牌形象,今后ET5与ES3肯定会价格下调,但这是市场行为,并不会影响品牌调性。
“最近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跟何总多交流交流,他们后续在供应链上会跟我们合作更多。”
李响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
从八月份销量下滑,至十月结束,小朋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了,P7作为其现金牛车型的失速,表面看来是G9引发的连锁反应,但本质上还是产品迭代滞后,品牌信任透支,供应链管理短板等等多重因素的集中爆发。
作为新势力当中,产品力从上至下的品牌,小朋的形象本来在新势力当中就不算很高,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他们也就是属于新势力二线品牌。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又登顶去年新势力销冠,加上股价的上涨,让这家新势力品牌多多少少有些膨胀了,打着科技平权,智能化以及操控性为卖点的小朋,实际上这些年的骚操作非常多。
G9破天荒的上市三天就被迫二次上市,丐版智障的名声,基于G3平台魔改的P5定位模糊,G3改款又背刺老用户,还有就是质量问题的鸵鸟政策,采用按闹分配的方式来处理售后问题等等。
另外还有在销售话术上的争议,在危机公关应对方面的能力不足等等,都充分暴露了这家成立九个年头的新势力车企,问题集中式的爆发。
G9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不过对于小朋最大的诟病,应该还是他们的管理模式,采用联合创始人模式的小朋,最终决策机制采用的是包括何小朋在内的四人组成。
虽然何小朋拥有两票,但常常陷入二比二的僵局,这种多头决策模式,往往会让产品沦为部门之间利益妥协的产物,既要满足供应链的成本控制,又要体现技术部门研发成果,最终牺牲的只是用户体验。
G9复杂的配置表,其实就是各部门博弈的结果,而非基于市场需求设计。
拿尉来的产品线配置表而言,这种简单的模式,每款车型就是低中高三款,L9更是只有一款配置,这种简单的模式让用户在选择上非常的直观,根据自己的预算直接下订就是。
与尉来合作,何小朋又何尝不了解尉来这种模式最为简单,不仅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还能够更加灵活的根据销量来调配产能。
但是小朋要想实现这样的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技术为主导的小朋汽车,很多时候各种配置以及选配,实际就是为体现技术部门的重要性。
或者说他们是在“炫技”,这其实是新势力在快速扩张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多数新势力品牌都喜欢拿着半成品出来炫技,体现他们在技术上的优势。
“国庆节期间,我去了一趟甬城;檀总,王总还有李总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意见,这里先感谢一下檀总以及尉来汽车,在我迷茫时期提供帮助。”
小朋Q3财报电话会议,何小朋亲自给檀锦程打来电话,邀请他参加,以往这种财报会议,檀锦程除了出席财报会议之外,对于投资的企业通常是以投资部门总经理成林峰参加为主。
公司混乱,销量腰斩,现金流极速下降,属于何小朋的救赎,在一片看衰当中到来。
“何总客气,作为合作伙伴,这是我们应当做的;这里我也要强调一下,尉来虽是小朋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股东,但尉来无意介入小朋的管理,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请投资者放心,我们与你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何小朋邀请檀锦程亲自参加财报会议,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找一个撑腰的,整个十月份,小朋汽车都处于大清洗状态。
没有了王风英,拿到公司全部话语权的何小朋,第一步就是打破了此前的总办议会制,将决策权集于他一人,对于公司内部的大清洗,被市场形容为“檀锦程化。”
一个多月里,何小朋裁撤了10名高管,并且更换了85%的一级部门负责人,部分管理层甚至直接送进去了,这手段让人想起了檀锦程当初入主魅族之时的雷霆手段。
尉来介入小朋运营的传闻,也被传得沸沸扬扬,何小朋需要檀锦程的力挺,但同时也需要檀锦程出面破除这一传闻。
这事儿,檀锦程多多少少有点冤枉,除了并购的企业他需要绝对的主权导之外,他对于投资的企业主导权丝毫没有兴趣,一个尉来集团,足够他折腾了。
调整价格之后的尉来,继续保持着在中高端市场上的绝对领先地位,20万元至40万元的区间价位,尉来的优势十分的明显,加上星途S01这一款现象级车型,十月份尉来销量逼近单月22万辆,在出海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若要说起来,尉来吃下小朋,或者说介入到小朋汽车的运营,问题实际上是不大的,资本市场有这种担忧倒也不算特别的离谱。
“我们都知道资本市场上的一些传闻,既然檀总澄清了,那我也说上一句,小朋汽车始终会是一家独立的企业,不会受任何资本方的控制。”
“我们与锦新时代的长协订单模式,也不是所谓尉来介入小朋的征兆,这只是我们在成本上控制的一环。”
到甬城除了向檀锦程请教,寻求帮助之外,何小朋另外一项决定就是与锦新时代签订长协订单,旨在降低小朋汽车的电池成本。
整个2022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60万元每吨,全年的平均价格约为30万每吨,这个价格,在小朋汽车成立之初,仅仅约为4.5万元每吨。
小朋汽车的电池供应,高度依赖于锦新时代,锦新时代全年为小朋汽车提供约70%的电池供应,在原材料成本上,小朋汽车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产业链上流原材料涨价,最痛苦的莫过于中小企业,他们没有任何的议价能力,尉来汽车能够承受这种成本的上升,小朋汽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