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甲担任琼州知府时的同知,和佟养甲处的算是不错,这几年佟养甲也十分照顾他,在去年保举他升为建设部侍郎。陆士元是崇祯二年的进士,资历上没有天启二年的张国维强,但是好在陆士元登上朱宏三的船时间早,现在是从二品侍郎,升为正二品的巡抚倒也够格。
“佟养甲,你推荐的什么人以前只是一个同知,怎能胜任应天巡抚这种重要岗位是不是你佟养甲和陆士元有什么勾结”
“马济远,我和陆士元倒没什么勾结,你和张国维是同年这个不假吧,你推荐同年算不算任人唯私”
朱宏三听着马济远和佟养甲又开始打嘴仗就头疼,这可怎么办朱宏三突然想起来为何不把应天一分为二呢后世安徽和江苏二省不就是分开的吗
明朝初年承接蒙元的行省制,但是实在不方便,蒙古人为了不使汉人造反,在行省划分上不按照山川地形设置,而是将全国打乱重分,当然这在维护国家统一上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和平时期交通就成了大麻烦事。所以到了明朝对元代的行省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两京十三使司制。也不知道朱元璋那个神经搭错了,在一个省里非要弄出三个互相不管辖的使司制,再加上中国人办什么事喜欢扯皮,弄得中央很多政务推进不下去。
这样在明中期为了更好的管辖地方,开始设立巡抚制。巡抚一开始并不是地方首长,而是和中央特派员一个性质,是为了具体什么事情而下派的中央官员,事情办完后要回到中央。但是随着各省的人口增多,再加上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各个省事务开始增多,朱元璋定下的那种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开始不合时宜,所以巡抚制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地方官。
但是这个明末的巡抚和清代的巡抚还不一样,明末巡抚制不一定一个省一个巡抚,可能一个府就设立一个巡抚,也可能十好几府才设立一个巡抚,张国维就是一个例子,他担任过十府巡抚。
可是清代巡抚就不是这个样子,在清朝中叶,巡抚成了定制,也就成为一省最高长官,掌管一省所有民政、财政、司法、军事大权,权力比后世的省长还要重,毕竟后世的省长没有兼任省军区司令的。
朱宏三想到这让李承恩去把明朝全国地图拿来,明朝地图虽然画的不太理想,但是各个行省的大体位置还是能看清的。
朱宏三看着地图说道:“各位爱卿,你们看看地图。我大明经过二百多年的和平,每个省人口增多,早些年太祖皇帝划分的两京十三省现在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朕准备重新划分行省你们看怎么样”
重新划分行省这可是大事,一般都是大一统的王朝才能办成,可是现在神武皇帝才占了不要全国的四分之一就要划分行省,实在是有点滑稽。
佟养甲站出来说道:“陛下,重划行省当然是好事,可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北伐中原,划分行省这种大事还是留在以后再说吧”
马济远虽然讨厌佟养甲,但是在这件事上倒是和佟养甲站到一处,不过马济远并没有说话,只是不住的点头表示同意佟养甲说的。
朱宏三看到自己的建议没通过,也知道自己有些猴急了。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南直隶一共有十八个府,不如分成两个省怎么样”
分成两个这倒不错,一下出来两个省部级高官,作为既得利益阶层的佟养甲和马济远当然没话说。
看到群臣没有反对意见,朱宏三接着说道:“大家同意就好,这样,徐州、淮安、扬州、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广德九府设立江苏行省,治所设在应天南京,巡抚为张国维;凤阳、滁州、庐州、和州、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安庆九府设立安徽行省,治所设在安庆,巡抚为陆士元;南直隶总督改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江西、安徽三省政务、军务、粮饷、操江事务,总督为马先生,大家觉着这样如何啊”
马济远看着朱宏三这样和稀泥不禁十分佩服,没想到朱宏三几年不见政治手段这么高超,这下大家都满意,佟养甲得到了一个省级高官,张国维也成了一省巡抚,自己还掌管三个省的政务、军务、钱粮,各方势力一点意见都没有。要知道朱宏三现在手下就四个总督,一个管浙江福建的闽浙总督李植,一个管广东广西的冯自用,还有一个管辖人口不如中原一个府多的吕宋总督徐大立,再就是管了三省之地的马济远了。和其他三人相比马济远可称得上位高权重,想到这马济远不禁长出了一口在发配吕宋多年的恶气。
其实朱宏三给马济远这么大的权力也是为了弥补一下马老大,毕竟当年跟随自己的四人就他混得不好,再加上当年朱宏三弄死了马济远的大半家人,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借着这个机会弥补一下自己的便宜岳父大人。
朱宏三看看群臣没有意见,对军机处的张煌言说道:“玄著,既然大家没意见你们军机处拟旨吧,用印后交由内阁通报全国”
张国维看到群臣没人反对,压制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出班行礼道:“臣多谢陛下信任之恩,臣必不负陛下所望,一定治理好江苏”
当然,反对的人不是没有,佟养甲就心里不太好受,虽然他也为自己的亲信弄到了一个巡抚的职位,但是马济远成了三省总督。佟养甲暗自后悔,刚才不如不和马济远争了,将应天巡抚让给他好了,现在这样实在得不偿失。不过现在生米成了熟饭,自己也不能反对,现在再提反对意见不就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了吗自己的亲信陆士元也要埋怨自己。
第四百七十二章养猪
谢谢书友“yuen源”的月票
御前作战会议开到现在也就算结束了,这帮文官才不管你那个师第一批次登陆、登陆物资都有什么、那些军舰抵近射击、那些军舰在杭州湾外围策应,这些都是他们口中的丘八来制定。
文官出去后武将留了下来,开始在皇帝朱宏三的带领下制定进攻步骤。
登陆作战的总指挥当然是赵国栋,这家伙作为朱宏三手下资格最老的两个军头当仁不让的当了总指挥,副总指挥是海军的张泉,海军的任务很重,除了配合陆军登陆外还要迂回到长江口,沿途配合陆军赵国良带领的一只偏师解放松江府、吴淞卫、镇海卫、苏州府等太湖以东大片土地。赵国良最后要配合海军在江阴和靖江两地破坏满清的拦江铁索,好让海军的军舰能直接航行到南京城下。
赵国栋的任务就简单了,他带领两个师和皇帝一起占领杭州后,沿着太湖以西走湖州府,在镇江府会和赵国良和海军,一起攻打南京。其实赵国栋的任务十分简单,并不需要两个师的军队,但是谁叫皇帝朱宏三怕死,这才给赵国栋这一路配上了两个师,加上民夫将近五万人。
还是军人办事不拖拉,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各项行动安排完毕。军机处张煌言记录完毕后交给朱宏三观看,没问题的话就要制成圣旨有各领兵大将携带。毕竟南直隶和浙江到处是乱兵,清军、义军、土匪、河盗多如牛毛,朱宏三给他们的圣旨里说明了,不管是谁,只要投降就宽大处理,不投降一律消灭。大股义军的头子都在舟山,已经被朱宏三招安,剩下的小股义军朱宏三根本没心情管他们,投降最好,不投降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朱宏三看到所有事情都安排完毕,说道:“各位,下去准备吧,大家要奋勇作战,等到占领南京,朕在一起封赏”
各个将领赶紧拱手一起说道:“请陛下放心,我等必定一举荡平南直隶满清鞑子,我等预先恭祝陛下还于旧都”
说完各个将领出去开始准备,朱宏三将最后的赵国栋叫住,“狗蛋啊,你等一下,朕找你有话说”
赵国栋的小名很多年没人提起,也没人敢提起,现在赵国栋掌管一个主力师一万两千人,这可不是马昆那种新兵老兵混杂的师。一二三师可是朱宏三绝对的主力,一师当年是当年钱勇带着江阴血战的部队,二师是赵国栋当年在嘉定攻防战中打败李成栋的部队,三师常年驻扎南洋吕宋,和越南人、西班牙人都有过交战,这三只部队才是朱宏三真正的王牌,不管是人员训练、武器弹药上和其他几个后组建的师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而赵国栋常年带领二师驻扎在舟山,和对面的清军多有交战,而赵国栋的大名在清军那里可是如同魔鬼一样的存在,所以当年赵狗蛋的小名那个还敢再提
但是皇帝朱宏三绝对是一个例外,赵国栋听皇帝叫自己的小名,赶紧回头低声问道:“陛下,狗蛋来了”
朱宏三指了指边上的一个椅子,说道:“狗蛋,坐下吧,和朕说说话”
赵国栋不敢违背,用半拉屁股坐了半边椅子,还要用正脸面对朱宏三,这种坐姿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但是赵国栋不敢有半点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