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 / 2)

恒行诸天 惠鹏鹏 5691 字 2019-08-27

d游行示威,在各大军阀的纵容下,包围日本领事馆,讨要说法。

西方国家向来看不起日本人,纷纷落井下石,冷嘲热讽。尤其是在一位美国外交官无意中发现跟随他多年的亲随居然也是日本间谍后,顿时,日本人成了众矢之的,国际舆论一片谴责。

日本人算是恨透了始作俑者陆恒,但却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日本驻华的外交官们焦头烂额,四处灭火,但这种事情不是解释一两句就能说过去的,对于日本人的野心,国人算是彻底提前醒悟过来了。

陆恒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多大作用,不过即使他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过客,他也想做点什么,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崇高理想,只是但求心安。

中华国术馆之所以不同于以往各地方或者民间武术宗师们成立的那些国术场馆,是因为在这里彻底没有了门派的界限,不分内家外家,无论太极八卦,只要是来学拳的,无论你想学什么,都会教你真东西,而不是以往那些武馆里华而不实的套路。

在宫宝田、李书文、李存义、孙禄堂、尚云祥等十余位武学宗师加入中华国术馆,无私公开门派秘籍绝学,成为首席教习之后,首创者陆恒已名声大燥,成为当代最炙手可热,也是口碑最好的军阀。

对于陆恒此举,国内外媒体一片赞誉,“强国强种”的概念,已彻底在民众心中扎了根。

国术馆第一批招收的学员就有一万人,这还是十里挑一的结果。

各位宗师聚集在一起交流着各路拳种不同的理念,自然会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百家拳”应运而生,意为融汇百家之理念,创出的拳路。

这是一套搏击理念十分先进的拳法,吸纳了各家拳种的优点,以实战为主,创出的拳路。虽然不以养生为目的,但练得久了,练出劲气还是不在话下的。

最关键的是,这套拳法特别适合军中搏杀,而且集内家外家之所长,见效极快,杀伤极大。

各大军阀纷纷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时间,中华国术馆里的拳师教习成了香饽饽,各大军阀不惜重金聘请他们去军中传授。

陆恒作为中华国术馆的首创者,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首批一百名教习,早在陆恒发现百家拳的价值后,就第一时间奔赴南国,为陆恒麾下的士兵传授拳术。

陆恒一统南国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和各大派系平起平坐的大军阀,尤其是南国虽地处西南偏远之地,但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个最适合修生养息的地方。在这个军阀混乱的年代,能够有一处安稳的大后方悄悄种田,简直就是每个军阀最大的奢望。

如今,“蜀系军”的名头,已经被叫了出来,而且风头直接压过皖系、直系、奉系,再有中华国术馆的加成,陆恒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陆恒这一个月来,向十余位国术宗师分别请教,宗师们对这位不遗余力弘扬国术的大军阀非常感激,纷纷将一身绝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陆恒的武学造诣在这一个月来,呈火箭态势飞速上涨,等他离开津门时,已是暗劲巅峰,距离化劲,只差临门一脚了。

最为关键的是,陆恒接触到了数十种大小门派的拳种,大大地开拓了他的眼界,夯实了他的基础,这为他以后的路,铺成了一条宽阔大道。

再回南国,陆恒已拥兵二十万,如今军队已自行运转起来,军费的筹备,无须陆恒再掏老底。不但如此,生财有道的马邦德还打起了军工的算盘,和德国人合作,引进了一条军工流水线,如今刚刚起步,前景喜人。

在完成了所有任务之后,系统已提示陆恒最多在此位面再逗留一百天,这次回南国,陆恒就是要安排妥当后,就准备离开的。

第八十八章离开

回到南国,陆恒立刻提拔了从天津带来的李景林、韩慕侠和刘云樵等人,并将杨克难等跟着他的老人官升一级,随即召开蜀军首次全军统领军事会议,决定向滇省的唐继尧动兵。

川滇之战,一触即发,陆恒以张牧之为三军主帅,张亦、李蔚如为副帅,点兵十万,进逼昆明。

唐继尧此时正值其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反叛,内部不稳,闻听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内心对刺杀陆恒之事大为后悔,他慌忙向广东的孙求救,期盼其能做中间人向陆恒说和,

孙虽然对唐继尧与北方军阀妥协,改组广东军政府之事余怒未消,但仍答应他亲赴南国,会见陆恒。

孙到了cd时,陆恒在忙三件事。

第一,建军校,力邀蒋百里和张孝准来担任校长;第二,建中华国术馆蜀地分馆,请宫宝田和尚云祥担任馆长;第三,和德国大使商谈进一步扩大引进兵工厂生产流水线一事。

至于攻滇的军队,在陆恒有意识地放权下,已经由张牧之完全统领了。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陆恒有意将军权交给他手下的二张一李,以张牧之为主导。而他自己似乎忙起了民生方面的事。

很多人对陆恒此举非常不理解,乱世之中,谁不是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陆恒明明在南国威望很大,手下二张一李也对他很忠心,为什么他要做这种自废武功的事情呢

甚至有军阀对此嗤之以鼻,扬言陆恒迟早死于二张一李之手。

这就是明显的挑拨了,用心险恶。

张牧之等三人甚至特意发报回来向陆恒解释此事,再三表忠心。陆恒只回了他们四个字:“国事为重。”

三人细细品味,也不懂陆恒是什么意思,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陆恒对他们很放心。

张牧之三人其实很不理解陆恒这种迷之信任是怎么来的,毕竟他们三个对自己都不太放心

当然,他们也没人想在此时另立山头,或者背叛陆恒,毕竟除了李蔚如,陆恒对于二张来说,都有知遇之恩。

但以后随着地位不断攀升,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

孙见到陆恒后,也隐隐表达了对陆恒如此放权的担忧。但两人经过一番彻夜长谈后,孙对陆恒攻滇之事,再绝口不提,只是再看向陆恒的眼神,已是满满地复杂和感激。

孙在cd逗留了半个月,这期间他代替了陆恒,接手军校筹备、和德国人谈判等政务,除此之外,他还批量提拔当地官员,并引进广东官员来蜀为官。

陆恒对孙如此出格之举不但大力支持,还派出了由刘云樵和韩慕侠领导的军事委员调查统计局为孙保驾护航。

陆恒此举,就更让人看不懂了。

半个月后,唐继尧兵败,不得不被迫通电下野,被驱逐出滇。张牧之以在这一战中再立新功的李景林为滇省总督军,镇守云南,随即便迫不及待地率军赶回cd了。

他很想知道,陆恒近期莫名其妙的一系列动作,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牧之等人和陆恒一番密谈后,各自沉默下来。

不久后,孙一一拜访了这三位将军,尤其是和张牧之畅谈良久。

有孙的财力和威望在,德国人的军工引进很快谈妥,蒋百里和张孝准二人也来到cd,答应做军校的第一任校长。

陆恒这段时间,一直泡在宫宝田身边,和其交流武学,切磋比试。一直忙于筹备武校的尚云祥,有时也会忙中偷闲,来和陆恒搭搭手。

陆恒的内家拳基础越来越扎实,虽然未成化劲,但所缺不过是气血而已。一朝气血足以充盈五脏,遍布四梢,那就是陆恒将浑身劲气化为一体之时。

对于外界种种,陆恒一直都没有再过问过。

值得一提的是,马邦德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围绕在陆恒身边,不曾离去。

四十天后,陆恒即将离开的前五天,军校正式成立,陆恒作为学校首倡者和创办者,担任军校的终生名誉校长,出席了剪彩仪式。

校训的拟选,还挺有意思。

陆恒在孙到来之后,就彻底做了甩手掌柜,所以拟选校训的事情,他根本就没参与。

不过蒋百里和张孝准二人曾和蔡锷三人同在日本求学,号称“中国三杰”,作为曾经蔡锷的心腹,张牧之自然是和这二位非常熟悉,经常前来拜访。

一次无意中,张牧之将之前陆恒发给他们三个将军的电文说了出来,希望两位长辈能为他解惑。没想到,问清缘由后,蒋百里和张孝准却肃然起敬,对陆恒此举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