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1 / 2)

明末好国舅 泉释一切 7053 字 2019-08-28

d拜访,自是不好携带出门,若国舅爷有意,下官改日可派人送到国舅爷身边,供国舅爷查验。”

张璟带着好奇的神色,接过了毕懋康的草图,而后仔细看那草图,他明白,以毕懋康的才学,绝对不会和后世那些不知道学历是不是真的科研团队一样,轻易夸下海口,自大的吹嘘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所以他十分认真的查看毕懋康的草图。

只见,草图上方,写着一行三个秀美的大字自生铳。

看到这名字,张璟心里就十分好奇,顾名思义,自生自生,毕懋康为他的火铳起这个名字,应该就是说她是能够自动发射的火铳

想到这里,张璟心中陡然一惊,因为真如毕懋康所说,那自生铳不就是后世的机关枪么

不会吧

难道大明朝这时候,已经有天才提前两百年发明了马克沁、加特林之类的机关枪

这可了不得

毕竟,在这个冷热兵器还在交替使用,甚至于很多时候,冷兵器还是战争的主要选择,若是这种时候,他手里有这个时代的机关枪的话,只要量产,那真的可以无所畏惧了。

当下,张璟开始认真研究起那份毕懋康的草图了。

只见,那草图上有一把造型别样的短管火铳,而在那火铳旁,还有一段明显是毕懋康写的,对自生火铳的一段说明:“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细细观察,张璟觉得,这种自生火铳,就像是一种燧发枪,因为它和燧发枪发射弹药的原理差不多。

因为自生铳是将鸟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燧发枪在发火装置上安置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

这种枪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手续,提高了射速。

故而,自生铳完全就是用了后世燧发枪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摩擦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因此不必像火绳枪那样,作战时拖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雨天无法使用,在夜晚火绳的光亮还易暴露射手。

明白了这些,张璟有些震惊,毕竟按照草图上对自生火铳的说明,那岂不是说这自生火铳很早之前就出现在大明了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自生火铳虽然很多地方是属于跨时代的射技发明,但张璟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毕懋康设计到现在,并且自己都做出成品了,而大明朝廷却依旧没有欣赏他吗

甚至于,这种跨时代的东西,也只有毕懋康自己做了一件。

莫非,这自生火铳有诈不成

张璟心里这般想着,而后问毕懋康道:“既然自生铳是先生所制,并且早已经制造出了成品,那为什么依旧没有被朝廷取才量产呢”

271、尚不完善

“回禀国舅爷,这自生火铳并非朝廷没有取才,只是在下尚未献给朝廷。”毕懋康回道。

闻言,张璟诧异道:“什么东郊先生如今竟然还没有将这等兵家利器献给朝廷”

“正是”毕懋康听后,点了头道。

“东郊先生为何不献给朝廷莫非你有难言之隐不成”张璟连忙问道,心中疑惑不已。

前世张璟对于毕懋康的印象,完全来源于毕懋康的军器图说。

因为这本书,在后来螨清酋长乾隆实行文字狱期间,也是因为涉及太多火器理论,是螨清鞑子不想让汉人知道的东西,害怕汉人在民间私造,所以借以乾隆修四库全书之名义焚毁此书,列为民间禁书。

直到道光年间,才不得已开放书禁,民间才有机会再版出书,让后人见到。

记忆里,毕懋康在真实历史上,和茅元仪一样,也是写军事理论书出名的,而那本军器图说,也是他穷尽半生编撰的心血之作。

后来,到了崇祯年间,他才将那本成书的军器图说献给崇祯帝,也因此崇祯帝才知道他的能力,让他专门研发火器。

可惜,众所周知,明朝崇祯时期的财政情况,就算是毕懋康在火器上的才能非常人所能及,并且造出了自生火铳这样的如同后世的机关枪一样的大火力利器,可是明朝政府没资金,就算明朝有技术,也根本量产不了这种利器,装备军队。

当然了,就算有资金的话,崇祯时期的大明,能不能制造出质量合格的自生火铳,张璟也十分怀疑,以崇祯时期朝堂上下其手漂没的传统,真正用于制造火器的资金,能有朝廷拨付的一半都算不错了。

毕懋康闻言笑道:“并非是下官有什么难言之隐,而是因为此物下官虽然已经制造成形,但造价极高,而且这自生火铳在射程威力上,尚不如我大明军中现在装备的各式火铳,国舅爷执掌军器局多日,应知射程于火器之重要性,因此经过诸般考虑,下官并不觉得现在献给朝廷最好,打算自己私下再研究一番,待自生火铳的一些缺陷弥补后,再决定将这兵家利器献给朝廷。”

“原来如此”张璟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

确实,若是自生火铳真的还有那么多缺陷的话,那毕懋康说得就没错,这并不是献给朝廷的最佳时机。

毕竟,设身处地的以朝廷方面想,倘若自生火铳造价成本比一般火铳高,但射程还不如一般火铳,即使它可以连发,但朝廷方面综合考虑的话,一定不会选择让军队装备造价成本高的自生火铳的。

想明白这些,张璟觉得,现在的他即将捡一个大漏,倘若他将这如今朝廷上下并不熟悉的自生火铳献给朱由校,哪怕他在军器什么东西都没做,这都是大功一件,因为自生火铳就是朱由校要他研发的新式火器。

当然了,射程威力不足的缺陷,其实于张璟而言,暂时无所谓,毕竟,朱由校让他去军器局,要的是新式火器的实物,是为了证明他提出的研发新式火器的正确性。

至于射程威力不足之类的缺陷,完全可以在以后慢慢研究改良,毕竟,张璟和朱由校点名要徐光启和孙元化,明显不是让他们来混日子的,有他们加上毕懋康,再有张璟后世的一些先进理论,张璟还就不信他不能把自生火铳改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