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何公”拱了拱手,汉子说道。
正要回应,大船上已是有人用力,被绳索牵着,何夔如同飞翔般蹿上船头。
数名海贼将他扯上船头,立刻有两个人跑了过来。
亲手为他解开绑缚,其中一人说道:“某乃郭祖,一旁之人便是管承。因常年做贼,遭乡人记恨不敢轻易登岸,劳烦何公来此还望莫怪”
“不怪不怪”解开绳索,何夔揉着被绑疼的手臂,笑着说道:“两位顾忌甚是,正因想到此一层,某才特意前来”
“何公来此,诚意斐然。”郭祖说道:“我等理应当即投效。只是不知若投了曹公,我等有何好处”
“两位要何好处”
“曹公再不兴兵讨伐,可成”郭祖问道。
“既已投效,便是曹公麾下。”何夔说道:“因何还要讨伐”
被他问的一愣,郭祖有些尴尬。
“官拜将军可成”管承问道。
“二位麾下猛士数千,常年行于海上,试问东海沿岸何人不是闻风丧胆”何夔说道:“区区将军,有何难处”
郭祖、管承相视一笑。
他们要的就是被朝廷承认
曹操不再讨伐,唯一的敌人就是袁家水军
何夔登船之前,俩人想到的也只有这些。
人心不足古来有之,轻易应允了两件,郭祖、管承便觉着可再多讨一些。
郭祖试探着问道:“敢问郭公,封侯拜相可成”
被问的一愣,何夔露出一抹为难。
攥紧拳头,管承、郭祖满怀期盼的望着他。
见他没再言语,郭祖有些失落的追问:“莫非不成”
“并非不成”何夔接下来的一句话,又给了俩人希望:“当今陛下身在许都,对曹公很是倚重。两位若有战功,封侯拜相有何不可”
得此一言心中大喜,管承说道:“有何公这句话,我二人便是放心”
“只不知曹公须我等做些什么”郭祖毕竟老成些,他向何夔问道。
“敢问两位,可知蓬莱”
“蓬莱”与管承对视一眼,郭祖说道:“蓬莱乃是袁家五公子治处,海防甚紧,环岛建造高墙、塔楼。我等虽知,却从未靠近”
“两位可敢靠近”何夔追问。
管承说道:“袁显歆不仅建造高墙、塔楼,麾下商队有护航大船。我等劫掠东海,却从未敢劫夺蓬莱商队。靠近蓬莱”
“只须将曹公大军送上蓬莱便可”何夔说道:“至于两位,麾下无须登岛”
第三卷海上之争
第445章唯有黯然离去
何夔前往东海招抚管承、郭祖,袁旭还在邺城,劝说张夫人与他一同离开。
张夫人住处,袁旭与甄宓并排坐着。
张夫人则端坐上首。
面带悲楚,她淡淡地说道:“袁公新丧,显雍又不知身在何处。我如何可轻言离开”
“母亲”袁旭说道:“孩儿已探查清楚,显雍乃是董晴暗中送出。放眼袁家,她可将显雍送往何处”
“显歆是说”
“幽州”袁旭说道:“显雍必在幽州”
“既是知晓,因何不派人前往讨回”得知袁买被送往幽州,张夫人眼睛一亮。
“显雍生死,只在母亲决断”袁旭说道:“苦无实据,二兄若是不认,差人前往只是无端害了他性命”
脸色灰暗下去,张夫人问道:“我改如何抉择”
“离开邺城,与孩儿一道前往蓬莱。”
张夫人没有言语。
嫁到袁家已近二十年。
跟随袁绍南征北战,终于在邺城安下了家。
她早将此处当做最终的归宿。
袁绍新丧,袁旭就要她离开此处,无论如何,张夫人还是放不下。
“敢问母亲,对邺城可有眷恋”见她迟疑,袁旭说道:“孩儿身在蓬莱,或将多年不回。显雍也被歹人劫走,不知何日才可回返”
“袁公葬于邺城,我留于此地,还可时常前往祭拜。”
“即便母亲去了蓬莱,也可时常回到邺城祭拜父亲。”袁旭说道:“母亲可为显雍想过”
提起年幼的袁买,张夫人眼圈顿时又红了。
甄宓见状,连忙说道:“婆婆无须忧心,夫君必有法子将八弟救回”
“是有法子”甄宓之言使得张夫人脸色稍稍变了,袁旭趁势说道:“只是母亲须与孩儿一同前往蓬莱方可”
“我留邺城莫非不可”张夫人问道。
“当然不可”袁旭说道:“不瞒母亲,孩儿回到邺城之时,三兄曾布下伏兵,欲取孩儿性命幸而田公、沮公早有部署,方可险中求胜。若孩儿回返,日后三兄怎不将怨气发在母亲身上”
“他若要发,由他去便是”
“母亲”袁旭急了:“母亲身在此处,为三兄之质,孩儿便将诸多掣肘。莫说救回母亲,将来孩儿也会成为二兄、三兄随意摆布的傀儡”
张夫人愕然。
可想到要离开邺城,她还是心存不甘
见她还在迟疑,甄宓说道:“夫君也是担忧婆婆安危。儿媳不懂太多道理,却知男儿立世须孝敬父母。公公已是不在,婆婆莫非要让夫君心怀不安一世”
被甄宓问的一愣,张夫人说道:“显歆乃是我儿,我怎肯他如此”
“夫君领兵征伐,若是心有记挂,将是诸多掣肘”甄宓说道:“心有挂念难成大事,还请婆婆成全夫君”
愕然看着袁旭和甄宓,张夫人脸色一片死灰。
她终于点了点头说道:“也罢,我随你夫妇前往蓬莱便是”
劝说张夫人与他一同回返蓬莱,袁旭回到住处,当即令人将袁尚请至。
邺城已落入袁旭之手,身为俎上鱼肉,袁尚怎敢不来
袁旭住处,兄弟二人相向而坐。
袁尚面如死灰,低着头看也不敢多看他一眼。
“三兄不必如此”冷着脸,袁旭说道:“请你前来,只为告知一事”
“五公子只管差遣,某无不向前”
“某将离开邺城。”袁旭说道:“得知此事,三兄是否心中暗爽”
被他问的心头陡然一凛,袁尚连忙说道:“五公子如此说,直是折煞了某。河北一盘散沙,除公子再无他人可将僚属聚拢。公子当坐镇邺城,若是曹贼来犯,某愿为先驱”
“某从未怀疑袁家诸人抵御曹贼之心”袁旭说道:“只是我等兄弟尽在邺城,内耗多于外患,河北早晚将破。某若离去,三兄坐镇,外有二兄强援,曹操若来也是讨不到好去”
“显歆曾经说过”袁旭连着称呼他数次“三兄”,袁尚改了称谓说道:“河北早晚将破,不过是借曹操之手,斩某头颅罢了”
“河北人杰地灵,征召将士并非难事”袁旭说道:“若无内耗,三兄励精图治,用不多年当可成就父亲伟业”
愕然看着袁旭,袁尚没敢应声。
他始终不相信有人会把得到手的好处让出来
“三兄好似并不信某”袁旭问道。
“不敢”袁尚连忙低头
“明日一早某将离去”袁旭说道:“将河北交于三兄,并无他求。只有一事,须三兄应允”
袁旭早说过会把河北还给他,袁尚只是没敢想过真会发生这样的好事。
他连忙问道:“何事”
“某离去之后,与河北袁家再无瓜葛。”袁旭说道:“二兄、三兄成就大业也好,兵败也好,与某无半点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