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要不咱们和谈吧(1 / 1)

大明锦衣 逐日武士 1049 字 18小时前

说完叶向高就退了回去,然后兵部的官员轮流出面,把城里城外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听到他们的介绍,哪怕是泰昌帝这个糊涂的蛋也知道事情有些不太妙了!所以他再次询问说道:“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教朕?”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御史言官跳出来大声说道:“陛下,我大明从来没有和逆贼议和的事情出现!所以陛下一定要与逆贼血战到最后才是!”

他说完马上又有一大群人跳出来附和他。可是还没等这些人说完话,又有一个官员跳出来说道:“同逆贼死战到底固然是对的,但是却对国事无益无补啊!现在京师之内极为空虚,没有战胜逆贼的条件,依臣看还是另想他法的好!比如说将都城迁到西北去,依托西北与叛军再战!”

这个人官员自然也是有支持者的,立刻有一大堆人出来支持。可是马上又有人跳出来说道:“陛下,西北地广民少,土地贫瘠,不利于久守!所以臣以应该联合蒙古人和女真人借兵平乱!这次他们战败都是因为借的兵太少,所以……”

然后又有一大群的官员跳出来附和。随后还有其他的官员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点子,然后一大群人又是吵成一团!但是独独没有一个人提到“和谈”或者是“投降”这两个词,仿佛整个大殿里面全都是忠君爱国的名臣一般!

他们这一吵,把泰昌帝吵得更迷糊了!而且他身体肥胖,十有八九三高是逃不掉的,所以不由得感到一阵脑仁生疼,忍不住揉起太阳穴来!

这时候一直偷眼观察他的百官们觉得时机已经到了,大家异常默契的一起拜倒在地大齐声说道:“陛下,如今是战是和,请陛下圣裁!”

泰昌帝本身就头疼得难以抑制,听到这整齐的问话下意识的说道:“要不咱们和谈吧?”

这话一出,大殿里本来安静的气氛就变得更加安静了!可是片刻之后突然有一个官员起身说道:“陛下未免京师百姓受兵灾之苦,甘愿和谈,实在是大明百姓之福啊!”

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官员站起身大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呀!我大明两百余年的基业,岂可毁于今朝!我等必和陛下一起同生共死!”

随后又有一个人站起来说道:“没错!眼下我们虽然不敌叛军,但是仍有一战之力!所以我应该趁着战乱的时候,将陛下送出京师去赶往西北。然后休养生息,他日领军再战,未尝没有中兴大明的时候!”

然后三方人就大声争吵辩论起来!但是奇迹出现了,赞同泰昌帝投降的一派极其神勇,一个个口若悬河,论据充分!逼得持其他说法的官员步步后退,居然很快就占据了上风!甚至就连泰昌帝都听得出来,处于下风的这些人只不过是在勉力辩解而已!

而且这些支持他投降的人中有一句话说到心里面了!那就是他这个皇帝本就是刘昊嘉扶持起来的,而刘昊嘉本人又是万历帝的好朋友,所以看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上,或许会留一些情面!

而且万历帝似乎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眼前一亮的样子!然后他就下定决心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吵了!朕决定和城外的刘逆和谈!你们看派谁去谁去比较好?”

这话一出,支持投降的人立刻踊跃的自我推荐起来。而且推荐自己的时候还不忘做出一副自我牺牲的样子!但是他们非常清楚,这次代表泰昌帝去和谈不仅没有坏处,还会有好处!只要是见到刘昊嘉,在他面前挂个名,日后在新朝里担任一个官职一点问题都不会有!若是将刘昊嘉伺候好了,说不定还能升官!所以这时候怎么也要争一争!

而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中,不少人此时眼中却是流露出羡慕妒忌恨的样子!他们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只是事先叶向高给他们安排的角色不同,这时候他们没机会去申请充当和谈的使臣,所以只能站在一旁流口水。

至于泰昌帝哪里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甚至连这些官员都不是特别的熟悉,所以他随便指了一个人群之中看起来比较老成持重的人说道:“你!就是你!叫什么名字?任何官职?哎,算了算了,不要说了,你直接拿朕的旨意去城外找刘逆和谈!”

这名官员听到泰昌帝指定了他,心中是惊喜无限啊!但是他依旧是故作老成持重的样子拜倒在地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的周旋,不辱国体!”

听到他的话,旁边的人都在心中暗骂:“都他娘的要投降了,还不辱国体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投降的帽子羽箭端端正正的戴在泰昌帝头上了,与在场的人无关,这就是件好事!所以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新朝捞取官职,事先安排好的官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有人写圣旨,有人准备仪仗,有人准备服装。转眼间,就在泰昌帝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全套出行的准备已经做好了!而泰昌帝还不知道名字的这个官员,一脸悲壮的向泰昌帝拜别,好像他马上就要慷慨赴死一样!然后泰昌帝不耐烦的挥手,示意他赶紧离开,抓紧时间去办差!然后就将这个人打发离开!

使臣离开大殿之后众人并没有离开,因为刘昊嘉的大军就在城外,想来有消息后回来也不会很久,不如在这里等着就好。所以众人依旧是一脸肃穆的站在大殿之中慢慢的等候消息。

不过这时候叶向高终于有心思打量一下泰昌帝,想看看他现在是什么表情?毕竟末代皇帝也是不是随时随地能看到的。

可是当他悄悄看去的时候,却发现泰昌帝的表情相当平静。这让他有些糊涂了!这泰昌帝到底是有什么凭借,觉得自己不会有事,还是特别的傻,根本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