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薛仁贵远在居烈山下,这座大宅倒是一直空着,李逍入城后,便选了这里充当安东道经略、安抚使衙门和武珍州刺史府。
前院是衙门,后院是他的居所。
跑马练剑,半个时辰后,浑身出了汗,浸湿了衣带,李逍收功,冲了个澡更衣来到前厅。
一个衙门两块牌子,但人员还是太少。
整个衙门,除了李逍这个朝廷任命的官员,其它的各个属官一个没有,李逍等于是个光杆司令。
于是乎,李逍便也只能自己征辟任命幕僚,用他们来暂时充任衙门里各个职位,这些人都是随着他从长安来的。
他们以幕僚身份,却干着各个属官之差。
好在他还有二十人的亲卫,二百人的佣兵团,再有刘俊给他的二百人耽罗岛伤好后的东征士兵,倒也还算是兵强马壮。
凭着这四百多人,武珍州没人敢跟他放肆。
可原本薛仁贵留下来的五百人,却在他入城后,赶去耽罗岛了。他们要去那里押送刘俊购买的粮草药品等,送往居烈军前。
“募兵榜文张贴出去了没有”
官厅,李逍问赵持满。
“昨天就已经全都张贴出去了,贴了一百张,还让人敲锣宣传。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人应募。”
“没有一人应募”李逍沉着脸,这就有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也不应当没一人应募的,毕竟他开出的条件还是可以的。入选就有一百赏钱,还会有一套衣袜鞋子,更别提还包吃包住呢。尤其以前是奴隶的,入选后就能马上成为大唐的良民。以前欠债难还的,入选之后就可以一笔勾销不用再还了。
可这样的条件,居然没人应募
“谁在背后阻拦吗”李逍问。
赵持满点头,“三郎你料的不错,榜文一出,就有几个家伙放话,说谁若敢应募,就要让他不得好死,甚至让其全家死绝。”
“谁敢这么大口气”
“是这武珍州城里最大的三个家族,这些人世代是这里的贵族,占有最多的土地庄园,甚至城里的许多商铺商队也是他们的,算的上是这里的地头蛇。”
“地头蛇吗可难道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跟我们扳手腕”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找死”李逍摇头冷笑。
赵持满道,“他们可能是见你入城都这么多天了,可一直没什么动作,还跟他们笑嘻嘻的,就以为你真的好欺了。”
“是啊,老虎不发威,他们就还真以为是病猫了。二哥,看来咱们得展示下自己的肌肉了啊,要不别人还真以为我们好欺呢。”
“我带佣兵团走一趟,灭了这三族。”
李逍摇了摇头。
“他们要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你让人给城里所有的有头脸的家族下个贴,就说本帅要在官衙设宴,宴请这些地方名流。”
“三郎想设鸿门宴”
“什么鸿门宴,是摆杀猪酒,我要当着所有武珍州城内的这些所谓权贵豪强的面,把那敢于挑衅我大唐,挑恤我李逍的家伙砍了。”
既然鸡不听话,那就杀了,不但要杀,还得在猴子面前杀
第370章皇帝的惊喜
武珍州位于百济西南,背靠车岭山脉余脉无等山,处于荣山江上游,是百济西南大城。
三韩时代归马韩,三国时代归百济,盛产水稻和蚕丝。
做为西南沿海大城,武珍州与新罗与倭国、高句丽的海上贸易也还可以。以前太平时,每年还会有大唐的商船过来。
守着这样的一座大城的武珍州三大家族,实力还算不错的。当然,也仅仅是限于在百济西南实力还不错而已。
当天早上,武珍州城里所有的有头有脸的家族,都接到了李逍下的请柬。
“父亲,我们刚阻止人应募唐军,这刺史马上就发来请柬,估计是不怀好意,宴无好宴啊。”
一个年轻的百济公子道,这位百济公子不过三十来岁,年富力强,却很有见识。他从二十来岁,就开始随自己家族的商船去过许多地方,不但走遍百济各城,还去过新罗和倭,还去过高句丽,甚至曾经过去中土大唐,见识过西面大国的强盛。
比起一辈子都只呆在武珍州的父亲,这年轻人对大唐充满警惕。
可是他的父亲却只是呵呵一笑。
“你多虑了,那个李逍不过是个软蛋。我观察了他许久,他入城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可是你见他这半个多月做了什么事情什么也没做,整天不是缩在州衙里,就是带着部下骑马出城游猎,我听说这人在长安城里,是唐国皇帝的宠臣,这样的人不过是凭着皇帝的宠爱而坐上刺史这样的位置的。”
“父亲,可不能小觑唐人。我王就是因为不听朝中有识之臣劝谏,才会非要联盟高句丽而对抗唐人的,因此才会有我百济如今连失三十余城啊。”
“放肆,大王也是你能非议的”
不管儿子怎么劝说,老头都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薛仁贵和苏定方才是比较让人畏惧的,那两人一言不和说杀人。前任武珍州刺史就因顽抗不降,城破后就被他诛光全族了。
但李逍嘛,太嫩太软弱了。
这样的人,怕啥。
“父亲,如果要去,请让孩子多带些护卫随同。”
“不必了。”
帝国都城,长安。
大明宫在无数灾民的努力赶建下,已经大体成型。
李治每天都要来看看,越看越满意,他都已经有些迫不急待的想马上搬进这座新宫了。
住在太极宫里,总让他心里不太自在,就好比前朝堂上全是元老们一样让他不自在。
“大明宫能否再加紧一下,朕能否在新宫过新年”
几位陪同的宰相见皇帝如此急迫,都不由的皱眉。
大明宫可不只是一座宫殿,这是一个宫殿群,甚至不比整个太极宫要小。
这样大的一个宫殿群,数十宫殿,几千间房间,可不容易的。
“陛下,眼看秋意渐凉,寒冬将至,应当让各地灾民陆续返乡了。否则,如此多的灾民聚集在京畿,冬天会很麻烦的。”
“是啊,如今天气凉快还好,灾民们随便哪搭个窝棚都能暂住,可一待天冷,那时无屋居住的灾民,一场大雪就能冻死无数。更何况,现在回去,也能把家里的地收一收,不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