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 / 2)

三国之袁家庶子 讳岩 6019 字 2019-05-06

自那以后,她就有追踪马飞的念头。

只是公孙莺儿独自一人,她始终放不下心

毕竟是最为要好的师姐妹,总不能眼看着她心绪不宁,却把她一人丢在外面。

袁旭离开蓬莱赶往徐州。

不过四五日,一骑快马进了邺城。

才得知袁旭离开蓬莱,袁尚正要点兵进击青州,卫士领来了袁旭的信使。

展开书信匆匆浏览,袁尚脸色很是不好。

“显歆可说其他”他向信使问道。

“公子并未多说,只是令我送来书信”

“劳烦尊驾”袁尚向一旁的卫士吩咐:“置办酒宴招待信使,多取些盘缠”

卫士领命,带着袁旭的信使离去。

目送信使走远,袁尚一拳砸在桌上:“显歆来了书信,某如何进击青州”

得知袁旭派来信使,审配已是来到。

袁尚恼怒,他在一旁说道:“可否借五公子书信一阅”

将书信递给审配,袁尚说道:“显歆在信中劝某,说是同根兄弟,何故操戈。如此一来,某怎能发兵”

深知袁尚忌惮袁旭,审配看完书信微微笑道:“五公子并无得罪公子之念,无非欲留长公子性命而已”

“审公何出此言”袁尚眼睛一亮。

指着书信上的一行字,审配说道:“公子请看,何故操戈之后还有一句,并无生杀之仇,还望三兄斟酌。有此一句,公子只须不杀长公子,便是不曾得罪五公子”

第563章作死的闲人

徐州,朐山海岸。

数艘大船停靠港口,田丰早早便已在此等候。

袁旭下了船,他赶忙迎上。

“公子”与袁旭建立,田丰说道:“曹军三万,正往徐州逼来,用不多日便可经过汝南。”

“某已知晓”与田丰并肩走着,袁旭说道:“郭嘉、夏侯惇等人早先曾往泰山,怎又回返”

“公子回了蓬莱,郭嘉等人便行回返。若非曹军来此,恰是进击之时。”

“回徐州再说。”

曹军大举进犯徐州,袁旭也离开蓬莱。

汝南北部一片荒山中,一个柔弱的身影艰难的走着。

奉旨前往徐州,锦娥身旁并没一个随从。

不敢在许都城内备马,兵荒马乱出了许都再难找寻脚力,锦娥只能凭着柔弱的双腿,一路赶往徐州。

为避开曹军,她选择的都是渺无人烟的山道。

沿途苦不堪言,她却强撑着赶往徐州。

进入徐州,经彭城赶往下邳,求见袁旭。

路走了多半,锦娥浑身已是没了多少力气。

沿着官道往北,行进间她的步履有些踉跄。

穿过彭城,经过一处村子。

村口坐着的两个闲人见了锦娥,相互对了个眼色。

衣衫虽是凌乱,起色也是很差,锦娥容貌端好,衣衫依旧比寻常农妇鲜亮。

“姑娘”一个闲人扯着嗓门喊道:“行路艰难,不如停下歇歇脚。”

锦娥并未理会。

路上还是少些事端为妙

见她没有停脚的意思,两个闲人起身追了上来。

拦在她面前,其中一个闲人嬉皮笑脸地问道:“姑娘何往怎不理人”

看了他们一眼,锦娥想要绕开。

两个闲人却不依不饶,又堵了上来。

“见姑娘劳累,我二人也是好心劝上一劝。”闲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歇了脚好走路,姑娘说是也不是”

“多谢两位好心。”锦娥说道:“还请让上一让,我有急事。”

“再急,也不急于一时。”一个闲人说道:“我家中无人,姑娘不妨一同前往,好生睡上一觉”

“阁下自重”闲人言语轻薄,锦娥心中烦躁,顿时有些恼了。

“脾气不小”另一个闲人说道:“生的如此俊俏,我二人怎肯轻易将你放过。”

“你二人要做什么”锦娥警觉起来。

“做什么”两个闲人靠了上来,其中一人说道:“姑娘也非未有成人,我二人要做什么,莫非不懂”

俩人靠上前来,锦娥则是一步步后退。

“你二人若是不退,我要喊了。”

“喊吧”其中一人冷笑:“村内早没了男人,只有几个孤儿寡妇,也都被我俩驯服,你喊又怎样莫非有人前来搭救”

话没落音,一道鲜红的影子从二人和锦娥之间闪过。

两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二人脸上。

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俩人连连后退数步。

捂着火辣辣的脸,一人喊道:“什么人”

锦娥身边多了个红衣少女。

少女低头玩弄着手指,漫不经心地说道:“谁说喊了没用我不是来了”

站在锦娥身旁的正是流苏。

只是多了个比锦娥看起来还小些的少女,两个闲人胆气顿时壮了。

“姑娘可是觉着一个人陪不得我二人”一个闲人坏笑着说道:“我二人倒是不嫌再多一个。”

“看来这种事做的不少”流苏并未回应,俩人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回头看去,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是个身穿雪白纱裙的少女。

少女腰挎长剑,正一步步的朝他们走来。

“三个”一个闲人笑道:“来了一个不够,又来一个还都是生的皮细肉嫩,今日我二人可是有了福分。”

公孙莺儿面无表情,距二人越来越近。

“不好”流苏小声说道:“师姐要杀人”

两个闲人不知死活,见公孙莺儿过来,嬉皮笑脸的迎了上去。

还没到近前,公孙莺儿猛然抽剑。

一道银光闪过,两个闲人咽喉喷着鲜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师姐怎的将他们杀了”流苏说道:“虽是恶人,却罪不及死”

“不及死”公孙莺儿冷冰冰地说道:“待到他们做出无可挽回之事再说及死,岂非晚了”

小嘴一撅,流苏没再言语。

公孙莺儿说的不差。

似眼前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