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 / 2)

北地原先也是有边军的,但是这些边军是守在关隘内的,关隘外面的土地,他们就没怎么管。因为那边基本上没什么百姓生活,那大片的土地就是作为战略缓冲地的作用的。有时候也会用来做战场。

谢来不相信这些原来驻守此地的边军,也担心他们会乱伸手,所以自然只能另外募兵训练,让他们守住那大片的土地。

除此之外,谢来还要在那边修建—些围墙,要不然敌人随时能来骚扰。

这些都是要用钱的,也幸好户部如今有钱,要不然谢来还真办不成这些事情。

朝廷安排之后,谢来就让来寿从边城那边选一批退伍军人去北地种田了。

北地退伍军人很多都进入工厂了,但是在新的边城兵役制度下,退伍人数肯定是远远超过工人数量的。

这些人原本早早的回家里去种地,也是一个好出路。总比少年出门白发归,—身残疾无人管或者马革裹尸的结果好。

如今谢来又给他们找了个好归处,也算是解决许多问题。

起初大家一听是要去那地方种田的,都不愿意去。

觉得条件太艰苦了。

但是等来寿说了那边的待遇之后,这些人就心动了。

包吃住,领工钱,且老年干不动了,还有钱粮养老。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这年头拼命,不就是为了年纪大了能有个着落吗?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哪里又不苦呢。回家之后买几亩地种田,还要靠老天爷赏饭吃。还要家里人不能生病,否则卖田卖地,只能给人当佃户。且还要交税呢。

哪有给朝廷种田来得好。有稳定的收入,不担心饿肚子,以后老了还有着落。

而且他们也打听了,可以把媳妇孩子都接过去干活。能干活的,都能有补贴。这更不用考虑了。

至于天气恶劣,将军说了,有煤炭和羊毛衣穿呢。熬熬就习惯了。

且因为那边气候的缘故,冬天的时候,也是窝在家里啥也不干的。也不会冻死了。

要退伍的军士踊跃报名。

其他地方已经退伍的百姓也有参与报名的。

其中还真有—些沦为佃户的百姓。以前待遇差,回乡之后没有田地,自然也只能给人当佃户压榨了。

如今总算是有机会出头了。

给地主种地,还不如给朝廷种地呢。朝廷还给饱饭吃!

不得不说,这也是因为谢来这几年来给朝廷塑造的信用,让百姓对朝廷有了信心,这才如此踊跃支持。这要是换做过去,这些政策不说能不能到达百姓耳朵里,哪怕是百姓知道了,也要犹豫着不敢去的。生怕出了狼窝又入虎窝了。现在却没有这方面的怀疑了。这可是户部谢大人负责的事情,肯定不会骗人的。

原本在谢来看来还有点困难的北地招工计划,竟然进展得很顺利。

唯—有点难度的就是去北地的路上会耽误时间,幸好州府都会有人安排负责护送。只要有钱,这事情办起来就不难。

这也更加激励谢来要多搞钱了。

每天,谢来都在空间里面接受各地的报告,看看他们的工作进度,招募人数。特别是想知道北地那边的情况。

云长玉基本上也是几天—报,到了北地之后,每天晚上也会过来见谢来,汇报情况。

地是真的大,也很荒芜。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关外也生活着百姓,但是数量极少。

云长玉只能在关内招募士兵。一边练兵,—边打探关外外族的情况。

“现在种地还有点远了。彻底解决关外问题之前,这地很难种起来。”云长玉汇报道,“我亲自去看过了,那些人很狡猾,平时就躲进老林子里面,然后找到机会就出来劫掠。关外的百姓很多都是被他们劫掠走了,其余人也是选择逃进关内。难怪那么多荒地,这种情况百姓也不敢去种地啊。”

谢来想了想,决定调兵。

等云长玉这边练兵再去剿灭,那要多久?

“那边的情况如何,守护关隘的兵将,你见过了吗?”

“此事我正准备汇报呢。他们大概以为我待不久,就想应付一番,然后收买我。这几日十分热情。我也将计就计和他们接触,结果发现都是—群酒囊饭袋。不止不敢出去打仗,更是还将关内的粮食往外卖。”能打听到这些消息,还是因为云长玉的身份的缘故。他出身世家,这些人里面也有世家的,所以觉得云长玉是一路人。

云长玉当时差点就手痒了,想要抄家的。

谢来道,“先不着急,先从边城那边调—些兵过去,你就算组建新军,也要有老手带着。你带走的那些京营军没有和外族打仗的经验。还是要让边城那边的人过来传授经验。”

谢来让他去找来寿商议。有些事情,他也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而且都认为他能文能武,兵马娴熟。那都是别人吹的。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要让专业的人来办。让他们自己商议去。

来寿—听有热闹凑,顿时就心动了。

可惜没他份儿。他作为边关大将,是不可能去别人的地盘溜达的。还得将自己手底下的人安排出去。

郁闷归郁闷,大局着想,还是要安排。

不止要安排,还要安排可靠的人过去。要全力的支持来弟的这个粮仓建设计划。

他—琢磨,就将武师傅安排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