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 2)

武夫大文豪 祝家大郎 7227 字 2019-05-05

要说这沙洲城里文人骚客最喜欢去的地方莫过于东湖了,东湖相比起富水大湖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湖,只有堪堪十来里的方圆,也连接这大江。只是这湖中多有画舫,这画舫住的便是清倌人。

要说古代青楼,其实是高雅的地方,青楼与妓院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妓院是下等地方,勾栏场所。而青楼画舫却是高雅地方,谈论风雅诗词之地,琴棋书画之所,而青楼画舫内的清倌人大多是只卖艺不卖身的才女,说直白些这画舫卖的是爱情与才华,而不是皮肉。不然在古代中国也不会出现让众多才子好汉疯狂的董小宛、陈圆圆之辈。

要说这欧阳文峰已经满了十四岁了,算来也去得这类地方了,只是这祝振国才十二岁多,实在不合适去这种地方。但是这两个半大小子哪里管得这些。

“贤弟,你看那艘便是解大家的,我们等下就上那艘船。”欧阳文峰满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想去的那艘画舫。

“欧阳兄,这解大家何许人也”祝振国顺着欧阳文峰指的方向望了过去。说实在的,这祝振国还当真算是个土包子了,这个年代娱乐圈的事情那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贤弟啊,这解大家名唤解冰语,是中京有名的清倌人,当真是容貌倾城,诗才惊人,声若翠鸟,琴艺如神啊,好事之人誉之为大华第一大家,这两个月在沙洲东湖,之后就要回中京过年了。”欧阳文峰毕竟是大城市的才子,对这“娱乐圈”的事情当真的通晓非常。

“欧阳兄是见识过这解大家了”祝振国大概也是明白了,这解大家就是天王巨星的意思。

“嘿嘿,贤弟笑话了,为兄还未见识过大家的风采啊,要是贤弟这番来约,兄也舍不得这一百八十两银子啊。”欧阳文峰倒是直白。虽然是官宦人家的公子,但是一百多两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也不是他轻易就能积攒下来的。

“一百八十两什么就要一百八十两”祝振国尽管算是见过世面的,但是这一百八十两着实多得有些吓人,自己兄青山来郡城二伯与父亲总共就给五百余两。

“贤弟啊,就是这上得画舫就要一百八十两,上去了其他的倒是不要银钱了。不仅要一百八十两的银子,解大家还要出个题目写上一首诗词,要说诗词不佳有钱都不能上去。”欧阳文峰耐心给祝振国慢慢解释,似乎也是在炫耀一般。

“那这解大家当真富可敌国了。”祝振国没有多想文才方面的事情,只想经济账了,一个人一百八十两,十个人就一千八百两了,一天赚这么多,一年岂不就是六十多万两,这个年代哪里还有这么赚钱的生意。

“贤弟想差了,这解大家一个月也才开舫两次,不然哪有这么多才子文人这么有钱啊。”欧阳文峰边说边带着祝振国往那艘船靠的码头走去。

“就算如此,这解大家怕是也富可敌国了。”祝振国道,虽然富可敌国有些夸张,但是这钱赚得也太轻松了,一个月陪几十个读书人说说话表演一下节目就赚上万两白银,确实是跟抢银行一样了,还每月抢两次。

“贤弟不可如此考量,这解大家虽然赚了很多钱,却也是个君子,但凡哪个郡府有个天灾人祸解大家都是捐款上万,身在风尘之中还如此为国为民,也是这般才挣下如此大的名声。”

说到这里祝振国才对这个天王巨星好感多了一些,就一个唱曲的一年赚十几万两银子,在这个年代着实有些吓人了,便是大江郡一年的岁入怕是也不过二三十万两。

第四十章壮驴与马

第四十章壮驴与马

这大华也就是这般,国弱而豪强,朝廷穷得叮当响,豪门士族却富得流油,而下层百姓却是只争温饱,这样的社会体系确实是问题重重。

天已渐黑,两位少年在这湖边逛了许久,想谈甚欢,谈论内容也主要是欧阳文峰为这乡下来的祝振国普及一些城市知识,说直白些就是这富贵阶层的知识。

两人来到这解大家画舫码头,祝振国走近了才看清楚这画舫着实不小,长就有十几丈,放在现代却是三四十米长,虽然比不得多少吨的巨轮,却也不是小船了。

码头有一宽敞带扶手的木板连向水中画舫,头前站了几个小厮,祝振国也知道这几人站在这岸上就是收门票的了。周边围了几十个儒生打扮的读书人。

两人钻入人群,看得中间竖一木牌匾,上面贴着一张大宣纸,纸上写着“东湖”两字。

“贤弟,今夜诗题便是这东湖,你我好好思索一番。”欧阳文峰说完就带着祝振国退出了人群,左右走动思索起写诗的事情。

祝振国倒是觉得新鲜,诗词这种东西从来都难不倒自己,不说自己原创,便是随便摘抄一首也是上上之作。新鲜便是觉得这解大家是在是会玩噱头,就这一手硬生生把自己抬得高高在上了。

欧阳文峰不多时脸色便轻松不少,显然是东湖诗成了,对着祝振国道:“贤弟,你作好没有,作好了咱们一起上前写下来。”

祝振国哪里有什么作好不作好,这个场合自己实在是作不出来诗,那就随便摘抄一首前世的就行了,心中倒是对这个解大家有了些好奇,道:“兄长带路,小弟诗也成了。”

两人高高兴兴又钻过了人群,到得东湖牌匾之下桌子旁站定,桌上早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欧阳文峰提笔就写,唰唰几声写就,拿起宣纸在空中荡漾一番,等到墨干便递给了旁边的小厮,小厮拿到宣纸回身就进了画舫。

轮到祝振国了,祝振国前世着实读了不少书,上前提起笔却一时还放不下去,前世虽然背了不少关于湖水之类的诗词,却是这时候都不太应景,这时节正是要入冬了,而前世背得出来的诗词大多都是青、翠、绿之类的,实在是不太合适。

后面有一青年也在排队了,显然是作出来的诗,见前面祝振国紧是不写便道:“诗若太差便不写也罢。”

这话说出来多是讽刺,祝振国回头看看却没有说话,这青年说的也是事实,自己真是一时没有想好,倒是欧阳文峰却是不乐意了对着那青年反问道:“却道你的诗写得是极好了”

那青年一脸自得道:“我吴子良文才虽少,却是比你这两个无毛小子要高明得多。”这话虽然听起来谦虚了一下,却是话里带着无比的自信,又保住了读书人谦虚的优良作风,又嚣张显示了自己文才不凡。

欧阳文峰听了这人叫吴子良,像是想起了什么,吴子良在沙洲青年一辈中读书人中只是有几分名声的,不然不会这样子自报家门。只是这话听了确实不爽,他也是个骄傲之人,回言道:“这么说来。今日吴兄怕是要在大家面前好好出一番头脸了”

欧阳文峰话中意思是你今天要是席间出不了什么彩,那就是打自己的脸了。毕竟欧阳文峰年幼,跟这青年一代的才俊在名声上还是有些差距的。

只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