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府里什么都包,衣食住行什么都有,但大家族那些管事捞钱很厉害,包的东西质量都很差,好比一套衣服,开价几十两,还没外面几两的衣服上档次,所以要想穿的上得了台面,还是得自己私下买一些,这也是各家还要花钱的原因,要不怎么说以前二房混的差呢,张侧妃不得宠,既没英王的私下补贴,也没其他收入来源,位份还低,导致月钱俸禄少,不能补贴儿子,于是二房的人只有每个月那点月钱,买套好一点的衣服都买不起,可不是混的差。
这些油水从哪儿来,自然是从公中来了。
但公中怎么来呢?之前英王妃管的账,都是有套路的,比如首饰衣服等,那都是有价格的,刘侧妃接手后,不可能虚增太多的,毕竟虚增太多,等英王妃接回管家权,是能看的出来的,到时英王妃要告到了英王跟前,可就要对她印象不好了。
虽然她是宠妃,但也不能作死的,毕竟惹恼了英王,让他对她慢慢不喜欢了,就会有新的宠妃出现了,那就不好了。
所以明面上,刘侧妃搞的这些采买,没太大问题,跟英王妃在的时候,差不多。
刘侧妃捞钱,主要就是避开英王妃那些人手,派自己的人去订购那些衣裳首饰,将英王妃旗下那些管事抛到一边。
这样一来,之前英王妃那些管事,捞钱后是怎么跟英王妃分成的,这会儿刘侧妃的人,也怎么样跟刘侧妃分成就是了,这样刘侧妃不就捞到钱了。
而且以前这些油水,非英王妃的人根本捞不到,所以这会儿刘侧妃上台,找非英王妃的人去订购衣裳首饰,然后跟她分油水,对方给的,比英王妃手下那些管事,给英王妃的还要多,毕竟不多的话,刘侧妃也不会用对方。
这些人,以前捞不到这样的便宜,这会儿捞到了,自然就要投桃报李,给刘侧妃更多钱了,要不然,她直接用英王妃的人,然后用对方的孝敬不就行了。
这些人也不怕抢了英王妃手下人的差事,将来英王妃会找他们的麻烦,在他们看来,刘侧妃得宠,她用的人,英王妃不敢对付的。
因为刘侧妃拿到的分成还要多,所以刘侧妃捞的比英王妃还多,所以才有钱分给张侧妃等人,一人一千两红包。
当然了,主要也是刘侧妃会投机取巧。
虽然只管了三个月,但刘侧妃早就知道,英王妃还在,自己这管家权管不了多久的,迟早得还给英王妃,所以一上手,就开始狂买东西。
比如衣裳首饰,她一下子就买了一年四季的。
本来像英王妃,因为一直是她管家的,她从没想过会有其他人接过管家权,所以买东西,肯定不会一下子买一年的,而只会当季买当季的。
而刘侧妃知道自己可能管不了多久,所以就趁着权力还在手上,大买狂买,有些不光买了一年的,甚至买了好几年的,好比一些府里下人用的布料,反正这些布料每年差不多都是用这些,不像主子的,还要追随流行趋势,买多了明年不流行了,就要浪费了,下人的布料怎么也不会过时的,刘侧妃看之前每年买的都一样,于是便把未来好几年的布料都买了,反正又不会坏,买着放在那儿就是了。
因刘侧妃虽然只管了三个月的家,但将未来一年甚至未来几年的东西都买了,导致她赚的钱,绝不止三个月能捞到的。
也导致英王妃接手后,差点气吐血,毕竟这些东西现在买了,她将来还买,英王肯定就会不乐意了,说之前已经买过了,为什么还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