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一向觉得自己孙儿是个知书达理、文静有度的天才好少年,作出顽劣事情肯定都是别人教唆的,这云书桓也就背上了教唆这个罪名。这就像是现代父母大多觉得自己孩子是最好的,做了不好的事情也是别人家孩子的错。
祝徐氏忙上来拉劝,祝徐氏虽然也宠爱自己孩子,却也不像老夫人这么溺爱过了头,虽然不知道全部,也知晓自家儿子也不是那安生的人。等到祝徐氏拉住了老夫人,忙示意云书桓快点走,云书桓这才会意,还对着老夫人告了一下礼,几步出了院子。
祝振国在庄口大树下等待良久,很多少年都来了,只见云书桓还没有来,心中一想便觉得大事不妙。
不多时见云书桓飞奔过来,已经见到云书桓脸上带着的一条红印子,心中不觉得愧疚,反倒觉得有些好笑。
云书桓上来就道:“少爷你是害苦了我,早上也不知道唤我一起起床出门,害我被老夫人打了几竹条子。”
祝振国笑了笑道:“我也没有多想,想来奶奶是要找我说教的,那知道你却倒了霉,几竹条子也无事,现在奶奶气出了,我再回去想来是安全了。”
云书桓听了一脸苦笑,这是代主受过啊,也是无奈,左右几下竹条子也是无事,也就不往心里多想了。
祝振国又对着云书桓道:“回头去屠户那里把你那二十多斤肉换了银钱与你。”
等到众人到得差不多了,吩咐了昨天同去的伙伴记得到屠户那里去领肉,一人二十多斤,也就开始跑步了,跑完祝振国还要去进学。
第三十一章童生进城
第三十一章童生进城
过得两月,又是深秋,古代很多官事都会定在深秋举行,主要原因就是不能误了农忙,农业立国的社会,没有什么事情比农忙更为重要了,官府在春秋时节最大的工作就是监督百姓做好春种秋收的事情。
连带古代问斩犯人都是秋后问斩,极少数有斩立决的。为何要秋后问斩,还是因为农忙,秋天过完了,收获庄稼的农事忙完了才能组织差役刽子手人等来做公事。在中国古代还有奇事,审判好秋后问斩的犯人先放回家去帮忙收获庄稼,等农事忙完了再来官府报道等候处决,这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所以科举考试大多在深秋或者秋后,连带举人考试的学名也叫做秋闱,只有进士考试才叫做春闱,为何进士考试是春天举行呢因为进士考试是在京城举行,全国所有的举人学子齐聚京城来考试,学子们大多秋天过后才出发,距离远的学子春天才能赶到京城,所以叫做春闱,还是与农事有关。
祝振国这次要参加秀才考试了,城里祝文仲又派了祝强带着六人来接人。祝家庄里几个少年也跟着出发,平常铁牛与祝有才、祝首行还有云书桓都有了些碎银子铜钱积蓄,这番也想跟着入城去玩耍一番。
祝振国换上了读书人的长衫,腰中还是斜挎着宝刀,人也是站得笔直,走起路来更是龙行虎步,气质算是绝佳少年。
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出发了,祝强几个少年更是一时跑前,一时往后,乐得如同毛猴般上下乱窜。如今祝振国已经不坐马车了,自己也骑了一匹驽马,骑术虽然一般,走得不快也是稳稳当当。
“强叔,你说这一县的私盐能赚多少钱”祝振国与祝强并行问道。
“少爷,你问我这个我哪里知道,想来一年总有个三五千两吧,反正我去年拿了六十两。”祝强回答道。
“强叔你都拿了六十两,那决计不止三五千两,必然近万两的收入。”祝振国如是猜到。
“有没有近万两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哥开销很大,光那成百户一年就要拿去一千二百两,想来县衙里的老爷也是有分润的。”祝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与了这小少爷听。
“强叔,那要是我等掌控了一郡的私盐,你想想该有多少两”祝振国话虽无意,却是心里已经萌生了些许想法。
“少爷心大啊,这一县的私盐我祝家庄掌控起来都劳心费力,如何掌控得住一郡的,这是不可为的事情了。”祝强觉得这事有些天方夜谭了。
“强叔不算数,我来算与你听,定在三十五万两左右。”祝振国不理祝强的态度,直接说道。
祝振国却是不知道,这大华朝廷在土地兼并如此严重的如今,整个国家一年赋税也才四百万两白银。就是中国古代明末年间,一年的赋税还不到四百万两,穷得崇祯皇帝连皇后的嫁妆都卖了。一年三十五万了的白银便是整个大华朝廷赋税的十分之一了。
“我是算不出来这个数字的,还是小少爷聪颖。”祝强也只当是闲聊了。
祝振国心里盘算着,掌控大局与控制地方却是不同,只要掌握了主要的关节,下面的事情自有人去争夺,这个也是无所谓的。
虽然想法萌生了,也只是萌生而已,对于十二岁正在去考秀才的祝振国来说,之前说的事情也真如祝强的想法一般,只是闲聊而已。
一行人大半个时辰就入了城,城门口的卫所兵比几年前显得稍微精神了一些,显然最近几年这些卫所下面的兵卒油水比之前也丰厚了一些。只是祝振国不知道这些都是自己二伯祝文仲带来的。
几个卫所兵看到祝强来了,忙满脸堆笑上来打招呼,祝强也是在外混了几年,也懂得些人情世故,更是客气回应,口中也是问上下班时间,约着时间吃酒,又介绍祝家文曲星小少爷,祝振国与各人又是见礼一番。约得差不多了祝强托说还有差事带着祝振国等人进了城。
来到当初那个铺面,几人下了马,有小厮忙上来把马牵入旁边小巷。这几年祝文仲更是把左右临近的铺面高价买了下来,院子都打通了。古代时候说的成家立业中的立业,一是指学业,学业之外就是产业,产业不外乎就是田产房产。所以这个时代人有了钱就做唯一的一件事情,买田买房。
祝文广与祝文远去了郡城游学,这里的产业就交给了祝文仲打理。进得院中,祝文仲正坐在正厅,衣着上等绸缎,一股气势环绕在祝文仲身上,显然是这几年养起来的威势。
祝振国紧先一步上前道:“二伯好”祝振国正正经