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8(1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5356 字 2019-03-22

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两对,共十二对二十四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六百多米,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

从下马坊到这里朱宏三已经走了快五里地了,才走了三分之二,朱宏三气的心中直骂,他娘的朱元璋,没事修这么远干什么,让老子走这么远。估计后世皇帝拜祭开国皇帝在心中大骂的也就朱宏三一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泉下无知,要不非要降下神雷劈死这个不肖子孙不可。

穿过棂星门就是御河桥,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孝陵的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朱宏三今天的终点就是享殿,这里供奉这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

朱宏三走的满头大汗,但是现在可不是喊累的时候,朱宏三一走进大殿咕咚一声跪倒,开始放声大哭。

“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静慈章皇后,后世不肖子孙朱宏三拜祭来了”太祖高皇帝自然是朱元璋,孝慈高皇后是马大脚,这两个是不能不提的,但是静慈章皇后就是朱宏三后来加的了。这个静慈章皇后是朱元璋的一个老婆昭敬太充妃胡氏的封号,胡氏前二百七十年并没有皇后这个封号,不过胡氏生个好儿子,就是第一代楚王朱桢,朱桢又生了个儿子朱孟炬,然后传到朱宏三老爹这里,算是出息个大的,朱宏三当了皇帝,自然要对自己的老祖宗大加封赏,所以当了二百多年妃子的胡氏摇身一变成了静慈章皇后,而生下朱棣的碽妃也就自然而然被请下神坛了。

朱宏三哭完,拿出钱谦益写的祭文,一打开傻了眼,他交代钱谦益用白话文写,老钱到没有为难他,都是白的不能再白的话,可是朱宏三忘了一点,老钱不会简体字,都写的是他娘的繁体字,还他娘的没标点符号,这也叫朱宏三如何念啊

后边的佟养甲等人看着朱宏三拿着祭文浑身发抖,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佟养甲小声问道:“钱大人,你的祭文可是用白话写的”

如果玩心眼、打闷棍、下黑脚钱谦益可能不如佟养甲,但是这种纯学术上的事情佟养甲还对钱谦益怀疑实在让钱谦益很是恼火:“佟大人放心,钱某虽然不才,但是也是探花出身,一篇祭文还拿得出手”

佟养甲看钱谦益不高兴,也不便深说:“可是为什么陛下浑身发抖还不念祭文”

边上的姜曰广也是大才子,看到皇帝浑身发抖欣慰的说道:“皇帝应该是想到太祖皇帝创业艰辛,而感动的痛哭流涕”姜曰广说的完全没毛病,周围这些文官们也捧臭脚,连声赞扬神武皇帝是纯孝之人,他们就忘了自己这位皇帝不认字,身子发抖是被气的。

朱宏三在这跪着看着祭文,要说这些繁体字他也认识一些,可是钱谦益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学功底,用的都是生僻的字,这样打死朱宏三也念不出来。

朱宏三在这一想,周围可是好几百人,除了自己的心腹还有浙江南直隶的文人,还有南京城里的士人代表,如果自己下不来台可真是丢大人了,没办法祭文不认得自己编吧

朱宏三清了清嗓子,开始胡编,幸亏朱宏三上辈子工作之余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他的事件记不住明朝几个皇帝倒还能记住,就从朱棣开始骂吧

“太祖高皇帝,您不知道啊,您选的接班人建文帝,在您死后四年就被你的宝贝儿子朱棣撵跑了,落得生死不知,你的儿子朱棣坐了皇帝。朱棣倒还可以,算是个好皇帝,可是他的后代就不行了,你的孙子朱高炽当了皇帝,坐了十个月,死的不明不白,然后是朱瞻基当了皇帝,这个朱瞻基上台就把屠刀对准他的亲叔叔,最后竟然用大缸把他亲叔叔烤死了。还有下一任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让蒙古人抓去当了人质,你说朱棣这一支还有好皇帝吗还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天天不上朝宠信太监,还有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照,十足昏君一个还有嘉靖皇帝朱厚熜,竟然让大臣骂成“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我作为皇亲都觉着丢人啊还有万历皇帝朱翊钧,二十多年不上朝,朝中尚书死了竟然无人接任太祖皇帝你看看你的子孙吧”

朱宏三在这里一顿臭骂,将明朝十六个皇帝除了朱元璋的十五个皇帝一顿臭骂,就连建文帝都没落了好。这顿骂让大殿外面的文臣听得目瞪口呆,佟养甲低声问钱谦益:“钱大人,这是你写的祭文”

第五百零四章遗诏

谢谢书友“巴巴熊123”的两张月票

s:明天就是十一小长假,先祝各位书友节日快乐,小长假本人要去省城看望儿子,他妈的,我媳妇都说我冷血,但是父母亲情和这个小子大概是我唯二不能割舍的感情,没办法。不过大家放心,存稿都写完了,十一期间正常更新。还有十一回来单位工作忙,原因大家都知道,乡镇维稳工作还要继续,所以大家的书评不能及时答复了,书友的投票和捧场不能及时感谢,请大家见谅,估计十月底大会结束就能正常了,下个月看看能不能一日双更。

钱谦益都快急的哭了出来,这种大骂明朝皇帝的祭文他怎么敢写,钱谦益在祭文里只是说现在国家动乱,朱宏三起于微末,在广东起兵还于旧都,哪想到朱宏三在这不按着祭文说反而大骂前明十五个皇帝。

钱谦益看看周围几个同僚,低声说道:“列位大人,这真不是我写的”

姜曰广本来和钱谦益关系不错,还是老钱推荐入阁的,可是现在也要和钱谦益划清界限。

“钱大人,还说不是你写的陛下可是照着你写的祭文在念没想到钱大人深受天启、崇祯两任皇帝的大恩,现在却能幡然悔悟,姜某实在佩服”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并且殿试点为探花,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作为东林大佬的钱谦益更是被崇祯任命为礼部侍郎,差一点儿入阁。虽然老钱自己政治觉悟不够,被周延儒、温体仁陷害蹲了大狱,但是崇祯可是一直没难为他,并且还让他平安回家养老。这种知遇大恩可不是能随便抹杀的,可是现在钱谦益为了献媚皇帝,竟然在诏书中将天启、崇祯写的如此不堪,实在让周围的这些大人看不起。

在官场上可是无耻、不要脸、墙头草,这些都没什么,谁没个走背运的时候,但是官场中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名望。有了名望你现在就是蹲大狱,也可能一朝入阁,当年钱谦益在家赋闲十多年,弘光皇帝朱由崧一上台就起复让他当了尚书,也正是看中他的名望。可是现在钱谦益这种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无耻手段,实在让他的名望尽失。

钱谦益也知道这点,和周围的同僚们一再解释,这不是他写的,而是皇帝自己念的。但是皇帝朱宏三什么样谁都知道,根本没念过书,都不认字,刚才皇帝可是从建文皇帝到崇祯皇帝挨个痛骂,虽然话语不甚文雅,但是评论每个皇帝时都正中要害,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一个皇帝的功过,这种文史功底根本不可能是那个不学无术的皇帝能有的,而钱谦益作为大学问家,向来以研究文史见长,这就不能不让各位文臣浮想联翩了。

不管钱谦益在大殿外解释,享殿中的朱宏三已经将自己杜撰的祭文念完了,并且站起来在炉火中将祭文焚烧,算是正式结束祭祀。朱宏三这篇祭文纯是临时起意,他实在不认得钱谦益写的那些繁体字,再加上朱宏三也想贬低一下朱棣的后代,毕竟自己是楚王一支,你燕王一支干的好了还要我们干什么所以朱宏三才用后世所学弄了一篇另类的祭文。朱宏三不知道的是,他做为中兴皇帝,基本和开国君主差不多,他的一言一行对后世的子孙有很大影响。这份祭文在后世更成了政治纲领性文件,后世几个皇帝从维护自己统治合法性上来考虑,对前明的十五位皇帝更是大加指责。皇帝不满意,自然手下人有样学样,所以后世史官在修史时也将前明十五个皇帝写的不成样子,基本上都是昏君加混蛋,几个还不错的皇帝如朱佑樘和朱载垕也被写成昏鄙无能,被朝臣控制。

不过大骂前朝皇帝也有好处,就是朱宏三的后世子孙们要让人感觉自己比前明的昏君强,自然就要拼命工作,就是心中不想也要做出个样子,因为都害怕自己死后被写成还不如前明万历皇帝的昏君。

朱宏三不知道他这份胡编的祭文对后世影响多大,拍了拍身上的土站了起来,出了大门对钱谦益说道:“钱先生,你的这篇祭文朕很满意,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