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 / 2)

三国之袁家庶子 讳岩 6050 字 2019-05-06

“先生在上,请受某一拜”快步上前,刘备躬身行了个大礼。

张飞、关羽见状,也跟着行礼。

兄弟仨人身穿官服,樵夫见状吃了一惊。

“我乃山野村夫,怎受得诸公大礼”跪伏在地,樵夫说道:“真真是折煞我也”

樵夫的举动令刘备等人吃了一惊。

“先生乃是大贤,何故如此”刘备愕然问道。

“我非大贤。”跪伏在地,樵夫说道:“不知尊驾因何如此”

“先生方才所歌”

“想来尊驾误会了”樵夫说道:“此歌乃是山中卧龙先生所作,我只是一时闲来无事,随口吟唱罢了”

刘备这才知道认错了人。

他并未觉着失望,反倒是眼睛一亮,将樵夫扶起问道:“敢问尊驾,卧龙先生居于何处”

向山上一指,樵夫说道:“自此往上,见到沟壑往南,至多五里便是到了”

“多谢”谢了樵夫,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快步上山。

没见樵夫之前,他虽是心焦,却并未过于急躁。

从樵夫口中得知诸葛亮住处,刘备步伐越发快了。

山路难行,过于焦躁,他脚下一滑摔了个马趴。

关羽、张飞赶忙上前将他搀起。

“兄长莫急”关羽劝道:“不过一山居野士,何须如此”

“大贤在望怎能不焦”刘备说道:“元直诚不欺我,诸葛先生果真世之良才。若可得之,某当如虎添翼”

很是不以为然,关羽、张飞又不便多说,只是提醒刘备留意脚下。

兄弟仨人依着樵夫所指,先是上山,望见沟壑再转而朝南。

走出四五里,刘备看见前方山上开有梯田,隐隐可见几间茅舍

第475章扑了个空

茅舍建在山峦之间。

隐于葱翠林木之中,远远望去若隐若现。

“前方应是了”向前一指,刘备匆匆跑向茅舍。

生怕他再摔着,关羽、张飞紧紧跟随。

还没到茅舍前,一阵犬吠传进刘备等人耳中。

正走着,迎面出现一条大黄狗。

挡住刘备等人去路,大黄狗不住的狂吠着。

张飞跨步上前,怒目一瞪。

他身上杀气太重,大黄狗尾巴一夹,灰溜溜的跑向茅舍。

刘备等人正要上前叫门,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个小童。

见了小童,大黄狗像是找到了靠山,十分委屈的蜷缩到他脚下。

“何人造次,竟敢欺负我家大黄”歪头看向刘备等人,小童问道。

张飞正要说话,刘备跨步上前。

躬身向小童行了个大礼,刘备说道:“我乃新野县令刘玄德,听闻诸葛先生隐居于此,特来拜会,还请童子知会则个”

或许是恼怒张飞欺负了他的狗,小童没好气地说道:“我家先生不在。”

“你这娃儿”刘备来没来及说话,张飞上前说道:“我家兄长特意前来拜会,你可知走了多少路途若是先生在家,速速唤来相见。”

瞥了他一眼,小童返身入内,将房门关上。

见他关门,张飞上前就要去砸。

“益德不可造次”刘备连忙止住了他:“我等来此,乃为求见诸葛先生,怎可无礼”

“可这小童”张飞指着紧闭的房门。

“罢了”刘备说道:“今日开罪了小童,我等且候到日落时分。若先生不见,先回南阳再做计较”

站在门外,刘备不再言语。

关羽、张飞无奈,只得由他。

等到太阳落山,小童始终没再打开房门。

心有不甘的瞥了一眼茅舍,刘备叹息一声,转身离去。

回到南阳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刘备又带着关羽、张飞出了门。

已是认得路途,这次他们没走弯路,径直来到诸葛亮住处。

大黄狗远远看见他们,吠也不敢吠上一声,掉头就跑。

到了茅舍门外,刘备轻轻叩了叩门。

没过多会,房门打开,头天他们见过的小童探出脑袋。

见是刘备,小童一愣:“怎的又是你等”

“敢问诸葛先生可在”刘备行礼问道。

“先生不在”回了一句,小童就想关上房门。

张飞见状,上前将门顶住,怒目瞪着小童说道:“你这小娃忒也没理,我家兄长来此,即便先生不在,也许请进屋内饮盏茶水。”

“家中新茶已是告罄,还剩些老梗旧叶,你等若是要喝,我这便去泡”

小童回应很是无理。

张飞一瞪眼,正要发作,刘备说道:“益德不得造次”

退后两步,在张飞怒视下,小童将房门关上。

跟随刘备多年,以往虽是受了不少憋屈,关羽、张飞何曾受过一个小童的冷遇。

关羽纵是沉稳,也忍不住说道:“兄长,诸葛亮家中小童无礼,可见此人御下无方。如此之人,又能帮得兄长什么”

“云长不可妄言”喝止了关羽,刘备说道:“先生不欲相见,我等在此候着便是”

从日上三竿等到黄昏,小童还是没有把门打开。

心有不甘的正打算离去,刘备听见一阵歌声。

伴着歌声,他看见一个荷锄青年披着晚霞走向茅舍。

赶忙迎了上去,刘备躬身行礼说道:“敢问阁下可是诸葛先生”

拱手回礼,青年说道:“某正是复姓诸葛,敢问尊驾”

得知青年复姓诸葛,刘备惊叫一声,行了个比方才更大的礼说道:“某乃新野令刘玄德,孔明先生在上,请受某一拜。”

说着,刘备单腿屈下就要行跪拜里。

关羽、张飞见状,脸色都是有些不善。

汉帝尚且尊称刘备一声皇叔,眼前青年何德何能怎受得他一拜

青年赶忙将出头丢下,搀起刘备说道:“久闻刘使君大名,只是使君想是认错了人”

被他搀着,刘备愕然问道:“先生不是复姓诸葛”

“正是复姓诸葛”

“某正是前来拜望诸葛先生。”刘备说道:“头天已是来过,恰逢先生不在”

“使君确是认错”青年笑着说道:“某复姓诸葛,单名一个均字使君欲见者,乃是某家二兄”

得知果真认错了人,刘备脸上露出一片失落。

“使君昨日前来,因何未在家中等候”看出他失望,诸葛均问道。

“孔明先生不在,不便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