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1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5445 字 2019-03-22

也行。朱海这样对钱孙爱说明拿钱孙爱已经当成朋友,而不是幕僚谋士。

向蓉儿在丫环的搀扶下出来和钱孙爱见了一面,毕竟只是个仪式,并不是真坐下侃大山,所以向蓉儿在说了几句话后就进屋了。

钱孙爱看到向蓉儿进屋后低声的问道:“殿下,夫人之事皇帝陛下可知道”

听钱孙爱这么说朱海一顿,斯斯艾艾的说道:“先生啊,蓉儿救过本宫,本宫实在不能丢下不管,本宫决定回到南京就向父皇说明情况”

“殿下,臣听说你已经和马阁老的嫡女定亲,现在你先收了向夫人,这样置马小姐于何地呢”

这件事也是朱海这两个月来头疼之事,自己要依靠舅舅马明远,可是自己却在迎娶表妹之前先收了小妾,这换那个女人都受不了。可是向蓉儿这边也没办法,当时在南昌前线是向蓉儿舍命相救,如果没有她自己根本活不长,现在朱海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先生,本宫也知道对不起马小姐,但是蓉儿当时在南昌前线救本宫性命,本宫也答应她父亲要照顾她,现在蓉儿已经怀有身孕,这可如何是好,请先生教我”

钱孙爱叹了口气,没想到自己第一个计策竟然是家长里短之事。但是没办法,文人讲究从一而终,现在既然进了太子阵营就要为他想办法。

“殿下,马家所担忧的只是太子的继承人问题,只要太子同意将向夫人腹中孩儿打掉,我相信马阁老必定不会在意殿下找几个女人”

钱孙爱不愧为十五岁中举的聪明人,一句话就说中了问题的根本。马明远必定不能容忍太子的嫡长子不是自己女儿所生。

朱海没想到钱孙爱竟然说出这么个计策,这完全是毒计啊要知道向蓉儿腹中的可是自己的骨血。

“先生,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本宫绝对要保护自己的骨血”

听朱海这么说钱孙爱心中暗骂:真是糊涂,一个胎儿有马家的支持重要吗如果没有马明远的支持你怎么和秦王、楚王斗这要是换上心狠手辣的朱宏三,别说一个未出生的胎儿,就是向蓉儿都可能被朱宏三处理掉。

可是钱孙爱也没办法,现在他已经上船,可不是说下船就能下船的。

钱孙爱想了一会儿说道:“既然殿下不忍心,那就只有取得皇帝的承认,只要皇帝陛下册封向夫人为太子侧妃,就是马阁老也说不出什么”

听钱孙爱这么说朱海大喜:“这个没问题,蓉儿所怀的是父皇的孙辈,父皇自然要庇护钱先生,咱们现在就收拾一下,准备回南京”

钱孙爱听朱海这么说叹了口气:“殿下,你这次出来是皇帝的旨意让你参军锻炼,没有皇帝的旨意你能走吗这不就成抗旨了吗”

朱海这才反应过来,对啊没有圣旨自己那也去不了

不过朱海并没有等多久,在第三天总督府就传来信息,皇帝的圣旨来了,让太子朱海准备好,准备迎接圣旨

第五百二十五章危机

朱宏三的宣旨队伍在十二月初一离开南京码头,比钱孙爱延迟了五天,因为要为太子朱海准备太子仪仗。

中国人是最讲究门面的,古代官员出行都要鸣锣开道,家中有什么光荣的事都要贴在大门上,作为国家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如此。明代皇帝出行分为三种模式,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大驾卤簿用于朝祭,行驾仪仗用于行幸皇城之内,行幸仪仗用于巡行四方。这些制度都是开国后朱元璋的定的,除了朱元璋、朱棣作为马上皇帝使用过,还有最不正经的正德皇帝下江南用过,其他几个皇帝很少使用。到了明代后期,关里关外战争吃紧,皇帝都要穿打补丁的衣服,这样彰显威仪的仪仗更是多年没有使用。到了南明几个皇帝,饭都吃不上哪里还顾得上面子。最惨的唐王朱聿键,在逃离福建后才让下人找来两个汤圆,和皇后分而食用真的是两个汤圆。

不过广东的朱宏三比那几个苦逼皇帝要强上不少,广东一直没受战乱影响,再加上朱宏三的广东新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所以朱宏三不用像他几个前任皇叔一样仓皇而逃。

虽然朱宏三有钱,但是有陆军和海军这两个吞金兽,朱宏三的个人生活大概和唐王也差不了多少。朱宏三一顿饭只有四菜一汤,在明代所有皇帝中大概只有朱元璋能比了。因为朱宏三没钱,所以在广东的时候天子仪仗自然都是摆设,朱宏三本人是马上皇帝,他认为最牛逼的就是带着几十万大军出去,不比什么仪仗强多了,所以朱宏三对这种面子工程向来看不上,所以广东朝廷上连掌管皇帝车马的太仆寺寺卿都空缺。

但是到了南京,这些机构、仪仗都是现成的,当年弘光皇帝朱由崧登基时可是准备的全套,哪想到朱由崧只当了一年皇帝就被抓到北京砍了头,这些堆在皇宫的车马仪仗都便宜朱宏三了。

而朱宏三在命李承恩派人去武昌给太子传旨时,让人带上了全套的天子仪仗,给太子使用。这倒不是朱宏三有什么想法,只是朱宏三觉着自己让朱海去当兵,差一点死在战场上,心中对朱海有一些愧疚,所以准备在这上面补偿一下朱海。

正因为要准备车马仪仗,耗时耗力,所以到了十二月十五日才赶到武昌。宫里派来宣旨的太监正是宫里的二号人物,内官监大太监、东厂副厂督韩奇。韩奇今年三十六岁,长得可没有李承恩帅气,身高不过一米六,长得如同地缸成精一样。

按理说这种长相完全入不得朱宏三的法眼,但是韩奇和朱宏三有过一面之缘,当年朱宏三在南京受封楚王,宣旨太监正是韩奇,所以南京城破后韩奇偷摸逃出到广州,投奔了朱宏三。朱宏三看这家伙也挺可怜,就命他担任内官监掌印太监,管理宫里一切事物。

内官监其实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但是天下大乱,逃到广东的太监没多少,韩奇除了司礼监不管外,其他内宫十一监他都管了。当然,太监最高部门司礼监自然是皇帝的绝对亲信大太监李承恩管理。不过神武朝的司礼监已经弱化许多,朱宏三将批红权挪到了军机处,所以李承恩掌管的司礼监只是成了皇帝朱宏三的管家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

韩奇因为负责皇帝车马,被李承恩派到武昌传旨,自然皇帝的秘密指令也要他来办理,那就是赐死太子的如夫人向蓉儿。

韩奇接到李承恩的命令脸都绿了,谁都知道太子就是下一任天子,自己现在去把太子的小妾弄死,等到太子上位自己一定不得好死。但是李承恩的命令还不能不执行,没办法韩奇只有赶鸭子上架,带着五百东厂番子,还有三千六百人护卫,乘船来武昌。

朱宏三的内廷和外朝差不多,也分为两个派系互相争斗,为首的正是李承恩和韩奇。韩奇认识朱宏三在先,所以对本来只是一个市舶司管事的李承恩很是看不上,当然在维护太监的整体利益上二人还是站到一处的,就像前几个月二人联手收拾广州城里的湖广旧部。但是涉及到内廷权利斗争时二人也是打的难分难解。

韩奇知道这次出来是李承恩给自己下的套,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李承恩是司礼监大太监呢,还掌管这东厂,而自己只是东厂的一个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