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王爷对佛法的研究如此精深,老衲狭隘了。”
杨广谦虚道:“非也,弟子只是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师傅略有不同罢了,佛法精妙之处还有赖于大师指点。”
杨广有大才,对人谦虚有礼从不恃才傲物。接触几日之后,智觊大师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主动提出要为他授菩萨戒。
“师傅,你真的愿意亲自为弟子授戒”杨广不敢置信地询问道。
“怎么你不愿意”智觊大师挑了挑眉梢,故意逗他道,“若是不想受戒也不需要勉强,这话就当老衲没说过好了。”
“愿意,愿意受戒是弟子的心愿,长久以来弟子在心中一直把大师当成自己的师傅,可弟子明白大师并不情愿收我这个弟子,今天大师能主动提出为弟子受戒,这让弟子感到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愿意就好,下去准备去吧。”智觊大师笑着冲杨广挥了挥手。
为了表示尊重,晋王杨广在行台府金城殿设了千僧会,遍请江南所有得道高僧前来观礼,恭请智觊大师为自己授菩萨戒。
闻听智觊大师要为晋王杨广受戒的消息,江南的世家名流也纷纷递上帖子请求界时一同观礼。
杨广对此次受戒比较重视,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布置金城殿,大殿的正中央布置着祭台,摆放了香案,大殿两侧设有仪仗。
时辰一到,智觊大师身披袈裟,手持高香,一步一步缓慢而有力地走上祭台。
祭台之上,炉火正旺,就着炉火,智觊大师点燃了高香,举过头顶对着面前的佛像躬身跪拜。
“弟子智觊,受佛主指引,今日为晋王杨广受戒”
“弟子杨广,诚心礼佛,现拜智觊大师为师傅,请智觊大师为弟子举行受戒仪式,弟子愿受菩萨戒,愿皈依佛主”
智觊大师问:“杨广,你愿受菩萨戒,那你知道菩萨戒的戒律吗”
“弟子知道,有六重戒,二十八轻戒”
“六重戒: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虚说
四、不邪淫
五、不说四众过罪,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所有过罪。
六、不沽酒
二十八轻戒
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二、耽乐饮酒
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四、有乞者不与
五、见四众不能迎拜问讯
六、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
七、月六斋不加受八戒、供三宝
八、不往听法,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者。
九、受僧用物
十、饮有虫水
十一、险难独行
十二、独宿尼寺
十三、为财打人
十四、残食施四众
十五、畜猫狸
十六、畜牛羊等
十七、不储蓄三衣钵杖
十八、田溉净水
十九、物价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