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结局,赶紧躬身说道:“臣无异议”
地上跪着的黄应秀也长出一口气,自己全家性命终于保全,至于几个儿子发配根本不是问题,前任总理大臣的儿子能受苦吗
黄应秀也赶紧磕头道:“罪臣领罪”
朱宏三看着锦衣卫把脱掉官服的黄应秀架了出去,现在内阁缺了一个名额,应该在增选一个。
“现在内阁缺了一人,大家都有什么好人选,都说说”
朱宏三此言一出所有大臣都窃窃私语,这可是个好机会,虽然内阁斗争激烈,但是那个位子不正是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吗
可是这种机会只给有准备之人,钱谦益为了这个位子早在半年前就在筹划,那能让别人抢了先。不过自推自荐这种不要脸的事钱谦益还干不出来,现在就需要他的政治盟友出面说话了。
马明远当时已经答应钱谦益,弄倒陈子壮后想办法给他弄进内阁,虽然陈子壮因为冯自用没有被废,但是这是自己这边的事,人家钱谦益可以卖力的很。马明远想了想决定还是遵照盟约来办,毕竟得罪钱谦益损失太大。
所以马明远在朱宏三话音刚落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推荐钱大人入阁钱大人为江西金声桓反正之事出力甚多,再加上钱大人声望、能力都是上上之选,所以臣认为钱大人是入阁的不二人选”
这时广东派另一位内阁总理大臣刘大霖站了出来,现在广东派一个回家一个刚被弹劾,只有刘大霖才能说几句话表示一下反对意见。
“陛下,虽然钱大人有功于朝廷,但是臣以为钱大人人品欠缺,在南京城破之时钱大人竟然出仕满清,这样的贰臣我认为不能入阁”
刘大霖说话可是够直接,直接说出了钱谦益的污点,这可比指鼻子骂娘还厉害。
钱谦益气得要死,这个刘瘸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钱谦益没有办法只有向马明远看去,希望这个盟友能帮忙说几句话。
但是马明远双目低垂,根本不发一言。马明远心中想道:我应该做的已经做了,你自己一屁股屎是你自己的事,能不能入阁看你自己了。
钱谦益看到马明远不伸手帮忙,他自己又不能为自己辩护,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之时,大臣中一个人为他说话了,这个人正是佟养甲。
刚才这出大戏佟养甲一直旁观,看的很是热闹,陈子壮和马明远斗得不亦乐乎佟养甲很是高兴,这两人都是他的敌人,他恨不得这二人都倒台才好。
佟养甲本来以为钱谦益入阁已成定局,没想到已经撕开脸的广东派不留情面,把钱谦益仕清的破事都提了出来。接下来看到马明远不帮忙,佟养甲感觉机会来了,这时候如果帮助钱谦益一下可就让他欠下了大人情,要知道官场中最怕的就是欠人情,有的人情需要你用生命来还。
佟养甲打定主意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是乱世,用人正要不拘一格。三国之时曹操为了招揽人才说出了唯才是举的话,难道以陛下的雄才大略还不如曹操吗”
朱宏三本来就想要提拔钱谦益入阁,但是没想到老钱人品实在是差,关键时刻无人说话,看到这个时候佟养甲能为朱宏三找个台阶,所以朱宏三很是欣喜。
“对,佟先生说得对,朕还不如那个白脸大奸臣吗钱爱卿,既然如此你就入阁吧,就负责黄应秀的那一摊,组织部和人事部就拜托钱爱卿了”
钱谦益听朱宏三这么说大喜,入阁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第四百一十八章分裂
钱谦益的入阁大计终于落定,就在皇帝说出自己入阁的那一刹那,钱谦益有种要哭的感觉。自己这一生颠沛流离,多次徘徊在入阁的门槛,从崇祯朝开始,自己入阁的机会一共有三次,都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被打断。现在终于如愿以偿,那能不让他钱谦益感慨万千虽然神武小朝廷只是偏安广东,虽然入阁要排在最末一位,但是毕竟是入阁了,在后世史书上自己终于能被记为阁臣了。
朱宏三不管钱谦益在这品味人生,现在还有大事要办。
“几位大人,现在是不是该议议银行之事了”
听皇帝这么说,大殿中的大臣才反应过来,今天还要商讨银行之事,只是刚才看戏看得太投入,忘了今天的主要议程。
接下来很简单,主要反对派已经被打倒,陈子壮刚被弹劾完,完全没了气焰,马明远提出的银行之法终于得以通过。最后决定在这个月底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发布新式银币,留给士绅两年的缓冲期,两年以后所有神武皇帝控制区都要取消白银,改为银币交易。新法看着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地方阻力一定极大,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年底就是中央和各地交接赋税之时,到时候就是火耗一项地方官就要损失不少银子。
不过现在和以前不同,朱宏三上台后大幅度增加了官员的俸禄,一个七品县令每年俸禄由七两提为一百五十两。内阁这些总理更是达到每年三千多两的俸禄,如果换算成后世纸币足足有三百多万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金瓶梅,里面对明朝万历年间的物价有很详细的描述,西门庆的妻妾十多人吃一顿螃蟹只花了七钱银子,这要搁到当今怎么说不得一千多大元,所以本书里的物价是一两银子兑换后世一千纸币,大家不要觉着多,宋代的包拯还只是个开封府尹,工资合后世的两千多万,所以要当官还是去宋朝合适,羡慕啊。
除了正式俸禄以外朱宏三还大开方便之门,在修路、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上留有很多漏洞,只要不是太过分,朱宏三对手下官员的索贿受贿更是睁一眼闭一眼。朱宏三估计,这些全加一起一个七品县令每年收入大概在五百两左右,这样养活一家人,并且过上体面的生活足够用了。
朱宏三看到自己力推的银行新法终于通过,心中很是开心。以前朱宏三也看过一些穿越小说,对里面那些穿越者一张嘴新法就得以实施觉着很简单,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困难重重。
一项政策不管对错,既然能推行上百年必定形成一批既得利益阶层,任何改动都是动这些利益团体的命根子,所以朱宏三实在佩服那些改革的前辈,比如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等。现在朱宏三只是想动一下火耗问题都这么大反响,如果涉及到士绅的核心利益,比如说“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还不知道有什么变动呢。不过好在朱宏三抓了个替罪羊来顶缸,那就是湖广大士绅马明远。
马明远绝对是这个时代文人杰出代表,在湖广家中粮田上万亩,产业无数,自己还是二甲第一名,家中当官之人无数。按理说这种人应该完完全全的反对朱宏三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但是没办法,马明远早早的就被打上了太子党符号。
马明远作为一个正统士大夫,立嫡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里,更何况朱海还是嫡长子。还有马明远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将自己嫡出的女儿嫁给朱海,更是牢牢的绑在朱海的战车上,现在马明远已经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就是他想要下车也不行。所以只能陪着朱海走到底,要不朱海当皇帝马明远全家鸡犬升天,要不朱海被废马明远全家死无葬身之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为了全家,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马明远只有背叛自己的阶级,为朱宏三卖命打工,争取为朱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