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3(2 / 2)

福星高兆 谢其零 5881 字 2019-09-09

这下平武公主是信文昌县主去找名医,因为她当初也是如此,听说哪里有奇人哪管别人何事,自己亲自去找。

有回去找个奇特小娘子,回京撞了高兆母女。

文昌县主的婆婆董夫人是淮南郡王妃的表妹,她亲自来给平武公主赔罪。

平武公主看她两眼通红,脸色浮肿,看得出为了孙子着急上火,夜不成寐才如此状态。

董夫人说着孙子状况,忍不住落泪,平武公主安慰,说她带的有药材,需要什么就说。

吴驸马带着长子接见官员,让他们陪着四处看看,呆了两天,文昌县主还没回来,平武公主不愿等她,上路继续走。

不过给她留了一封信,信里关心安慰,并送她一本佛经。佛经中的一段话,平武公主正正规规抄一遍和信一起。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促,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等文昌县主带着名医回来,看到信和佛经,她神色复杂。

文昌县主对京里的一切都有恨,包括平武公主,如果她多关心淮南郡王,多留心,她父母也不会痛苦一生,过早离世,祖母先太后也不会悔恨交加一气而亡。

她知道大皇子没安好心,文昌巴不得大皇子祸祸她爹的江山,所以大皇子派人找她,她一口答应,多年来帮他走通江西官路,这次帮他收粮。

但,文昌县主知道这事万一爆出,她会跟着受累,所以她瞒着董家,甚至瞒着丈夫,她想万一出事,她得让董家保她儿女。

可是儿子突然生病,文昌县主有点后悔,个人恩怨不该拿私利祸祸百姓,她不怕皇家如何对她,但怕报应在儿子身上。

平武公主要来之事她都顾不得,和丈夫赶去仙霞岭请名医。

回来后看了平武公主的信,心里虽然没提她做的事,但那段经文明显得知情况。

文昌县主做了个决定,把收来的粮和正在收的粮,运到她一结拜姐妹那,帮她藏好,准备京里急需时,她无偿提供。

文昌县主给平武公主去了封信,解释了缘由,之后同样抄了一段经文,表示以后相夫教子,不再参与其他。

经过这些事,平武公主一路没精神,时不时出神。

吴驸马理解,她是皇家公主,自然会为皇家事操心,更可况这是她父皇成宗帝留下的江山基业。

她愿看着祖宗基业越来越昌盛,如今看到不争气的侄子侄孙如此行事,心里哪能不气。

没到南平府,接连几天下雨,天气变冷,平武公主病了,烧的糊涂,吴驸马急的在一小镇上停留,刘大夫抓药,吴长远和高兴荣守着个小炉熬药。

吴长远紧缩眉头,忘了身上的疲惫不堪,高兴荣接过他手中的蒲扇,轻轻扇着。

“大火熬一会,就要小火,使劲扇风,一会药汁都没了。”

吴长远觉得自己没用,连个熬药都不如个小儿,不用问,兄弟的小舅子在家没少帮着家人做事。

高兴荣说了这话后不再言语。

有下人,可姐夫的大哥要表孝心,亲自熬药,好是好,就是他啥也不会。

一路上有时忍不住会教教他,是怎么长这么大的,三十年光浪费米粮了

幸亏姐夫不是这样的,一开始也是,后来改了,如果不改,大姐才不会嫁给他,这就是大姐说的,嫁丈夫像养儿子似的,累死。

同情姐夫爹娘,养这么个儿子累坏了吧。

那个王荆州哥哥可不像他,听说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王哥哥也学会了缝袜子。

吴长远一路上被个小儿指教,心里憋屈,明明有下人,非得教他缝袜子,还说万一身边没人,难道穿烂袜子破得不能穿了难道光脚穿鞋

吴长远想说他买,又收住声,知道他说了,那小儿会说没卖的你怎么办

一副你好傻的表情。

憋火

从小被人夸奖聪明伶俐,几岁写字几岁背诗,大了夸他学识过人。

如今被个莽撞粗俗小儿教导,吴长远羞愤。

母亲病了,他恐慌害怕茫然,这个粗俗小儿忙前忙后,跟在刘大富身后帮忙,又跟着护卫前去找客栈,可他却不知道要干什么。

吴长远深深自责,开始正视这小孩说的每一句话。

第751章754对比中

等平武公主好一点,又匆匆上路,来到建宁府,找了个别院休息。

吴驸马无心应酬官员,又用了知府推荐的大夫给平武公主看诊,还是说受凉得了伤寒,调养为主。

这一休养,又是近十天,平武公主好一些了,吴驸马带着长子才开始应酬那些地方官员。

高兴荣请示了吴驸马,让护卫陪着,他要自己四处走走,每回出去都会买些东西,说给家人的礼物。

让吴驸马很羡慕高经历,有这么一个时时刻刻把家人放在心里的儿子。

转头看看自己的嫡长子,多少有些欣慰,身子虽然瘦了,可眼里有了光彩。

幸亏带他出门这一趟,也幸亏亲家儿子跟着一道,没有对比就没有比较,对他来说是,对儿子来说更加是,这就是安弟说的,好好看看人家嫡长子如何。

很明显的是高家小儿刺激了自己儿子,这就是当爹娘的说再多,不如放出去让别人教他何为男子。

平武公主觉得自己身体差不多了,催促上路。

去延平府,山路多,难走,有的路段坐车不如走路快,高兴荣走破了好几双鞋子。

吴长远咬着牙和高兴荣一起走,有时吴驸马也下车跟着一道。

他想起表哥说这辈子没去福建和蜀中是个遗憾,李白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表哥说,蜀中出来的书生,首先身子就过硬,要是那文弱书生,走不出蜀中。

平武公主头一回走出京里那么远,如果说坐船让她难受,但这山路,不仅是难受,更是惊怕。

她难以想象,当年的驸马小小年纪来到京城,如何受得了。

原本看儿子越来越瘦的脸,晃悠的身子,心疼,可是想想驸马,看看那结实的高兴荣,她收回要说的话。

晚上歇息的时候问驸马,以前带长远回福建他是怎么回来的。

驸马说他就没下过车。

驸马感叹,当年的他也心疼儿子,没有舍得,如今看着高兴荣,后悔。

高兴荣没有叫过苦,知道那对年轻人是假扮的姐姐姐夫,所以他只和公主自家靠近乎。

每顿饭吃的香,说不吃饱没力气,又诚恳感谢吴驸马让他这次跟着,不然哪里有机会走这一路。

还遗憾弟弟高阳荣没能出来,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