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就算陆恒不公开浮屠经,慧能还是为佛门免去了一劫,照样得大功德。
无论陆恒接下来怎么做,都会成就慧能,这就是慧能的智慧
不愧是六祖
一时间,陆恒和李淳风俱都沉默不语。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礼部侍郎在左右簇拥下,缓缓走上台,表情肃穆。
就在他刚要宣布此次辩经大会开始时,突然表情一变,眼睛瞪得浑圆。
轰隆轰隆轰隆
如山崩般的整齐步伐声响起,只见场外四面八方一列列禁军甲胄鲜明,威武肃穆,一起向辩经会中央靠近。
围观百姓见状顿时略微慌乱,但很快声声高喊让他们平息下来。
“圣天子驾到”
随着一声声传令,百姓们呼啦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礼部侍郎一路快跑,迎上前去,不一会儿,皇帝在金吾卫的簇拥下便进了场。
“臣参见陛下,臣有失远迎,请陛下恕罪。”
“卿平身。”皇帝从御驾之上下来,环视一周,问道:“辩经会还没开始吗”
礼部侍郎道:“启禀陛下,时辰已到,这就要开始。”
皇帝点点头,看向高台上的诸僧和诸道,他的目光落在陆恒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才道:“佛道以经义争论后先,已六百年。朕常稽之古典,乃命儒生校其优劣,详知道先佛后,更有夷夏之轻重,此乃定论,朕亦曾有戒谕,佛门尚不遵行。”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肯定,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道门都要比佛门强,这没什么好辩驳的,我也一直觉得佛门不该争,而且训斥过佛门,但佛门不听。
皇帝在辩经大会之前突然说这么一句,就等于是两人赛跑,裁判提前下场打断了其中一个的腿
这是明显的偏袒,红果果的黑幕
一时间,高台上所有和尚的眼睛都红了,各个满脸悲愤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本应该是佛门群僧围剿国师,让其灰头土脸丢尽颜面的大好局面,还没开始,就被皇帝一盆冰水浇了个透心凉。
要知道,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皇帝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这是皇帝在公开场合正式表态道先佛后,这就等于确定了本朝自此开始,要尊道抑佛了。
这怎能让佛门诸僧接受
“阿弥陀佛”和尚们各个长吟佛号,却拒不回应皇帝的话,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抗议。
皇帝也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蛮横不讲理,是以势压人,但是他也挺无奈的,自古佛道辩经,几乎都是惨败收场,而看看今天大会上佛门数百位和尚,各个看起来都是修行有道,反观道门,区区十几个人,还都长得奇形怪状,其貌不扬。
就是只看表面,也知道道门必输啊
道门但凡争点气,皇帝也不会如此着急为这场辩经大会定下基调了。这样一来,佛门只要不想彻底得罪他这个皇帝,就会明白在接下来的辩经大会中如何表现了。
皇帝金口玉言刚说完佛门不如道门,结果你们立刻把道门辩驳得一无是处,你们佛门要做什么跟我这个皇帝唱反调吗
李卿啊李卿,朕不惜脸皮也要助你,这番苦心,总能让你怨气消解了吧
皇帝心中十分忐忑,看向陆恒,在他想来,自己这番话一出,今日这场辩经大会道门算是赢定了,国师奠定在道门中的地位,同时巩固了威望,也算能抹平之前君臣之间的芥蒂了吧
然而皇帝注定要失望了,这个情若是在慧能出现之前,陆恒还真就捏着鼻子默领了。
可是慧能代替神秀之后,此次辩经对佛门压制得越狠,就越能成就慧能。
陆恒连不拿出浮屠经的想法都有了,怎么会想通过不正当的黑幕去压制佛门呢
所以皇帝此举,依然是只成就了慧能一人。
随后,皇帝又说了些勉励道门的话,还特意强调今日辩经斗法要“点到为止”,绝不允许出现伤亡。
显然,这又是皇帝见道门人寡,佛门势众,特意为佛门套上一道枷锁,免得和尚们伤了李荣。
陆恒和李淳风对视一眼,颇有些无奈,皇帝这道枷锁,套的可就不是佛门,而是道门了。
神特么助攻
第二百二十九章辩经抬杠
即使陆恒心中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也绝不敢肆无忌惮去忤逆皇帝所说的话。
同时,佛门也是一样的。
这倒不是说皇家威严不可侵犯什么的,而是有时候就算你有能力打破这世间的规矩,也绝不能这么做。因为你打破规矩,所有人都可以以此为借口来攻击你。
为什么佛门不干脆出动数百高手围剿陆恒
虽然也有陆恒还不值得佛门这么兴师动众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陆恒的身份是大唐国师,在这个身份有效期间,佛门绝不敢犯天之大忌,去阻杀陆恒。
否则,别说朝廷和道门不会答应,就算佛门内部也多的是会“清理门户”以安天下人心的派系存在,到时候追杀陆恒的和尚们只会作为规矩破坏者,闹得里外不是人,千夫所指,成为天下公敌。
同时陆恒也是一样的,若他光明正大忤逆皇帝,国师的位置肯定是没了,佛门想对付他不但没了顾忌,反而成了大义之举。就连李淳风和道门也会和他划清界限,免受其牵连。
所以,人皇尊严,大唐法度,是约束超凡之人最后的遮羞布,谁扯掉这块布,谁就露出了要害,等着被群起而攻吧。
皇帝说了道先佛后,和尚们可以上奏辩驳,却不能当场违背皇帝的意愿,因为他们真正的敌人是道门,是陆恒,而不是皇帝。
皇帝说点到为止,不得出现伤亡,让原本打算和李淳风联手,二话不说先灭了慧能这个神念化身的陆恒,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此时皇帝已坐主位,礼部侍郎宣布辩经大会正式开始,陆恒心中念头百转,思虑着破局之道。
他一定要彻底打乱阻止慧能的成佛之机,神秀认输退缩,他可不能退。神秀甘当配角,他可不想成为衬托慧能的背景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已不单单是意气之争,或是佛道之争,这不但关系到陆恒和慧能往后的心境,也关系到那虚无缥缈的气运。
就比如神秀,他这一退,等于承认自己不如慧能,他的境界永远都会在慧能之下,不但有生之年永远是慧能的陪衬,就算死后也成为悲剧,流传千古。
陆恒要是任由慧能以他为踏脚石一飞冲天,虽然影响不像神秀这样的直接竞争者那么恶劣严重,但终归也会使得陆恒心境有损。
这场辩经大会是陆恒的舞台,他陆国师才是主角,他应该是获得最大好处的那个,而不是作为对手的慧能。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