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2 / 2)

重铸清华 因顾惜朝 6103 字 2019-05-06

“这就是多虑了,曾老九在两广,这头老虎,恭亲王是拦不住的,如今还有银子,真真是如虎添翼,就要吃人了。李慈铭原本要去两广巡视,若是砚斋公觉得要放曾老九出笼,何不先不要费神去盯着他呢”

李慈铭已经开始在各省巡视,他是独一无二来督查各省官员纪律和效能的钦差大臣,虽然没有正式的旨意任命为钦差大臣,但是他如今的权力之大,风头之劲,只怕是传说之中的八省巡按都要比不上,一路南下巡视,之前在山河总督座下,一举就弹劾了十数位六品以上的官员,都交付给本身按察司发落,件件有依有据,地方官员大家心里暗恨,但是绝不会说李慈铭这处置不妥。从山东坐海船出发,眼下到了两江,原本是先去两广,曾国荃为人甚是蛮横,任用下属也都是任人唯亲的多,只怕是两广之地猫腻一查就查的出来,但是若是为了让曾国荃放开手脚,这个时候还是别去两广比较好。

“那若是不去两广难不成去浙闽”李鸿藻下意识的敲着棋盘,“李少荃对于越南的局势一直是不赞成的,他虽然让张幼樵去了福州,可吴长庆也约束了他,他更希望把南洋水师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想要和法国人起了冲突。”特别是如今福州船政和法国马赛船厂在协商购买造船设备和技术的当口,李鸿章肯定是不愿意在浙闽这里和法国人起冲突的。“让李慈铭去敲打一下李少荃吗”

毋庸置疑,这个所谓的巡察,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整顿吏治,这些年经济发展起来了,可底下的官员奢靡贪腐之心日涨,什么人参喂鸡然后吃鸡蛋的,茯苓喂猪吃里脊肉的,朝珠不重样的,屡见不鲜,如此下去巡视一番,刚好抓几个人做做典型,地方上的按察使虽说有处置官员之权,只是上面有总督巡抚,边上还有布政使衙门,人事权和财权都归别人管,就算能抓人,也只是抓一些小虾米,如今有李慈铭到处走,给这些按察使撑腰,效果极好。

第二个原因,当然也是敲山震虎,总督较之于前明,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总督成为了常设之官,他的职能和权限写入了大清会典这本行政法里面,成为了定制,管辖两省或三省不等,权柄极大,现在东南沿海各地的经济昌盛远胜于康雍乾三代,这谁的夹袋里面有了钱,谁说话就是硬气些。还有这人事权,九品之上的官员都是由吏部任命,但是这九品到十二品之间的吏员改为官员的人,权柄都归属在地方的吏厅,那么不管是布政使还是巡抚,都能在这人事之中染指到福利,倒也不是说什么后门人情,中国人最是尊师重道,不管如何,这个师徒关系是逃不了的,这对于自己在当地施政、掌控地方是极大的助力,只是如此以来,那么地方官员的权柄就不得了了,如今的各地督抚,当惯了土皇帝,惬意的很,远远比在中枢来的痛快只有。也只有曾国荃这个死脑筋还念念不忘要入中枢为相,别的巡抚是要让他入朝为尚书,都是一概礼让退却的,不过曾国荃还未试过天天在军机处狭隘的值房里面和人勾心斗角,若是尝试过,他也绝不会认为,当什么劳什子的宰辅是件好事儿。

就是要敲山震虎,让督抚们明白,不要把中枢不放在眼里,这也是李慈铭的一个任务,慈禧太后对于此事也十分赞同和支持,河南巡抚对李慈铭的巡查不配合且言出讽刺,降一级罚俸三个月留任,这是作为警戒。

李鸿藻这么说,就是让李慈铭先让开两广,让开曾国荃,这个时候让曾国荃先专心处理北圻的团练,不要分心别的事情,去浙闽也是这个道理,既然是李鸿章不愿意开战,那么先去挑他的刺倒也可以。

“不去浙闽,”翁同龢摇摇头,“去湖广。”

“湖广”李鸿藻皱眉,他看到了翁同龢脸上若有似无的笑意,似乎明白了什么,“叔平的意思,难道是去长沙”

“是,”翁同龢和李鸿章是死对头,若是能够给李鸿章一下难堪,放在往日里头,他绝对是会喜闻乐见,但是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让李慈铭去办,那就是,“左季高去南边去的蹊跷,恭亲王以为是太后为了维护他的体面发作了左季高,我却是不以为然,心里存了疑虑,左季高想去南边,是不是想去越南插一脚”

“我们也非主力,只怕这最后落不到什么功劳,”李鸿藻了悟的说道,“曾老九他是拦不住的,咱们不上前线,什么事儿都算不得真正出力,但是李慈铭跟在左季高的身边,若是有什么变故,我们第一时间知晓,还能第一时间插上手”

、五十四、步步为营三

这是要提防左宗棠的意思了,当然提防绝不是说限制左宗棠的人身自由,别说他如今还是军机大臣,若将来下野,致仕返乡,也决不能钳制他的自由而派巡查大臣就近监视的,当然,明里暗里给他一点小绊子,这是正常的你来我往,算不得什么,这个要让李慈铭去长沙,这可就不说监视不许左宗棠如何的意思,而是万一左宗棠有什么大包大揽的行为出来,李慈铭好歹能够插上一脚,不至于无头苍蝇一样在到处恶心人,恶心人到底是为了前途,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要做什么海瑞海青天。

“如此这样就是最好,”李鸿藻点点头,“西圣的意思,往日和咱们的都不一样,这是道统学问的争论,轻易是让不得的,我也不是那等见风使舵的小人,为了点官位什么体面都不要,但是这件事儿,咱们一定要跟上西圣,而且还要有自己的主意在里头,君子和而不同,”李鸿藻捻须坚定说道,“只要借着越南这股东风把议政王请下来,这就值得。”

“砚斋公说的在理,”翁同和笑道,“旧年这个同治之意,论起来,就应在这恭亲王府和储秀宫两头,宫府一体,两个人齐心,咱们什么都插不上手,原本,哎,英宗皇帝若是亲政,如今也已经好了。哎。”

李鸿藻眼中放佛有水光,他摇了摇头,有些沮丧,是啊,若是英宗皇帝天年健在,按照他的性子,绝不会让一个恭亲王如此长久的把持朝政。“罢了,这也是天命,人力岂能改之,英宗皇帝最是好武,若是他还在,必然是不会放过法人如此嚣张的。”

“不过也不用担心,西圣对洋人们行事,软硬兼施,是绝不可能在这样大的事情上让步的,越南的协议,为什么连郭嵩焘也不上心,他也怕昔日的琦善一般,若是签了字,日后发配充军的就是他。”

秉持道光皇帝旨意和英人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的琦善,之后被清算发配充军,这当然是皇帝的替罪羊,郭嵩焘自然也要防着这一点,他虽然不知道慈禧太后从未准备让出越南,但是要替恭亲王背黑锅,他是决计不肯的。

勤政殿飞云轩内,“这个胡雪岩虽然在上海,李少荃的地盘讨生活,但是说到底还是左宗棠的人,是左宗棠一手扶持出来的,他的意思,保不定就是左宗棠的意思,”恭亲王闷声说道,“他出了军机处,回家祭祖扫墓,怎么还会这么不消停”

“胡雪岩如此一来,各地的士绅们都会踊跃捐款,户部是必然要给钱了。”宝鋆苦笑道,“只好给五省藩司下命令,库房里的银子,分拨出多少来,今年两广的秋税原本还不错,看来又要一部分损耗在云南去了。”

这个捐款之意,的确是极妙,如此一来,逼得户部要给银子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户部不能说不让大家献爱心,那么大家都献了爱心,朝廷的本分,那还不要做到吗

逼得户部也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