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2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5706 字 2019-03-22

永乐二年以后逐渐增加三卫。因为天津这个地方正好地处南北大通道上,人员密集,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几万的人大镇子。

满清入关后更是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府。不过朱宏三眼中的天津可真是不怎么样。华北平原现在还十分寒冷。到处一片土黄。加上这地方前几年刚被满清祸害过,一片残破之相。

进城后还差不多,还有点人气。找到客栈后一行人开始休息。

第二天城门刚开朱宏三就带人出发,现在朱宏三对时代的把握实在没数,早一天赶到北京才是最重要的。

天津离北京五百多里,这在后世坐高铁都要将近一个小时。朱红三他们要走将近十天。

越接近北京越发现不对劲,出天津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个两个村子。到北京附近一个村子都没有,经过的都是残骸断壁。

马家伙计马全说道:“这是崇祯十一年满清入关劫掠造的孽。京师周围人口基本上都没有了。有点钱的都跑了,没钱的不是被抓去辽东,就是被官军杀良冒功。”

朱宏三说道:“天下破败如此,燕王一系真是气运尽了。”

现在这周围都是朱宏三的心腹,所以他说话也不用在意什么。

众人也不看周围环境,埋头赶路。终于在三月初五来到京师。

朱宏三看着这个全世界第一的大都市,第一个达到了百万人口的城市。也是全中国最坚固的城市。

朱宏三站在城外看着远处这座巍峨的大城,当年朱棣用了十五年建成的城市。

北京城吸取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已经发展健全的城池建造经验,以砖石城墙为基础,箭楼、角楼、瓮城、敌台、闸楼、城壕等为依托,组成了平面和立体的综合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防备最完善的都城之一。

各种防御设施已经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从永乐建成后再也没被正面攻破过,不管是土木堡的时候,还是满清进关,还是后世八国联军进北京,还加上后世的北京和平解放。看来堡垒从来不是在外部攻破的,都是内部出现问题。

边上马全不合时宜的说道:“东家,咱们进城吧。冯老爷府在内城棋盘大街甜水井胡同,咱们要从东便门进去,本来朝阳门最近的,但是现在流寇就要来了,朝阳门不开了。”

朱宏三问道:“马全,马家铺子在哪火枪都到了吗”

马全说道:“全都到了,都在马家铺子库房里。铺子距离冯府不远,当时二爷选址的时候就是要有个照应。”

朱宏三说道:“好,你先回铺子准备好,我们可能要去取火枪。去冯府有冯福带路就好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冯府

朱宏三安排好后带领人员赶奔东便门。

朱宏三一行人是从官道来到北京的,应该外城的左安门进入最快。但是现在流寇就要来了,弄得北京全城人心惶惶。十三个城门全部关闭。只有东西便门才定时开放。

朱宏三等接近北京,看到城墙并没什么人把守,朱宏三问道:“马全,不是流寇要来了吗怎么没人站岗”

马全回头说道:“东家,现在北京城里闹瘟疫,死了很多人。外城几个胡同已经死绝了。我看这北京不用等流寇来了,自己就要死光了。”

朱宏三在前世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李自成一片石大败是因为军队在北京感染了鼠疫,要不以他四十万南征北战的军队怎么能败给满清。

朱宏三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败了就是败了,找那么些理由干什么有本事冲到关外把大辫子全部杀光,那历史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后世朱宏三把这想法发到网站上,被一帮皇汉好顿喷,朱宏三一气之下发帖子大骂,弄得被禁言半个月。

现在听到真有瘟疫,朱宏三怎能不感到震惊。朱宏三连忙传令自己人,进城后绝对不要喝生水,一定要烧开五分钟后在喝。还有吃饭前洗手,绝对不能和老鼠和病人接触。这样还不放心,命令马全进城后立刻制作二百个厚棉布口罩。

通知完后大队人马已经来到北京城外,马全带路从外城经过,像东面的东便门赶去。

来到外城一角的东便门,门口排起了大队进城和出城的人们,门口站着十几个半死不活的守军。

出城的队伍一半是运死人的牛车,看到那些死人一个个淋巴结肿大,成黑紫色。朱宏三看到这样心凉了一半,看来这北京城里真的有瘟疫。还是死亡率最高的腺鼠疫,也就是欧洲色变的黑死病。

朱宏三带人躲得远远的,等这帮运尸队走远后才敢进城。马全挤开人群,来到守门士兵门口,出示冯家的信物。士兵立刻赶开人群,放朱宏三一行进城。

冯若舒现在是大理寺卿,相当于后世的检察院检察长,正经的九卿之一。在北京城位高权重,这帮守门士兵自然知道轻重。对这帮彪悍的家丁看也不看。

进入东便门后就是北京外城。外城就是后世北京火车站南边的大片地区。后世这地方房价都是七八万一平,可是在明代还是大片的农田和荒地。皇家的天坛和先农坛建在外城。

东便门距离崇文门大概三里,骑马很快就赶到了。崇文门外都是一片作坊,也就是后世的工业区。所以崇文门的税关那是全国闻名。不过朱宏三等有冯家的证明,很容易入关。

进去就是正式的北京城了。朱宏三进城一看,到处关着门,唯一开门的就是棺材铺。这时候也就这地方生意好。

朱宏三对朱宏义说:“大哥你领十个人,去商铺把火枪取来,咱们到冯家集合。”

朱宏义点点头带人和马全去了。

冯府带着其他人来到甜水井胡同的冯府。冯府大门实在气派,门口两个石鼓,七级水磨石台阶,门口打扫的一尘不染。门口左边立着两个进士旗杆,证明老冯家出了两个进士。大门紧闭,门上一个好大的门匾,写着冯府。

到地方冯府下马说道:“姑爷,请等一会儿,我去叫门。”说完走到侧门叫门。

冯福喊道:“开门,我是冯福,谁在守门”一会儿侧门打开,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孔,看到冯福说道:“爹,是你回来。”

冯福说道:“小五,今天是你守门,快,让我进去禀告老爷,姑爷来了。”说完冯福走了进去。

过了十多分钟,中门大开,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朱宏三面前深鞠一躬说道:“姑父在上,冯润有礼了。”

看来这个是冯自用大哥家的儿子,听说在国子监读书。

朱宏三上前搀扶起冯润说道:“都是自家人,舅父大人在家吗”

冯润说道:“祖父大人正在家中,请姑父进去说话。”

朱宏三说道:“这些都是我带来的家丁,以后还有十一人来,他们去取火枪了。”

听到火枪二字冯润眼皮跳了跳,说道:“姑父请进吧,我会安排众家丁住处的。”

朱宏三跟着冯润进入冯府。冯若舒是大理寺卿,正三品的高官。在往上就要入阁了。但是冯若舒当年读书成绩不好,没进入翰林院。所以现在三品已经是到头了。

但是这也已经是人中龙凤了,不过进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