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7(1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5540 字 2019-03-22

物准备完毕,南明历史上的第二支和谈使团组建完毕,在南京城三川门外祭天完后,在正使佟图昌、副使方逢年、赵孟关带领下,一行五百余人坐上船只出发。使团因为人数众多,再加上带着礼物,只能走运河。所以使团第一步要到扬州,然后经过满清控制的淮安、山东,最后抵达北京。

钱遗爱看着远行的船队,心中不禁感慨非常,这支和谈队伍都心怀鬼胎,所有人都抱着各自的目地,没有一个人想要真的促成和谈,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忙完使团的事情后,朱宏三突然闲了下来,这个时候大明内阁制的好处就表现出来。国政在文官团体的治理下有条不紊的执行,皇帝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再加上现在并没有战事,军机处那边也没了海量的军情,剩下的只是部队的训练等日常工作,那些也不用皇帝朱宏三来处理,所以朱宏三在宫里呆了几天感觉没意思。

在使团走后的半个月,时间已经进入四月,南京这边到处春暖花开,城里的行人也脱去厚重的冬衣,换上轻薄的衣服。朱宏三那颗萌动的黑心脏也开始不安分的跳动起来。

这一天朱宏三起床后看到天气十分不错,气温足有二十四五多,吃完饭后看了看奏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朱宏三看了看边上的太子朱海,说道:“太子,今天这些奏折都交给你处理,朕回来要检查你处理的怎么样,不要让朕失望知道吗”

太子临朝听政也有一年了,今天是第一次能自己做主处理国事,心中十分高兴,赶紧保证不让父皇失望云云。

让太子学习处理政务固然重要,但是今天其实是皇帝朱宏三准备出去跑骚,故而将政务都甩给太子。

朱宏三听太子保证,人模狗样的点点头,起身才在李承恩的服侍下出了文华殿。

出来后朱宏三对李承恩说道:“老李,今天天气不错,朕准备出宫体察民情你去准备几套衣服”

李承恩就知道皇帝今天想要出宫,问道:“陛下,不知都带什么人用不用宫中禁卫跟随”

朱宏三想了想还是不带朱宏义了,以前只要带朱宏义就没好事情,不是打架就是杀人,老子今天出去是发春的,那能带着那个黑铁塔

“朱宏义不用带了,你跟着就行了,护卫吗带上十人,人选不用宫里的禁卫,用你们的东厂番子。还有老李,衣服准备一套时下流行的,就是那种才子佳人会面穿的”

李承恩下去准备,东厂办事效率比锦衣卫还高,一会儿就将准备的物品准备完毕。

朱宏三过去一看,骂道:“老李,你没拿错衣服吗”

原来李承恩准备的衣服是一套粉红色长衫,里面是湖绿色缎子内衣。

朱宏三拿着那件粉红色长衫,上面还绣有几朵鲜红色牡丹花,“老李,你是不是拿错女人的衣服了”

李承恩听皇帝这么说赶紧跪下说道:“皇爷,奴才那敢欺瞒皇爷,这正是南京城里流行的款式,这还算不错的,还有的文人身穿女人衣服,还是内衣外穿,招摇过市好不风光”

靠这帮死变态朱宏三前世读过一片报道,说明末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那些文人没了管束更是可以舒张自己的个性,什么奇怪穿什么,五颜六色可比后世维密秀。

听到李承恩这么说,朱宏三没办法将这身鲜艳的衣服穿上,还有一个帽子,也是粉红色纱笼帽,边上插着一朵小碗大的牡丹花。

朱宏三看到还有一把扇子,打开一看正是唐伯虎的真迹,春宫图。拿着折扇,朱宏三站在铜镜前观看自己,浑身粉红,大襟处透着里面湖绿色内衣,在加上帽子上的牡丹花,真是要多风骚有多风骚。

朱宏三个子有一米七,在这个时代算是高身材,穿上这身衣服微风吹过立刻显出朱宏三健壮的身材。

朱宏三对自己这身打扮大为满意,笑道:“你们看看朕怎么样”

李承恩赶紧在边上捧臭脚:“皇爷这身出去真是气死潘安羞杀宋玉啊”

朱宏三哈哈大笑:“走咱们出宫,看看南京城的风光”

第六百零九章花船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西周时楚国在此建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这里称帝改名为建业,从那时开始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元末朱元璋夺取集庆后,改为应天府,并在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南京总人口约七十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更是发展到一百二十万,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南京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清末上海的兴起,才退居于第二位,但也是华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明末的战乱让中国损失七成的人口,但是北方战乱对南京也算迎来了再一次发展高峰,河南、山东、扬州等大量的富户南下南京避祸,更是间接的促进了南京的经济发展。

朱宏三在护卫的保卫下出了皇城,看着大街上如织的人流,不禁心中感慨,如果不看穿着,这人口密度和后世的北京、上海没什么两样。这是当然,现在南京城里就有人口八十多万,再加上城外居住的流民、渔户、疍民、往来的客商,足有人口上百万。南京城里占地才五十五平方公里,算起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万五千多人,这个人口密度比后世的北京每平方公里两万三千人也差不了多少。

朱宏三回头看了看跟着的那十个东厂护卫,一皱眉,跟得这么紧还游玩什么

“老李,让他们离远点,不要跟的这么近”

“可是皇爷的安全。。。”李承恩十分犹豫,南京里鱼龙混杂,如果有人对皇帝不利自己可是万死不辞。

“在城里怕什么还有,老李不要叫朕皇爷,叫朕。。。少爷就好”

李承恩听朱宏三说的无耻,您都三十多了还自称少爷还要不要脸但是李承恩也不敢说话,只好让护卫退出三十米,远远的在后面跟着。

朱宏三看到护卫们离远了,说道:“这样才好,这样才不引人注目,走咱们去南城”

南京城里分为南北两县,北面是上元县,占地面积虽大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央各衙门,要不就是朝中各个大佬的府邸。南城占地面积大概是全城的三分之一,这里集合了全城的精华,其中夫子庙边上的秦淮河更是精华中的精华。

朱宏三当年也倒秦淮河游玩过,但是当年在南京城里就待了两天,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最重要的是秦淮青楼文化根本没体验到。

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来赶考的举子本来就有读书人骚柔气息,考上的自然要感慨人生,没考上的也需要温柔的江南女子抚慰。所以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第三产业十分发达。

朱宏三前世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自然是风月场所的常客。不过朱宏三只是乡镇干部,算得上最低一级的小官僚,去的地方也就是那种二百包夜的普通场所。现在看到秦淮河上的画舫,这可是堪比天上人间的好去处,朱宏三自然春心荡漾。

来到秦淮河边上朱宏三看到河里都是花船,有的船停在河边,有的船在河上行驶,里面传出来丝竹乐器的声音。

“老李,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