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有镇静安神的功效,所以银吉汗在喝了驼鹿奶后慢慢的平缓下来。
陶力看到银吉汗舒缓过来,然后问道:“银吉汗,到底是什么回事我回去就看到满地死人,只有我妹妹躲进粪坑在逃过一劫,那些白鬼到底为什么屠杀我们”
银吉汗叹了口气,将上午发生的那场屠杀详细经过讲了一遍。
“陶力哥哥,这些白鬼带着一个鄂伦春的通译,刚开始来到咱们这里说来收购毛皮的。华林扑老爹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一张毛皮换半斤盐巴或者十斤粮食,可是那知道那些白鬼不讲信义,趁着我们准备毛皮的时候突然用那种喷火的武器将华林扑老爹打到,当时我和我额娘正站在华林扑老爹身后,我额娘被打死,我阿玛为了救我也被那种武器打死,我就被他们抓住了”
银吉汗说的有些急了,又喝了口奶接着说道:“接下来我就被他们带着走,本来我打算找个机会逃走。可是没想到就在刚才,那些白鬼中的一个头人,不知道为什么放了我,所以我才能出来见到陶力哥哥”
陶力是银吉汗的心上人,所以银吉汗有些话没说,原本她打算趁着那个白鬼欺负自己的时候,杀了他逃跑。现在看到心上人,那些话自然不能说了。其实就算银吉汗被欺负陶力也不会放在心上,鄂温克族现在处在奴隶社会,女人自然不用讲我大汉族那套三从四德,所以部落内部那种狗扯羊皮的事情多了。
银吉汗讲完后问道:“陶力哥哥,现在咱们的家已经毁了,咱们要怎么办啊”
陶力的部落虽然不大,但是毕竟能给他们护佑,整个大兴安岭林区部落众多,除了世仇鄂伦春人,就是鄂温克族自己人之间都有很严重的矛盾。陶力他们没了部落的护佑很容易成为其他部落的奴隶,那时候可真是比死都难受。
陶力听银吉汗问起未来的打算,陶力说道:“银吉汗,现在家已经没了,我准备带着你和妹妹去南方。我小的时候听我额娘说过,南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女真人建立的,我阿玛就在那里当兵,所以我要去找我阿玛,然后回来报仇”
银吉汗听陶力这么说着急问道:“女真人女真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忘了我阿玛的腿为什么折的吗”
当年陶力的部落人数并不少,成年战士也有一百多人,只是在和鄂伦春人战斗的时候,女真人突然杀了过来,陶力他们部落寡不敌众自然大败,银吉汗父亲的腿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打折的。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银吉汗的父亲正因为断了腿,才没有被抓到南方为女真人打仗,也算保了一条命。
陶力听银吉汗不同意,赶紧解释道:“银吉汗,虽然女真人很可恶,但是毕竟女真人对咱们不至于赶尽杀绝,可是你看那些白鬼都干了什么女人、孩子他们都杀,他们根本不是人”
女真人对待东北少数民族如同割韭菜一样,一茬没了在等下一茬,同时女真人虽然进行高压统治,但是对女人和孩子并不下狠手,道理很简单,女人可以生孩子,孩子十多年后又是一个合格的战士,这可比杀鸡取卵强得多。
可是那些俄罗斯人不同,他们在远东就雅克萨、尼布楚两个城堡,人口一共不到五千人,士兵才两千多人,如果不用高压统治完全没法占领整个远东,毕竟整个远东就算在地广人稀,人口也有将近一百万。
银吉汗不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但是陶力说的她也听懂了,那就是臣服女真人还有条活路,可是那些白鬼根本不给你留活路。
银吉汗想到这没办法只好同意陶力的主意:“好,陶力哥哥,我额娘、阿玛都不在了,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银吉汗要跟着你为你生儿育女,你去哪里银吉汗就去那里”
陶力听银吉汗这么说心中大喜,这可是省下了十张鹿皮。这时银吉汗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二人起身收拾一下回到部落,带上陶力的妹妹哈娜南下寻找父亲。
第九百一十五章吉林城
吉林,是明朝在东北统治的最前线,在明宣宗朱瞻基放弃奴儿干都司后,吉林城就成了明朝能实际控制的最北方地区。
当然这个时候吉林城还不是后世那个有四百万人口的二级城市,而是一个以造船为主的军事基地。
吉林这个名称出自满语,全称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吉林是人类在东北较早栖息和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在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不过在明代以前,吉林只是一个靠近松花江的一个小渔村,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明朝接管了元朝在东北的大片土地后,为了加强对东北边疆的管理,于永乐七年在黑龙江入海口处设置了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奴尔干都指挥使司,负责征收赋税、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为了开辟与内地的交通线,特别是为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运送粮食、布匹及军需物资,在陆路运输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了水路运输。吉林地处松花江上游中段,当年水面宽阔,适于大船航行。为打造运输用船和军事用船,明朝在永乐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三次派辽东都司到吉林造船。
以后虽然奴儿干都司撤销,但是吉林这里一直有明朝驻军存在。但是在万历年间萨尔浒失败后,明朝势力逐步退出东北,吉林船厂也就荒废了。不过在神武六年,新明朝东北总督赵国栋重新占领沈阳,为了控制广大的东北,赵国栋在吉林重开船厂,制造内河航行的船只,用于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快速运输和调兵。
在神武八年朱宏三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整个东北地区从原本的两个都司辖地被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吉林省的驻地自然就是吉林城。
这几年因为朝廷对东北的重视,大量资金被下拨到东北,同时来的还有大批的人口,当然这些人不是自愿来的,而是苏州事变中被发配来的犯官家属。
大量人口和资金的加入,再加上朝廷的重视,到神武十二年吉林城已经成为足有三万人口的一座塞外大城,因为永乐年间所筑的城太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吉林将军段飞决定在距离老城东南一公里,阿什哈屯处重新筑新城。
神武十二年七月,在南方这个季节正是酷暑难耐,但是吉林这里地处东北,再加上小冰河时期并没有结束,吉林城中的居民还穿着长袖衣服。
这天中午,吉林城的北门来了三个人,三个穿着毛皮的奇怪的人。
当然东北少数民族众多,这种身穿狍子皮大衣的少数民族有很多,但是这个天气还穿这种衣服的就很少见了。
守门的明军士兵看到这三个奇怪的人,拿起火枪问道:“等一下,你们是什么人是那个部落的”
东北少数民族很多,主要的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是其他人数少的民族还有许多,语言也千奇百怪,因为地域隔绝,很多同族但语言不通的大有人在,所以在东北通用语言是蒙古语和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