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看到姐儿摇头晃脑的,从屁股底下摸出一个沁绿色的印章,硌得慌,喊话的嬷嬷刚要说,姐儿将来要凤冠霞帔,诰命在身,就见姐儿将印章甩了出去,还一脸不愿。
嬷嬷为了喊得响亮吉利,还深吸一口气,姐儿就这么一甩,嬷嬷差点一口气没选上来,暗自流泪,姐儿不带这么大喘气的。
后来,看姐儿又拿起红彤彤香喷喷的胭脂,嬷嬷心里是一咯噔。
几年前,这京里最好的叫喜嬷嬷就因为他们府里的宝玉坏了名声,虽说姐儿抓胭脂没什么,但难保贾府不会又想起那件事,对自己起了恶感,偷偷瞄了一眼贾政老爷的脸色,果然有些黑,这大户人家不要做什么,只要动个年头就够自己吃一盅了。
姐儿拿起胭脂用手捻一捻,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不防之下被香气呛了气,又是一阵恼怒,将胭脂直接砸下了桌子。
韩母看到后,也不顾什么规不规矩了,抱起姐儿帮她擦擦鼻子,好生哄了会才放下心。旁边的看客们理解韩氏心疼老来子,又见贾敬也是一脸的担忧,更就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了。
报喜嬷嬷虽然高兴这胭脂的梗被混过去了,但吉时不等人,好在韩氏还知道分寸,哄好后,放回了桌子。
姐儿也不再玩,抓起了一本书,这书不似其他物什那般崭新鲜亮的,虽保存得规整,但也看得出是旧书了。
报喜嬷嬷不识字,只知道姐儿抓了本书,忙喊道,“姐儿抓了书,将来必识文断字,成一才女!”
姐儿也不识得书面上的繁体字,只想着抓书算是比较中庸的做法了,但一听到将来要做才女,立即皱了皱眉,姐肚子里没文采,脑子里没灵气呀!可不可以重选啊!
周围的客人们离得远,也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书,韩氏只担心着贾璐,也没在意。只有贾敬,看着这本保存良好的书,心里感慨万分,不知是喜是悲。
这书是道德经,往日里是他的最爱,常常翻阅,前世他出府入庙后,一时不慎被留在了贾府,后来被姐儿也就是贾惜春得了去,细心看管阅读着,可以说姐儿最后遁入空门,也有他的一分责任在。
自己刚刚也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将书放到了姐儿的抓周毯上了,再想拿回来,却到了吉时,也无法,只放在最边上,想着姐儿不一定会拿那本书,没想到她还真拿了。细细回想上一世姐儿抓得什么,那时自己进了庙里,韩氏难产,姐儿被抱到荣国府养着,哪过过什么抓周礼!
他虽高兴姐儿兴趣与自己相同,但也知道,女子当尼姑不是好当的,倒不如不要这爱好。后来,贾敬为不使姐儿爱上道事,自己也减少了去家庙的次数。
抓周礼结束后,按理儿应该将姐儿抓到的东西放置保管好,贾敬却是拿走这道德经,说是自己保管。
韩氏后来知道这书的名称,虽然对贾敬将这本在她看来不甚吉利的东西给姐儿抓周很不满,但也不敢反驳,看贾敬要自己保管,也不知他是后悔了还是舍不得这书,不过他自己拿了去也是好事。将来姐儿问起来自己的抓周礼,也只要道是一本书,后来不慎丢了就是,也省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